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 戴望舒生平及创作背景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象征派代表人物原名戴梦鸥,曾用笔名艾昂甫等。

1905年3月5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大塔儿巷。他在西子湖畔青石板铺成的小巷中,度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代。

1923年夏,和施蛰存一起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并加入共青团。

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

1928年后成为水沫社和其后的《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作现代派诗歌。

1932年后留学法国、西班牙。

1935年由巴黎返国。

1938年赴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

1941年底香港沦陷,被日军以抗日罪名下狱,在狱中保持了民族气节,次年春被营救出狱。抗战胜利后回上海教书,1949年春北上至解放区。

1950年因病逝世。

《雨巷》 戴望舒生平及创作背景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的明朗、沉挚。

《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歌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被人称为“雨巷诗人”。

《雨巷》 戴望舒生平及创作背景

《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血腥的“四一二”大屠杀之后。因投身革命曾被捕的戴望舒,面对全国的白色恐怖,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隐居在江苏松江朋友家,在孤独中拒咀嚼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

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气。

而抒情主人公“我”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的行着的彷徨者。“我”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但是,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这种心态,正是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低压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实反映。

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诗中重叠反复手法的运用也强化了音乐效果。 叶圣陶曾说,《雨巷》是“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雨巷》 戴望舒生平及创作背景

#我要上微头条# #书写身边事# #花摄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诗风   震旦   法文   法国   香港   小巷   阴沉   生平   上海   抒情   迷惘   诗人   诗歌   象征   美好   背景   理想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