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着鱼羊长秋膘

进秋天,北方讲究贴秋膘。补偿苦夏苦瘦的身体,以度寒冬。嗜肉的人有福了,尤其是懂得吃鲜”的朋友。从“鲜”这个字就可以看出,鱼和羊是珠联璧合的一对且都应秋而肥。

吃羊肉首推绵羊,秋天草长了籽儿,羊嚼了满是油脂的草籽儿,特肥。捉这样的羊来吃,脚不发凉,这叫“不寒根”。勤吃整个冬天都不害冷。羊肉的做法也多,煎、炒炸、氽、焖、扒、烧、烩、熘炖……怎么吃都过瘾。

有时还要多种手法并用,比如我爱吃的“炸脂盖:选羊五花腩,先蒸后炸。炸时要裹以全蛋粉浆整块放入油锅,将肉搭出来后,再切大厚片,佐蒜泥、葱白吃。此菜既酥脆又嫩软,还有一点微呛的香把绵羊肉的性温、味甘发挥到了极致。

羊大为美所以要将羊身上的每部分充分利用。怎么利用?大江南北千姿百态。比如老辈北京人喜欢的小吃“蒸而炸”。取的是羊尾,专拣够大够肥的,一条尾巴有二十余斤制成羊尾油,和上西葫芦擦的丝儿,调以白胡椒粉。再用烫面面皮包成大个饺子,蒸熟,搁在屉里不动。吃时才取出,在大铛里煎炸一遍,羊油的香气应该用动人来形容。这样的吃法不愁秋膘不上身

古人喜“秋肥”,恨不得把身体贴得浑圆才气派这是当下人接受不了的。不过,贴秋膘—这个享美食的借口又不能轻易放弃那么吃鱼吧。

秋天渔获称秋汛。虾蟹不必多提,单说别致的桂花鱼”。桂花鱼就是鱖鱼,八月桂花飘香,鱖鱼身上斑斑驳驳,皮色带黄恰如秋天桂花黄的暗影,有人说这是“桂花鱼”名字的来历其实不然。在鱖鱼的脏杂中,生有一种成簇的“鱖鱼花”,又称“桂花”,它富于营养让桂花鱼身价倍增。


吃着鱼羊长秋膘

讲到鲤鱼的进补粤菜也有绝活鲤鱼糯米饭。新收的糯米性温、味甘,配以温热的双蒸酒、几片暖胃的姜与鲤鱼同炊。据说这种饭的热性极大年轻小伙子吃不得,会流鼻血。

大菜小吃皆求肥美,中国人对待秋天的认真从鱼羊菜上不难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秋汛   鱼花   烫面   蛋粉   厚片   草籽   老辈   鲤鱼   糯米   绵羊   羊肉   小吃   秋天   身上   身体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