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倒伏是拔掉还是扶正?7个预防旺长措施,根据实际进行操作

油菜属于主要的油料作物,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也对下一茬农作物有很好的养分补充,但是如果出现倒伏,就会影响开花、授粉,减少荚果数量,减少千粒重。如果出现倒伏,产量和品质就会出现问题。今天简要介绍油菜倒伏以后的处理措施和预防措施:

油菜倒伏是拔掉还是扶正?7个预防旺长措施,根据实际进行操作

油菜出现倒伏是拔掉还是扶正?

油菜育苗期出现倒伏,可以及时进行间苗和二次移栽,降低密度。对于苗床的幼苗,可以扶正以后再撒施农家肥或者细土,让幼苗直立生长。

冬前移栽苗倒伏,可以浅锄,进行中耕培土,或者浇水以后培土。

油菜中后期出现倒伏,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在抽薹开花期,油菜如果出现倒伏,就会显著减少开花数量,授粉数量减少更多,如果不及时处理,几乎没有产量。所以,就必须不计成本进行抢救,可以选择搭架、3-4株捆绑在一起、设立木桩且利用竹竿或者绳子将整排植株夹住或者束缚,确保正常开花结果。

在果实膨大期出现倒伏,只要田间不积水,没有人畜践踏,也会有一定的产量。况且这个时间段的茎秆和分枝容易断裂,人工扶正的难度加大,效果并不理想。

当然,油菜出现倒伏以后,病虫害会加剧,应该及时进行预防,也需要喷施叶面肥补充磷钾肥,可以挽救一部分损失。

倒伏的地块,收获期应该提前进行,避免成熟后出现大量落粒和落荚。

油菜倒伏是拔掉还是扶正?7个预防旺长措施,根据实际进行操作

油菜为什么容易倒伏?

油菜倒伏分为苗期倒伏和抽薹以后倒伏两大类型。

幼苗期倒伏包括育苗期幼苗倒伏和移栽后幼苗倒伏。育苗期的幼苗倒伏主要原因就是播种密度较大,播种深度太浅,根系发育不良,从而形成的高脚苗,在土壤湿度较大或者刮风以后,就会出现倒伏。

定植以后的幼苗,因为整地不精细,移栽深度较浅产生的掉根现象,或者根系发育不良,导致幼苗不能直立生长。

油菜在春季生长迅速,植株高大,经常产生倒伏,主要原因是品种本身的株型高大, 抗倒伏能力差,或者密度太大、氮肥施用量过大,植株徒长引起的节间延长,在开花结果期,植株上部重量太大,茎秆基部和根系支撑不了植株而引起的倒伏,特别是在籽粒快速膨大期尤为明显。

油菜倒伏是拔掉还是扶正?7个预防旺长措施,根据实际进行操作


如何预防油菜倒伏?

1.选用合适的油菜品种。高水肥地块适宜选用耐肥能力强、抗油菜菌核病、茎秆弹性好、株型紧凑的矮杆型油菜品种,可以有效预防油菜倒伏现象发生。

2.严格控制密度,避免徒长。育苗地块不宜过小,覆土深度为1.5-2厘米,不可过浅。出现真叶以后及时间苗,防止形成高脚苗。间苗以后需要浇水或者覆土,避免根系外露,力争培育出壮苗。移栽地块需要按照品种确定合适的密度,宜稀不宜密。选择壮苗移栽,确保幼苗大小基本一致,尽量保证不损伤根系,剪掉过长的根系。栽后浇水,埋土深度以盖住基部叶柄为度,不可过浅。

3.及时培土,预防倒伏。油菜苗移栽成活以后进行追肥,结合追肥进行第一次壅土。冬前幼苗停止生长以后,及时浇水,能够进地以后再次壅土,可以起到防寒作用,减轻冻害对根系的影响。
4.避免单施氮肥,造成植株徒长。油菜幼苗期需求的氮肥数量较多,进入抽薹期以后,需求较多的磷肥和钾肥,所以需要以磷钾肥为主,避免营养生长过旺而导致茎秆瘦弱和病虫害发生。

5.注意防治菌核病等病虫害。菌核病危害油菜茎秆,茎秆受损以后容易倒伏。其他病虫害也会引起植株生长发育不良,茎秆脆弱,从而引起倒伏。在防治油菜病虫害的同时,可以添加芸苔素内酯、磷酸二氢钾、硼肥等,可以提高防治效果的同时,预防徒长和增加产量。

6.水稻和油菜轮作地块的预防措施。在地势低洼或者水田栽植油菜,需要提前做好排涝设施,避免田间积水,发生涝灾,以促根保根为主进行预防,必须提前预防油菜菌核病、油菜蚜虫等病虫害。

7.物理预防措施。风力较大的地块不宜种植油菜,也可以设立篱笆等防风措施进行预防。对于出现旺长的地块,可以在田间打桩,用绳子进行逐行绑缚,可以减轻倒伏现象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油菜   株型   菌核   壮苗   植株   根系   钾肥   氮肥   幼苗   预防措施   病虫害   田间   地块   密度   生长   措施   操作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