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山港的前世今生:从3000多人的小岛到如今的超级大港

8月6日,国务院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临港新片区正式设立。小洋山岛被划入了临港新片区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提出,新片区将建立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实施更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和制度。

洋山港的前世今生:从3000多人的小岛到如今的超级大港

↑航拍洋山港集装箱码头

这座小洋山岛,曾经不过是仅有3000多人的不知名小岛。如今依托小洋山岛建成的洋山港,却蜕变成了全球最大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近日,红星新闻记者专程赶赴小洋山岛,探访那里的前世今生。

上海洋山深水港 用“十年成一港”

提起小洋山岛,人们往往会想到举世闻名的港口——洋山港。

绝大多数人又总会把洋山港和上海密切联系在一起,因为它的全称是上海洋山深水港。从上海市区出发,沿着S2沪芦高速行驶40余公里,再跨过约32.5公里的东海大桥,便抵达。

洋山港的前世今生:从3000多人的小岛到如今的超级大港

↑全长32.5千米的东海大桥

然而,洋山港区所处的大洋山岛、小洋山岛等岛屿,行政区划却属于浙江省舟山市的嵊泗县。该县是浙江省最东部、舟山群岛最北部的海岛县,由404个大小岛屿组成。

“小洋山岛上以前有一千多户,3000多个人,包括我以前也住在这个岛上。后来2003年开始搬迁,为了建这个港口。”在洋山岛上从事旅游服务工作的夏女士告诉红星新闻,由于小洋山岛完全变成了港口工作区域,岛上已没有了常住居民。

夏女士介绍,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上海港口贸易量发展迅速,当时的港口主要集中在长江口南岸及黄浦江沿线,没有深水泊位,不能满足大型重载船舶的装卸需求。

据2018年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与东方网“红色之声”联合推出的“改革开放亲历者说”系列口述报道,上海1995年正式提出建设深水港问题,1996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上海地区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后,于同年9月根据交通部通知要求正式开始前期比选、论证及立项工作,到2002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洋山港建设项目立项,历时六年;2005年12月,洋山港一期工程(包括东海大桥)建成投产,前后共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称得上“十年成一港”。

吹沙填海,在深海里造出超级大港

“小洋山岛原本只有一点七几平方公里,现在所看到的平地,都是填海吹沙吹出来的 。”夏女士说。

据相关资料介绍,洋山港地处风大流急的杭州湾外口,大、小洋山由十几座不相连的小岛组成,工程人员要在平均水深20多米的岛屿之间,用吹沙填海的方式将岛屿间的海域填平,造出长6公里,宽1-1.5公里,总面积8平方公里的平整陆地。这相当于在1000个足球场的面积上,将沙子堆到七层楼的高度,砂石抛填总量超过一亿立方米。

据悉,洋山港港区规划总面积超过25平方公里,包括东、西、南、北四个港区,按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自2002年至2020年分四期建设。

洋山港的前世今生:从3000多人的小岛到如今的超级大港

↑集装箱货柜如同积木般整齐堆砌

红星新闻记者在洋山港核心集装箱装卸区北港区外看到,连绵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一眼望不到头,集装箱货柜如同积木般整齐堆砌,载重卡车频繁往来穿梭,一派繁忙景象。

港区外树立了一块介绍牌写道,北港区已建成集装箱专用泊位16个,设计年吞吐能力930万标准箱,吹沙填海1亿立方米。在5.6公里的码头上,整齐地排列着60台集装箱桥吊,平均不到100米就有一台,这在世界集装箱码头中也极为少见。同时,在短短六年时间完成北港区如此巨大的工程,创造世界建港史上的奇迹。

洋山港四期被称“魔鬼码头” 全球最大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930万标准箱也只是年设计吞吐量,实际上到了2013年,洋山港区的年吞吐量已经有1500万标准箱,去年超过了1800万标准箱,为什么?因为我们多了一个‘魔鬼码头’。”夏女士介绍,她口中的“魔鬼码头”,便是2017年12月10日开港运营的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动化码头。

夏女士介绍,在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上,看不到一个人,“没有人的就是没有了生机,所以叫它‘魔鬼码头’。”

根据此前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报道,洋山四期共建设7个集装箱泊位、集装箱码头岸线总长2350米,设计年通过能力初期为400万标准箱,远期为630万标准箱。目前已经完成调试的首批10台岸桥、40台轨道吊、50台自动导引车(AGV)将投入开港试生产,根据规划洋山四期最终将配置26台岸桥、120台轨道吊、130台AGV。

所谓AGV,就是码头上的“搬运工”,这些车跟中型卡车大小相近,但没有驾驶舱,完全由车顶上的天线通过埋在地下的61199根磁钉来感知位置。这些磁钉每隔两米布设一个,整个集装箱码头的磁钉宛如一张大“围棋棋盘”。

央视《辉煌中国》栏目曾也对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做过详尽的介绍,“智能码头作业效率可以提升30%,意味着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在这里装卸,能比以前节省10个小时。”

随着洋山港所在的小洋山岛被纳入临港新片区范围,《方案》中明确提出,拓展洋山港全球枢纽港功能,在沿海捎带、国际船舶登记、国际航权开放等方面加强探索,提高对国际航线、货物资源的集聚和配置能力,洋山港将迎来又一发展机遇。

红星新闻记者 张炎良 赵倩 发自 上海临港

编辑 杨渝彤

洋山港的前世今生:从3000多人的小岛到如今的超级大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大港   吹沙   红星   深水港   东海   泊位   港区   岛上   岛屿   小岛   集装箱   上海   港口   码头   前世   今生   女士   集装箱码头   标准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