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美如天堂,锦溪古镇因溪得名,因古桥而出圈

无论是小时候语文课本的内容,还是课外读物,绘画或者诗词,印象中对于描绘江南的文化作品所勾勒出来的江南轮廓,犹如高饱和度的调色盘,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冬天银装素裹的意境。虽然锦溪古镇也是江南古镇之一,它的美也是江南婉约一系,只是位于昆山的锦溪古镇并没有乌镇,周庄这么声名在外。

江南水乡美如天堂,锦溪古镇因溪得名,因古桥而出圈

上天把水乡赐给江南这位幸运儿,锦溪古镇有一溪,夹岸桃李纷披。晨霞夕辉,尽洒江面,满溪跃金,灿烂若锦带,所以得名锦溪。虽然因溪而得名,但是我却喜欢上了锦溪的桥,锦溪古镇有“36顶桥,72只窑”的美丽传说。古镇的桥梁密度,超出了世人的想象,几乎每一平方米的密度,就有一座桥。

江南水乡美如天堂,锦溪古镇因溪得名,因古桥而出圈

经过多方查阅资料,确认了古镇的桥梁之多,确实举世罕见,在不足1平方公里的老镇区就有古桥36座,而且大多数古桥保存完好,桥柱、楹联、碑刻保存俱全,形成了锦溪独特的“桥文化”。星罗棋布的湖荡,溪流将古镇的陆地撕成一块块拼图,来往各处的村民只能想着方法建桥,方便出行。

江南水乡美如天堂,锦溪古镇因溪得名,因古桥而出圈

锦溪古镇最著名的桥,应该就是十眼长桥了,走近锦溪古镇远处便可以看到密布的精致桥梁,长桥密度在国内是非常的罕见,十眼长桥建于明朝,十眼长桥顾名思义,桥达到九个柱十个孔,整个全长达到了52米,其外观造型非常的古朴且别致多样,也被人们称之为“小宝带桥”。

江南水乡美如天堂,锦溪古镇因溪得名,因古桥而出圈

一到江南水乡,最想做的就是面对溪流发发呆,古时候的水乡,出入外面的世界并不容易,虽然闭塞,但又显得安全。这恰好是崇尚小富即安的小镇居民的理想生活。每当看到水乡的渔舟、白墙、青苔和走不完的石板桥,即使没有在这里留下回忆,内心深处却有一股慰藉和安全感,好像这就是心目中理想的精神家园。

江南水乡美如天堂,锦溪古镇因溪得名,因古桥而出圈

锦溪作为江南水乡的一份子,自古也是为文人骚客荟萃之地,西汉名将马援、三国辅吴将军张昭、东晋大画家顾恺之,唐朝文学家陆龟蒙、宋代诗人吴文英、状元卫径、马致远等都在此地居住过,更别提原本就是江南才子的唐伯虎、祝允明、文征明、沈周等人了。只是无论多少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描述的美,都没有到此处小住三两天感受来的深刻。我觉得锦溪古镇的美,在于桥,行走在一座又一座的古桥上,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平衡。

江南水乡美如天堂,锦溪古镇因溪得名,因古桥而出圈

锦溪古镇,得名于一条流经全村的小溪,出圈于高度密集的古桥,在夕阳的照耀下,宛如锦带般绚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古镇   顾恺之   明朝   小富即安   昆山   调色盘   莲叶   碑刻   江南   溪流   水乡   密度   罕见   桥梁   理想   天堂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