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朋友不在乎酒矣,在乎常长久矣

喝丢了一只鞋

今日由于天阴睡了个长觉,醒来大天实亮,勿忙洗漱便给孩子妈当司机当陪购去逛街,又匆忙间草草写几句,直到夜深且是央8《大秦赋》和央5足协杯之间穿越写完了这篇东西,权当夜宵呈送。另,我觉得以后的十二月的六日就算是我的“老婆节”,放下所有陪老婆逛街,不叫屈不叫累。

2020.12.6

有一个小酒馆就叫“喝丢了一只鞋”,在三八那边的路边上。可能已经是“网红”或是想成为“网红”,这店名有些“快活林”的感觉,是能喝且豪情的好汉的去处。

现在喝大酒的人应该是少了,嗜酒的还是有的,但都是“古董”了。尤其是早年馆子里卖大碗散啤的,常常有些哥们喝着喝着就都脱光了衣服,光着膀子开始吆三喝六满世界地吹牛逼。也看到过两个人一人一把小酒壶悄无声息地你一杯我一杯的对酌。东北人是出了名的能喝,尤其是那时候的采买也就是销售员出差坐夜车便是一瓶老白干加一只沟帮子烧鸡或再是一包炸花生米,油都透过了纸,在火车上的小桌子一摆便是喝一夜,天亮了就到站,若是再遇上“对撇子”的,那便是“哥俩好”的你一杯我一杯,开始还挺客气,喝到后面就是谁也不让谁。这个东北的典型的“标配”也许能喝丢了鞋,因为喝到一定的时候都把鞋脱了蹲在了坐位上喝,喝到最后都趴在窄小的桌子上头对着头就睡过去了。这在南方的男人则是少见的,有人调侃南方人在从上海到北京的火车上便是一瓶啤酒和一只大匣蟹整整喝一路吃一路,嘴里还念叨着一醉方休。这也许就是调侃人家小气,但人家断然是不会喝丢了鞋的。

说南方人不能喝酒,我有些不信。茅台五粮液都是南方出的,还有金门高粱酒,湖南的酒鬼,江苏的天之蓝海之蓝,都是享誉桌面上的好酒,这些酒都是绵柔里飘香,都有档次,送礼宴客的尚品,真正的喝酒人喝不起便说是喝不来,北京二锅头衡水老白干便是喝酒人的最爱。但二锅头又有那牛栏山二锅头和红星二锅头之分,分别叫“牛二”和“红二”。最早的桌面上有过“贵都醇”“孔府家宴”,最后岀来假的了,喝吐过,上头很难受。

现在的央5播的广告就是“酒鬼”,这广告费都是喝酒人喝出来的,羊毛绝对出在酒身上。

酒的名称也挺有意思的,叫响了就有穿透力,让喝酒的人听到名就像闻到味儿一样挪不动腿。原来有个小趣事就是说两个烟台人进了餐馆,当时有个寻常都喝的酒叫“什么什么古酿”,分大小瓶的。两位先生就商量是来一斤装的还是半斤装的,烟台口音就把古酿读成“姑娘”,便就是来个“大姑娘”还是来个“小姑娘”。咱在旁听着都惊魂。

有些人不是绝对嗜酒如命,但就像抽大烟一样,一天三顿缺一顿就无叽溜兽如坐针毡。只要一杯下肚便是云雾飘渺,比神仙还神仙的感觉,就像孔乙己穿着马褂站着喝酒但喝的滋润,他坐不起还要斯文,就只好是站着了。我教学的时候,有位长辈级的同事教数学,每天中午就是揣着身上仅有的老婆给的一毛四分钱吃饭钱,走个三两站的地到一家小卖店,右手食指一竖嘴里说“一两”,白酒下肚便又挺胸阔步地走回了学校,中午饭一个四分钱的玉米面饼子一毛钱的白菜或油菜溜肉片便就省了。为这事,穿着列宁装的女校长还亲自登门去做他老婆的工作,希望多给他一毛四起码得吃顿午饭吧,因为经济条件所限未获准。无奈,校长安排教务处给他加课多挣点课时费解决午饭的事情,结果是“火上浇油”“助纣为虐”。这位先生依然故我地不吃午饭就喝酒,上课时给学生在黑板上画个大饼子中间再来道竖线,说这就是“二分之一”。我说这是喝酒版的“画酒充饥”。

其实能喝酒是个福气,但嗜酒或是整天喝的五迷三道的,逢酒必喝喝酒必大,就不丢鞋子的事情,丢份子掉面子的可能也有。

喝酒能误事也能成事。喝酒能成事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说的经典,但坏了好事,仿佛喝杜康就是为了解忧,还真的不如“人生如意,惟有杜康”,整不好杜康酒就会摆上了婚宴寿宴生日宴的酒桌上,红遍天红到今。

中国的酒文化与中国的历史中国的名人都是有着不解的“善缘”。杨慎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就有“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仅三国故事里的“青梅煮酒论英雄”“关羽温酒斩华酒”“周瑜醉酒骗蒋干”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李白以“斗酒诗百篇”名贯古今,更有《将进酒》泣鬼神惊天地。苏轼除了“把酒问青天”的长歌曼舞,也有“醉里挑灯看剑”的报国之志。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堪称酒魂之“玉皇顶”。酒与歌,与诗,与画,与剑,与志,与美女在中国的古时候就已经是“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精彩无限了。读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也能体验到一众文人墨客把酒话桑麻的乐趣。

只听说李白喝过头的时候让高力士给自己脱鞋,还没有听说过有哪位名士把鞋给喝丟了的,也有可能喝丢的,但没有史录更没有趣闻。能把鞋给喝丢了的应该是一众对撇子的人在一起忘情地豪饮才会出现的“盛景”,绝不会两人浅酌或自斟自饮的悠哉游哉。但我年轻的时候与一干同事大年初四在单位的“领导大哥”家团聚饮酒,平时里横竖草都不捏的“领导大哥”亲自烹炒煎煮了十几道菜,哥们十几人从中午喝到黑,喝的浑天黑地颠三倒四,第二天大半晌醒了酒才发现“张鞋李穿”了。

现下喝大酒的人愈发少了,能有喝丢了鞋的情份也不多了。现在不是“以酒交心”“以酒交友”的那么单纯的年代了。

真朋友不在乎酒矣,在乎常酒长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杏花村   王羲之   现下   饼子   嗜酒   烟台   南方人   成事   酒鬼   李白   北京   古今   中国   午饭   不在乎   老婆   朋友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