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丹霞系列-龙虎山 炼丹之处红崖显

水流侵蚀给她留下了崎岖的地形,山石崩塌形成了陡峭的悬崖,溶蚀风化使她的洞穴深邃。各式各样的景致人形,大山如“龙蟠”、“虎踞”;营寨、长墙、梁柱、峰林等山景如一线天、猪背岭、蜂窝洞、虎踞等;到处都是风景,到处可见。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丹霞地貌面积约80平方公里,是我国丹霞地貌最发育的地区之一,在地质构造上属中生代断陷盆地,形成了紫红色河湖相厚层砾岩、砂岩、岩洞、石柱、石峰、峰丛、峰林等地质构造,属中生代断陷盆地,形成了紫红色河岩、岩洞、岩洞、石柱、石峰、峰丛、峰林等,并伴随着一条中生代断陷盆地,形成了紫红色岩洞、岩洞、石柱、石峰、峰丛、峰林等,并伴之以一线天、天生桥、石门、象鼻山等造型。

在中国,大部分丹霞地貌由于地形高差较大,故以险峻壮丽为特色。但龙虎山属于丹霞地貌发育至老年期,山块离散,呈峰林状,地形高差相对较小,最大仅为240米左右,因此整体看起来十分优美。龙虎山丹霞地貌类型也比较多样,分布在龙虎山和仙水岩景区约4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风景区内又有泸溪河流过,将两岸的丹崖地貌景观串联起来,还具有碧水丹崖的特色。同时,龙虎山也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和活动中心之一,分布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许多古崖墓群,分布在仙水岩地区的山崖上,与独特的碧水丹山构成龙虎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三绝”。

西汉中期,正道创立者张道陵就在这里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因山得名。”天门山中海拔1300米最高。龙虎山是中国第八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虎山是中国道教发祥地,是中国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观,2007年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龙虎山的丹霞地貌,是中国东南部信江盆地中段南缘由晚白垩世陆相山麓洪—冲积扇块状红色砂砾岩组成的丹霞山体。

根据道教典籍记载,张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时期或西晋时曾到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至今承袭六十三代,历经九百多年。

七大丹霞系列-龙虎山 炼丹之处红崖显

七大丹霞系列-龙虎山 炼丹之处红崖显

七大丹霞系列-龙虎山 炼丹之处红崖显

七大丹霞系列-龙虎山 炼丹之处红崖显

七大丹霞系列-龙虎山 炼丹之处红崖显

七大丹霞系列-龙虎山 炼丹之处红崖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梁柱   鹰潭市   冲积扇   道教   中生代   高差   峰林   岩洞   紫红色   发祥地   盆地   地貌   碧水   地形   中国   系列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