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钟鼓楼的晨钟暮鼓虽已走远,但“我的家就在钟鼓楼这边”

“我的家就在二环路的里面

我的家就在钟鼓楼的这边

我的家就在这个大院的里边

我的家 我的家 我的家就在这个地球的上边”


不知道您对这首何勇的《钟鼓楼》还有多少印象,是的这首歌源自94年的一张专辑,似乎已经距离今天很久很久了,但是现在听来还是可以听出一个北京孩子对钟鼓楼的心声。

北京钟鼓楼的晨钟暮鼓虽已走远,但“我的家就在钟鼓楼这边”


在北京的市井民居中,矗立着一对在旧时看来很“高大”的建筑,它们不同于皇城楼阁那样金碧辉煌,也不等同寺院庙堂那样庄严肃穆。

屹立于皇城北部与众多市井民居融为一体,看上去有种高低错落的安逸,这就是北京的钟鼓楼。

北京钟鼓楼的晨钟暮鼓虽已走远,但“我的家就在钟鼓楼这边”


在中国,许多城市都会建有钟鼓楼,除此之外很多庙宇中也会修筑钟楼和鼓楼,但是位居城市依然保存完好的并不多见,而北京的钟鼓楼当属其一。

钟鼓楼的设立职责,简单地说就是在没有时钟的那个年代里,为全城百姓准确报时,隶属于政府衙门。古时候的百姓家可是没有时钟的,每日的生活时间概念都是听着钟鼓楼的报时来界定的,由此可见钟鼓楼在古代民众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北京钟鼓楼的晨钟暮鼓虽已走远,但“我的家就在钟鼓楼这边”


01.钟楼与鼓楼之间的天合默契

通常,位于北京城中轴线上的古建筑,无论从历史文化还是实际作用上说都是举足轻重的,因为这样的地理位置可不是用来建筑民居的。今天咱们说的钟鼓楼就位于中轴线北端,两楼相聚百米,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与紫禁城同年建筑,今年也是这钟鼓楼600岁的生日。

北京钟鼓楼的晨钟暮鼓虽已走远,但“我的家就在钟鼓楼这边”


刘心武先生曾在它的长篇小说《钟鼓楼》一书中这样写道:

请记住,在北京城中轴线的最北端,屹立着古老的钟鼓楼。鼓楼在前,红墙黄瓦。钟楼在后,灰墙绿瓦。鼓楼胖,钟楼瘦。尽管它们现在已经不再鸣响晨钟暮鼓了,但当它们映入有心人的眼中时,依旧巍然地意味着悠悠流逝的时间。


北京钟鼓楼的晨钟暮鼓虽已走远,但“我的家就在钟鼓楼这边”

命运多舛的钟楼,原以木质结构为主,建成不久即遭焚毁,清乾隆十年(1745)重建,十二年(1747)落成。如今,咱们得以相见的为乾隆年间的重建钟楼,无论从形制还是结构上都与鼓楼有着很大的区别。

此时,钟楼位于灰砖台座之上,四面各辟一座拱门,台顶绕以城垛。台上以汉白玉栏杆围绕,楼体为单层结构,四面各辟一扇拱门和两扇窗子以供传声之用,覆以重檐歇山灰瓦绿琉璃剪边屋顶。

北京钟鼓楼的晨钟暮鼓虽已走远,但“我的家就在钟鼓楼这边”


而不远处鼓楼,同样是建于台座之上,但是单看颜色和形制就有很大的区别,朱红台座与紫禁城的外墙颜色一致,更显皇家气势。台座南北两面各设有券门三座,东西设券门一座,台上楼阁为“三滴水”屋顶(三滴水:是指古建筑三层檐屋顶形式建筑的名称)。

同样的绿瓦琉璃剪边,立柱、门窗、墙面均为朱红色,檐下绘有彩画,整体造型色彩华丽,雍容大气。

北京钟鼓楼的晨钟暮鼓虽已走远,但“我的家就在钟鼓楼这边”


北京钟鼓楼的形制差异并非人为,而这样的迥然不同历经百年,最终构建了一幅高低坐落的和谐之美。

建筑学家梁思成曾经在钟楼形制的启发下,将其建筑理念用于中轴线上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纵向立碑的形制,与横长的天安门共同形成,与钟鼓楼形制类似的设计构图,并最终运用到实际建设中。

02.钟鼓楼与什刹海的微妙联系

在老北京地图上,如果单一看这座皇城的北部,钟鼓楼与什刹海共同形成了这座城市的市民文化。

北京钟鼓楼的晨钟暮鼓虽已走远,但“我的家就在钟鼓楼这边”


早在元大都时期,那会儿的什刹海还没有叫做现在这个名字,而是被称为“积水潭”或“海子”,当时的什刹海周边地区基本等同于城市中心。中心阁、钟楼、鼓楼三座建筑成为市中心的重要标志。

明代时期不再有中心阁,但是钟鼓楼依然屹立于百姓民居之中。不同于城门会配有高大的城垣,这钟鼓楼只是立于台座之上,与周围矮小的民居形成鲜明的对比,有种“鹤立鸡群”的效果,几乎在周边胡同的每个角落都可以看到钟鼓楼的身影。

北京钟鼓楼的晨钟暮鼓虽已走远,但“我的家就在钟鼓楼这边”


如果您有机会来到荷花市场的南口向东北远眺,钟鼓楼一前一后,遥相呼应,脚下的民居在什刹海树木的映衬下,别有一番韵味。

03.钟鼓楼与中轴线的故事

很多朋友都知道,景山上的万春亭前有一块刻有“北京城中心点”的铜牌,但是不知您是否留意过,在景山公园进门处的正中地面也分别设有铜牌标注着位于中轴线上的重要建筑,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在老北京的地图里钟鼓楼就是中轴线的端点。

说它是端点,是因为要根据您从北往南看,还是从南往北瞧了,而这近8公里的庄伟中轴在古老的北京地图上结对是亮丽的一笔。虽然现今的北京中轴线早已向北延伸,但这钟鼓楼在人们心中的位置,依然高耸屹立。

北京钟鼓楼的晨钟暮鼓虽已走远,但“我的家就在钟鼓楼这边”


鼓楼以及南面的地安门外大街形成与景山重要对影,而钟楼则为古老的中轴线划上圆满的句号。更为有趣的是根据城市的不断发展,对于由此向北所延伸的新轴线来说,钟楼又成为新的起点。

如果从森林公园仰山、奥林匹克公园南望,都可以清楚看到中轴线,而这钟鼓楼就是连接新旧两条中轴的中间环节。南望北京城一眼百年,北望新北京日新月异。虽然这钟鼓楼并不算是人民瑞景点,但在老北京的心中却有着不可磨灭的记忆。

北京钟鼓楼的晨钟暮鼓虽已走远,但“我的家就在钟鼓楼这边”


如果您有机会来北京做客,您会抽空儿去钟鼓楼转转吗?欢迎留言评论,我这儿候着您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钟鼓楼   北京   紫禁城   北京城   钟楼   皇城   鼓楼   台座   晨钟暮鼓   形制   拱门   民居   屋顶   中轴   建筑   城市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