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收获的时候发现很多种子被虫子吃了,怎么回事?如何预防?

农民经常发现,在收获大豆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烂粒、虫眼和缺刻等问题,很多人不知道咋回事,也不知道如何预防。有的人也会在结荚期进行了药物防治,效果并不尽如意。实际上,这是病害和虫害引起的,今天就大豆果实(种子)出现缺刻和虫眼问题简要进行介绍。

大豆收获的时候发现很多种子被虫子吃了,怎么回事?如何预防?

大豆进入开花结果期,时常会受到各种害虫的侵扰,主要的害虫有大豆蚜虫(腻虫)、大豆食心虫、豆荚螟、大豆造桥虫(尺蠖)和斜纹夜蛾等害虫,有的取食叶片和茎秆,造成叶片出现缺刻,甚至于整株叶片被吃光,有的会引起叶片发黄,整株枯死,有的钻进幼嫩豆荚,危害果实,造成荚果发育不良、虫眼、缺刻,甚至于颗粒无收。收获期发现的大豆种子出现虫眼、缺刻和烂粒基本上是大豆食心虫和豆荚螟引起的。

为什么有些人在大豆结荚期防治害虫效果甚微呢?这要从害虫的危害习性谈起。

大豆食心虫和豆荚螟一般在开花期就能发现大量的成虫,这些成虫在此期间会产卵,在落花的时候就开始陆续孵化,先在嫩荚上咬食嫩荚表皮,最后打眼或者通过裂缝钻进内表皮内。幼虫在荚果内部快速生长,一边取食有效的大豆种子,一边产生大量的虫粪。虫粪在虫眼进入雨水以后就会污染种子,引起病害。害虫在荚果内不停取食种子,有的被吃空,有的吃成虫眼,有的吃了一半,于是,收获的时候就能发现有的荚果烂掉了,有的荚果出现变色腐烂,有的荚果没有果实,有的种子出现虫眼、缺刻、腐烂、变黑等症状。

大豆收获的时候发现很多种子被虫子吃了,怎么回事?如何预防?

​从上面可以看出,想要预防害虫,需要从开花期开始防治,如果在幼虫进入到荚果内,防治效果就大打折扣了。一般情况下,如果达到防治指标,就需要在开花盛期喷施农药,可以达到趋避成虫和杀灭成虫,减少成虫产卵机会。

在结荚初期,正好是幼虫孵化期,幼虫孵化初期耐药性最差,粘到农药就会死亡,效果最好。需要提醒的是,卵期防治效果较差,所以在始花期就需要开始防治,在开花结实过程中需要连续喷施农药,间隔期为5-7天。

喷施的农药一般选用甲维盐·虫螨腈和氯虫苯甲酰胺效果最好。为了防止害虫产生耐药性,一般需要轮换用药,才可以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大豆收获的时候发现很多种子被虫子吃了,怎么回事?如何预防?

喷药的时机选择很重要。在中午高温期喷药效果较差,容易引起药害,也会对施药人员产生较大的伤害,可以选择上午露水干了以后和下午16时以后喷药,其中傍晚时施药效果最好。喷药后6小时遇雨,需要补喷农药,用药量减半为宜。

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可以将杀虫剂、杀菌剂和叶面肥混合使用,具体可以和哪些农药混用,可以咨询当地农资部门、种植大户和农业部门,不要盲目乱用,搞不好会适得其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大豆   食心虫   荚果   虫眼   开花期   种子   成虫   发现   耐药性   豆荚   幼虫   害虫   叶片   虫子   农药   效果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