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古村游,探访岭南遗珠,行走在小楼东、西境村

贾平凹曾写道:如今找热闹的地方容易,寻清静的地方难;找繁华的地方易,寻拙朴的地方难;尤其是在大城市附近,就更加的难了。在广州增城区的小楼镇,有一个地方正是符合这种意境。这就是东、西境古村。东境村与西境村,在外被誉为“岭南周庄”的美丽古村落,这里确实是“周庄”,不仅因为这里风景秀丽,堪比周庄,而且这里村民确实以周姓为主。

国庆古村游,探访岭南遗珠,行走在小楼东、西境村

东境村与西境村以前是一条村,供奉同一个祖先,但是后来因为宗族房亲之间纷争械斗,竟致村子一分为二,中间筑墙隔绝,老死不相往来。时隔多年之后,所有的仇恨已经烟消云散,围墙也早就拆除,并修了一条长街,把东、西境村连接起来。这条500米的古朴的集贸古街800年来紧密地联系着东境村和西境村两个古村落。

国庆古村游,探访岭南遗珠,行走在小楼东、西境村

古村内,麻石道路、祠堂厅夏、民居排屋、旧时私塾、举人旗石,还有岭南特色的“田、塘、村、林”古村落格局,蕴含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俗文化。沿路走入古村落,沿村道缓缓而行,有间瓦房屋檐下整齐地码着木柴,屋前老奶奶锯着干竹,竹屑似雪花般洒落在老旧的青石板上,正如时光着地成灰,将往事埋藏。

国庆古村游,探访岭南遗珠,行走在小楼东、西境村

东、西境村的祖先周彩南,于南宋天庆元年到增城定居,他是北宋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的第十代玄孙,也就是东、西境村的始祖了。在东镜村建有一祠堂,就是周氏祠堂,又名“敦睦堂”,祠堂坐北朝南,五间三进,中间为正祠,两边为衬祠。总面阔18米余,总进深36米,建筑占地600多平方米,是典型的岭南祠堂建筑。

国庆古村游,探访岭南遗珠,行走在小楼东、西境村

古村中除了最主要的周氏宗祠之外,最有看点的有三个地方,一个是一座建于明代的雅川家塾,另一个是,建于明万历七年的一座更楼,楼高7米,硬山顶,碌灰筒瓦,正脊、垂脊均有反翘和灰塑花纹装饰,叫做仁里楼。最后一个是一座文塔——势凌霄塔,该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五年、道光元年,1934年重建。

国庆古村游,探访岭南遗珠,行走在小楼东、西境村

古村内共有纵横十六巷,四百余座民宅,整齐排列,一律坐北朝南。十条纵巷各有雅致的名字,如星平里、郎官第、大夫第、赐史第、敦睦里、流芳里、盛世坊等。这些名字都是有来头的,因为每条巷都有属于自己的名人,巷名反映着些名人的身份和特点,走在这些寂谧的麻石巷里,似乎每一步,都会听到从七百余年的历史深处,传来的回音。

国庆古村游,探访岭南遗珠,行走在小楼东、西境村

老房子,青石板路,挂在墙上的斗笠,坐在阳光下的老人以及寄托着美好祝愿的春联,它们构成了东境村的故事。假如你想要寻觅一处宁静,那就到古村落里走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周敦颐   岭南   庆元   增城   筒瓦   敦睦   家塾   麻石   玄孙   开山祖师   坐北朝南   村内   祠堂   祖先   国庆   地方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