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临摹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吴冠中先生就中国画的研究提出“笔墨等于零”的看法,这句话在当时的中国美术界引起了不少激烈的争论,从而引发了“形式和内容”的大辩论。吴冠中的原话是:“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

而范曾听了这句话之后没多久,就在他的《黄宾虹画论》中写道:“有以为中国画笔墨等于零者,其用笔之浮而躁,如春蚓之行于草,秋蛇之绾于树,鄙陋浅薄,厚诬国画,无视权威,诅咒徐齐,实可鸣鼓而攻。”

范曾很推崇八大山人,也仿了很多八大山人的作品,可以看看范曾的笔墨,孰是孰非,可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也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临摹

范曾仿八大山人作品


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临摹

范曾仿八大山人作品


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临摹

范曾仿八大山人作品


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临摹

范曾仿八大山人作品


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临摹

范曾仿八大山人作品


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临摹

范曾仿八大山人作品


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临摹

范曾仿八大山人作品


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临摹

范曾仿八大山人作品


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临摹

范曾仿八大山人作品


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临摹

范曾仿八大山人作品


在以前的中国,狭义的临摹是指按照原作仿制书法和绘画作品的过程。临是照着原作写或画;摹是用薄纸或绢蒙在原作上面写或画。由于摄影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在来讲临摹,大约可以理解为拍照,复印,3D打印等统称为拷贝吧!为保存、修复、展览、出售而取得复制品,侧重的是临摹的结果,临摹品有商品性质。它流传于世又产生了伪作和赝作等复杂问题。

中国古代书画,多为绢本或纸本,受保存条件的限制,许多作者的手迹没有保存下来,流传至今的历代书画,其中有不少都是时人或后人的摹本。像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卷》,多数专家认为是隋末唐初的摹本;他的《洛神赋图》,实为宋人摹本。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兰亭序》传世有唐冯承素摹本、褚遂良临本、虞世南临本等。唐张萱的《捣练图卷》为北宋赵佶的摹本。

现在的临摹大多是临摹印刷品和影像图片,就目前而言影像图片已经几乎成为唯一了。临摹最为关键的其实就一句话“走心”,只要“走心”什么顺序,什么原版盗版都不重要。

梵高很推崇米勒,也仿了很多米勒的作品。

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临摹

梵高临摹米勒作品


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临摹

梵高临摹米勒作品


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临摹

梵高临摹米勒作品


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临摹

梵高临摹浮世绘作品


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临摹

梵高临摹浮世绘作品


徐悲鸿对梵高是嗤之以鼻,大约范曾也不喜欢梵高。吴冠中对梵高却推崇备至。

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临摹

吴冠中临摹梵高作品


在这些图画的对比中看,我喜欢看八大山人的画,喜欢看吴冠中的画,喜欢看梵高的画。还有一个感觉,范曾的画猛一看还可以,越看越没有味道,梵高的画猛一看不怎么样,越看越有味道。梵高临摹过日本的画作,我一直在想,如果梵高看到八大山人的作品,一定也会很喜爱,并去临摹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中国画   洛神赋   徐悲鸿   王羲之   梵高   鸣鼓而攻   米勒   西洋画   摹本   山人   原作   笔墨   中国   书画   喜欢   作品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