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父亲是包工头,他曾是富二代,为何现在却一事无成?

湛江曾经有几家国有建筑公司(后来改制),培育出大量的本地老板。80年代后期,这些老板曾是包工头,挂靠着建筑公司越做越大,不但在本地接工程,有的还到珠三角,到北方接项目。

这里我要说的是一位陈姓老板,他不算大老板。他当时也挂靠着公司,接了一些工程来做,最大的一个工程是在北方的一个分包工程,造价有上千万,在当时已经不算小了。他为人比较爽快,用钱也挺大方,工仔们还是挺欢迎他的。

当时做这个工程的时候,大家觉得印象最深的是,陈老板把自己十几岁的儿子也带到北方的工地上。陈老板说,湛江的学校不好,老师素质差,所以带到北方来,一边做工程,一边找找有什么好的学校可以读一下,至于钱嘛,那不是问题。

儿子叫做阿伟,长得秀秀气气的,看上去就是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子哥儿。那时候还没有智能手机,他比较喜欢玩街机,看看小说什么的。其实从那个时候,还看不出他有什么明显的问题,只是觉得娇气而已。

由于工地上的事焦头烂额,陈老板也没有时间管他,找了一间学校,让他跟着班读,成绩好不好也无所谓了。那个时候,没文化发达的老板大把,自己不也没读什么书,也有几百上千万身家。

北方那个工程结束后,之后就没见过阿伟。再听说他已是十几年之后。此时的陈老板已不复当年风光,那个北方的工程由于种种原因烂尾了,他没有拿到工程款。当时垫资几百万,基本上也打水漂了。后来又接了几个小工程,但是由于收款和管理不善,都没赚到什么钱。

曾经身家千万的陈老板由于多年的生活习惯,养成了大手大脚的生活习性。虽然算不上奢侈,但每天的早茶和每晚的夜宵,已经习惯了在外呼朋唤友一起享用。而为了面子,陈老板每次都是抢着买单。就这样,日子越过越紧张,后来他不得不去给别的老板打工,老老的年纪还得在工地上当施工员,才能维持生计。

俗话说,“莫欺少年穷”。因为少年穷未必是一件坏事,可以锻炼人、磨炼人,懂得生活的不易,学会感恩,懂得回报。相对而言,“家道中落”,就不是什么好事了。早年富贵,让年轻人养成了好逸恶劳的习惯,成年后,家境不如从前,而自己的生存能力很差,意志也薄弱,难以在逆境中翻盘。

阿伟运气不好,就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在该锻炼的时候,父母将他当作温室里的花朵来养,等到了成年,外面的狂风暴雨便承受不住了。果然,成年之后,他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家里已经给不了他支撑,他靠不了父母,只能去求助父亲曾经的朋友。特别是从那家建筑公司出来的人,有发财的,有当官的,贵人还不少。

由于陈老板过去的人缘比较好,受过他恩惠的人,出于回报的心里,向阿伟伸出了援助之手。可惜,这阿伟真是扶不上墙,他爸的朋友以人格担保介绍生意给他做,他搞得一塌糊涂。实在不行,就把他安排进公司工作。然而,他连基本的按时上下班都做不到!他还给别的同事说:“你知道我爸跟你老板是什么关系吗?我可不是来打工的!”

事业无成,家庭也没经营好。阿伟和前妻是怎样离婚的,我们也不得而知,扔下了一对儿女给自己父母带着。他又在追求新的爱情了,而且还上演了一幕闹剧。他和新女朋友闹矛盾,就去人家住宅楼的顶楼站着,叫嚷着要跳楼。

他跳楼还要到处宣告,给新女朋友打电话,人家不但不接,还报了警。他给自己父母打电话,父母被他“啃”了一世,也不敢听电话。他在楼顶站了半天不敢跳,直到警察到来,以涉嫌扰民将他带去派出所查问。

他父亲是包工头,他曾是富二代,为何现在却一事无成?

警察要求他找亲朋好友来担保他出来。无奈,他只有打给“贵人”们。有一位“贵人”实在看不过去,找了熟人把他保了出来。阿伟抱头痛哭,他不明白,自己的人生是怎样走到了这种田地,为什么一手好牌打成了烂牌。该怪谁呢?你是怎么看阿伟的经历的?欢迎留言讨论。(故事真不是编的,我还担心被本人看到,过段时间可能要删掉这篇[捂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家道中落   包工头   身家   贵人   工地   女朋友   儿子   父亲   不好   警察   父母   老板   习惯   学校   建筑   工程   旅游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