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去哪里了

中考之前辍学的人不在少数,我清楚地记得,初一人学那天我们班上有73人,中考前只剩下39人,几乎有一半的人,不是辍学回家子承父业,就是出门打工了。

而我第一次庆幸自己是个女孩,尽管姥姥一直说女孩子读书没用,但父亲说女孩多读点书也好,将来能嫁个好人家,我也因此获得了继续读书的权利,那年9月,我去了县城上高中,一个月回一趟家,而赵皮被父资送去市里跟亲戚学习简单的汽修。我拍了教室的照片在qq上发给赵波看,上高中时我们也开始穿校服了,像很多青春小说里写的那样,而且不用勤工俭学。

赵波说他也有“校服”了,还拍了照片给我看。照片上的他,穿着蓝色的沾满油污的工作服,剪短了头发,几个月不见憔悴了许多,有一种说不出的苍老,尽管他笑着,但我知道他一定不开心。

少年去哪里了

也是在那时,我才忽然明白,我的遗憾不是因为我不能再抄赵波的作业,也不是他不能再帮我补习数学或者帮我看小说,而是他的梦想落空了,掉在地上碎得悄无声息。

在我高三上学期那年,赵波正式成了一名货车司机。

我们在教室里读书的时候,他在全国各地天南海北地跑,日夜颠倒。他在QQ空间里更新的照片,永远都是在路上,我偶尔的问候他也是时隔多日才看见,渐渐地我们就很少再联络了。高中的最后一个寒假, 小镇下了一场大雪,所有的尘埃都被雪掩埋。我跟母亲去菜市场买菜时遇见了赵波,他不再是那个清白消瘦的少年,而成了挺拔壮硕的男子,黝黑的面容写满短短三年的风霜,明明才18岁,却有一种说不出的老成。

他眼里没了初辍学时的不甘和委屈,而是坦然。看来他已经接受了货车司机这个身份,也接受了告别学校、告别梦想的现实。赵波不像之前那样善言,我们站在菜市场门口只寒暄了几句,他就往网吧去了。我望着他的背影幕地鼻子发酸,我知道从此以后我和他将各有自己的归途,各有自己的人生。

少年去哪里了

第二年春天,我正在教室里背单词,赵波发来条QQ消息,是一张照片,那座曾经长满映山红的喜山被夷为平地,货车在山脚下来来往往。从那天开始,那些成片灿烂的映山红和幽香的兰花,和少年赵波一样,都只能永远存在于我的记忆里了。

2008年夏天,我的人生中发生了两件大事: 一是高考,二是汶川地震。我在地震发生的第二天接到父亲的电话,他说前一天地震发生的时候,赵波的货车碰巧开到成都,他父亲打了几十通电话也无法接通......

我望着窗外乌云翻涌,一副山雨欲来的征兆,不断祈祷。所幸,焦急地等到第四天,终于等来赵波安全的消息,我也终于松了口气。

高考前最后次回镇上,见到了赵波,我才知道那次地震他并非安然无恙。原来,他从旅馆三楼跳下来的时候,摔伤了右脚,以后再不能开车了。

“那你会回到学校继续读读书吗?” 我问他。

赵波笑了一下,摇摇头,他说父亲决定卖掉货车,去县城开一家小超市,弟弟妹妹还要读书,他得留在超市帮忙。我看着他脸上的笑,一句安慰的话也说不出来,只望着河边茂盛的青草里星星点点的碧蝉花发呆。

之后,, 我去了外地上大学,后来所有关于赵波的事,都是从我父亲那里听来的。比如,我大一的时候他们一家人都搬去了县城,超市生意做得不错,他们在县城买了房子;比如,他妹妹以死相逼终于如愿上了高中;再比如,在我大三下学期那年,赵波跟一一个女孩订婚了。

得知这些消息的时候,我总是情不自禁地想,如果赵波也念了大学,现在会是一番怎样的光景呢?谁也不知道,谁也无法预料。

少年去哪里了

大学毕业之后,我仍痴迷于写小说,辗转去长沙做过杂志编辑,又北漂去做图书策划,陆

续开始发表文章之后,我索性辞职专职写作,算是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这几年回老家,发现镇子附近的山都被挖空了,那些青山没了,我们的小镇变得更加灰头土脸,夜晚趴在窗口再也看不见漫天璀璨的繁星。我终于意识到,那些夜空里曾经明亮的星辰,也和我们青春年少的岁月-样,沦为记忆的点缀,再也回不来了。

问题:读完这篇略带伤感的文章谈谈你的感受吧。

本文摘选自《读者校园版》2017年第15期,分享内容仅限阅读推广与辅助购买决策,资源版权属于原出版机构,喜欢杂志的朋友,可以在杂志铺订阅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茂盛   乌云   映山红   菜市场   考前   货车   县城   小镇   父亲   少年   高中   消息   超市   梦想   杂志   照片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