神仙居天台山游记

1.神仙居里逍遥游

“神仙居”因所在地浙江台州市仙居县而得名。

“仙居县”原叫永安县,传说一乐善好施者全家饮酒飞升为仙,故事打动了当朝佛性皇帝宋真宗,于是赐改县名“仙居”。

“神仙居”离大诗人李白曾经到过的“天姥山”不远(也有人说这里就是“天姥山”,还据此勒石“太白梦游处”),李白被称为“谪仙人”,写过著名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所以,皇帝赐改县名是不是与李白有关也很难说,毕竟历史上皇帝附庸风雅的故事也是有过的。

讲真, “神仙居”里的景观,奇山、奇峰、奇石、奇洞、气云、奇光等,与李白诗里的许多描写也确实貌神皆合。

这些扑朔迷离的传说与推测,或许反倒为“神仙居”增添了更大的魅力。

神仙居天台山游记

2.天台山上好风光

天台山在台州市天台县,自古享有“风光这边独好”的美名。

山上景点众多且各有特色,前人概括为古、 清、奇、幽;东晋文学家孙绰在《游天台山赋序》中写道:“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尽人神之壮丽矣。”

这里著名景点有国清寺、济公故里、石梁飞瀑、琼台仙谷、赤城栖霞、华顶秀色、双涧回澜等。

据考证,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三上天台山,写下二篇游记,并将《游天台山日记》标注于《徐霞客游记》篇首,天台山在其心目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神仙居天台山游记

3.千年古刹国清寺

天台山佛、道文化源远流长, 据说佛教的“天台宗”和道教的“南宗”都始创于这里。

国清寺始建于隋代(内有“隋梅”一株,后人为其建有“梅亭”一座)重修于清雍正年间,是佛教天台宗的祖庭所在。

大凡佛统、道统,几乎都是在山川秀丽、民风淳朴、生活也相对富裕的地区得到传承,天台山正是这样的地方。

或许,在这样的环境里,人的心境才会静下来,忘记生活中的种种浮华烦躁,修身养性,笑对世俗纷扰与琐事吧?

佛门大咖“济公”和尚当是一个典型例证。

神仙居天台山游记

4.石梁飞瀑源流长

著名的“石梁飞瀑”风景区是一条数公里长的山涧河谷,核心景点在最上游一禅院下面。

这里兼具“浙西大峡谷”的巨石“磅礴”与“浙东小九寨”的清幽秀丽,徜徉其间,奇石、幽洞、飞瀑、清泉、桥栈逐一展现,仿佛行走在绵延的艺术画廊。

据说,两边山崖,还有被称为“长生不老药”的乌药和“救命仙草”的铁皮石斛。

“石梁飞瀑”下的溪水岸边,有徐霞客雕像,表明这位旅行家曾驻足于此。

“石梁飞瀑”上边,古老的禅院里一片静穆、不见僧人,仿佛世外遗存。

神仙居天台山游记

5.琼台仙谷聚菁华

现在的“琼台仙谷”中间是拦截清澈溪水而成的颀长水库,两边山崖对峙,峥嵘峻峭,奇峰纷呈,怪石错列,被誉为“人间仙境”,沿途多名人石刻,甚至还竖有皇帝昭文碑刻,是天台山风景菁华所在。

李白到此曾题诗曰:“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开,……但见瀑泉落,如跺云汉来。”  

百丈龙潭是这里的核心景点,百丈上游坑边两岸崖壁如斧斫刀劈,栈道陡峭、幽险、回环,体力不济者很难攀援升顶。

到此一游后才发现,擅长夸张的李白对这里的描写竟没有丝毫的夸张。

神仙居天台山游记

6.赤城栖霞美如画

赤城山,又称烧山,因山呈赤色,大石列布如城而得名,是天台山中唯一的丹霞地貌景观。

登赤城需适宜的天气,或见旭日东升或夕阳西下,其云雾缭绕,霞光笼罩,光彩夺目,故有“赤城栖霞”之美称。

相传明朝某皇帝两次游天台山都曾在此驻足。

赤城山建有济公院、醉僧亭、葫芦斋等,因为济公少时曾在此读书。

山顶建有梁妃塔(纪念梁朝岳阳王王妃),与国清寺古老的隋塔遥相呼应。

登临赤城山顶,极目远眺,天台县城可一览无余。

神仙居天台山游记

7.济公故里佛缘家

“鞋儿破, 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哪里有不平哪有我”。

相信,凡看过电视连续剧《济公》的国人,对这歌的曲调都耳熟能详,但对真实的济公,估计了解的人就很少了。

济公名李修缘,出生于故居旁边的永宁村,弱冠(20岁)即皈依佛门。

这位有抱负的青年才俊不走常人路,最终却能修成世人皆知的“活佛”,正是佛禅道宗底蕴深厚的天台山文化孕育的结果。

国民党前主席吴伯雄到此一游后,题字“天下济公,祖在天台”,这是对地杰人灵天台山特殊的礼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赤城   仙居县   济公   栖霞   神仙   台州市   天台   佛教   禅院   菁华   奇峰   景点   山崖   李白   皇帝   游记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