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陕南小县城,距西安3小时车程,被人称为小重庆(第一篇)

今天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个小县城,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听说过是因为它的茶叶和一道特色美食,不过还有很多值得给大家介绍的内容,我就一一来跟大家聊聊。因为内容可能比较多,就分作多篇介绍吧。

这个小县城就是陕西安康市紫阳县,位于陕西最南部,毗邻重庆和四川,人口大多为湖南湖北,以及广西广东等地自百多年前甚至几百年前迁徙而来的后裔(两广、两湖填四川),而他们的迁徙也带来了各自地方的饮食文化。因此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的饮食风味,当然还有融入陕西后的本地化饮食。


这个陕南小县城,距西安3小时车程,被人称为小重庆(第一篇)


紫阳县名来自道教南派创始人紫阳真人的道号,创县至今已超500年。紫阳近些年出了些名气,主要是因为它的特产“紫阳富硒茶”,紫阳当地土地中富含微量元素硒元素,这种元素有抗癌保健的作用,同时也给了紫阳茶叶独特的风格。紫阳几乎每年清明前后都有茶文化节,吸引了不少周边和更远地方的游客去观光和买茶叶,也可以参与茶山的采茶活动,亲手为自己采一杯茶。

自昔关南春独早,清明已煮紫阳茶”这句清代诗句就是讲的紫阳茶叶,同时唐代时还作为宫廷贡茶进贡皇室,目前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这个陕南小县城,距西安3小时车程,被人称为小重庆(第一篇)


除了茶叶,还有一道本地特色菜叫做“紫阳蒸盆子”,据说源自汉刘邦时期,属于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道菜在过去三十年前经济不发达的年代,几乎是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做的菜,因为这道菜准备起来做出来一般都是5个小时以上,而且内容丰富,各种菜和肉很多,造价可不便宜,非常适合吃货们品尝。称“蒸盆子”为紫阳第一大菜毫不为过,因为是紫阳独有的菜,所以名字就带上了“紫阳”二字。

下面这个图中的蒸盆子是一般酒店或者农家乐给客人做的简化版的,因为如果是自家人过年过节做的话,人口比较多的家庭这一道菜的分量和菜的种类会比这多上好几倍,我见过有一家过年做这个放50斤菜和肉的,真的是名副其实的大菜。

这个陕南小县城,距西安3小时车程,被人称为小重庆(第一篇)


此外,紫阳还有很多不同饮食,而这些饮食有些带有广东一带甜食的印记,有些带有湖南一带干辣味的印记,有些则偏四川口味,还有一些则偏陕西关中风格,不过味道和做法上可能就有一些小小的本地化调整了。例如陕西有名的肉夹馍和羊肉泡,在紫阳也有,不过风味和关中几乎完全不同,纯粹的本地化了,更适合偏南一些的地区风味。

总体上,紫阳人吃米饭为主,面食只有没时间做饭或者想换口味的时候会吃,一般不太吃面,当地也没有小麦种植,当然也没什么面馆。另外,从前因为当地水稻面积较少,有时也会米饭中加一些红薯、土豆之类的作为辅食。这点和大多数人认为陕西人只吃面很不一样。

当然,要说到了紫阳,还有一样小吃不得不提,那就是蒸面。有很多吃过的人说跟关中凉皮是一样的,其实还是有很大差异的。首先做法和调味方式就不一样,虽然看起来外观差不多,但味道差别还是很明显的。蒸面在整个安康市范围应该都有的,如果到了这里很有必要尝试一下。在安康范围,蒸面是可以当早点吃的,调料汤是经过一定工序专门制作过的,而不是直接简单加入调味料,所以汤汁也很好喝。


这个陕南小县城,距西安3小时车程,被人称为小重庆(第一篇)


行政上,紫阳是属于西北地区的,但在地理上,紫阳又属于南方特征,至少是属于西南山区的特征,同时也是中国南北分界线的附近位置,气候上属于亚热气候,夏天温度因为地处山区比起重庆或者西安还是凉爽不少,晚上汉江边风吹着也很凉快。其县城中间汉江穿插而过,是南水北调的水源地。又由于地处秦岭、巴山、凤凰山系的交界处,整个县城是修建在山腰上的,所以县内有山重山,出门即见山,水从山中过的景象。


这个陕南小县城,距西安3小时车程,被人称为小重庆(第一篇)


因为位置的原因,紫阳到西安只有260公里,到四川万源更只有80公里,到重庆城口直线距离也不过90公里(实际高速路线170公里),当地人周末很多都爱跑去四川吃火锅,或者到西安和柞水旅游。

从西安出发的话,自驾是最合适的方式。如果不打算自驾,也可以坐火车,不过目前貌似火车很少,每天只有一趟。最好的方式是在城南客运站买大巴,95元左右一张票,一小时一班,4小时内到达。自驾时间也差不多,因为山区高速限速较多,开慢点也安全。


这个陕南小县城,距西安3小时车程,被人称为小重庆(第一篇)


假设某天早上出发的话,到达紫阳差不多中午时间,可以选择县城任意酒店入住,因为城区面积不大,住哪里都可以的。下午气温合适的话去城区或者小巷道逛逛,感受一下当地风情,紫阳广场上可以居高看看汉江对岸的山和水。


这个陕南小县城,距西安3小时车程,被人称为小重庆(第一篇)


如果不嫌累的话,可以到县城对岸文笔山公园(有公交到达)逛逛,上面有道家的紫阳阁以及紫阳真人的全身像,可以沿着台阶爬到最高处看整个紫阳县城的夜景。近几年文笔山下也开了少量夜市摊,有兴趣可以直接尝试尝试,不过还是推荐到县城的西关夜市吃饭。西关夜市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本地人几乎从小就在这里吃夜市,绝对是本地风味的。推荐庞家砂锅、串串香,绝对区别于其他地方的味道。


这个陕南小县城,距西安3小时车程,被人称为小重庆(第一篇)


还可以点上几个炒菜,例如洋芋粑粑腊肉(绝对的本地风味腊肉,和其他地方不同)、酸辣魔芋、酸辣土豆片等等,可以让老板推荐几个本地小菜。紫阳因为人口结构里有太多的两湖后人,又靠四川那么近,对吃的东西绝对情有独钟和认真。


这个陕南小县城,距西安3小时车程,被人称为小重庆(第一篇)


次日一早吃早餐的话,可以到汇鑫商城(源森酒店楼下)左侧的小道道里有家本地肉夹馍(目前这里有两家肉夹馍店,靠里面那家才是本地的),其他地方也有,不过外地人而言这里最好找。可以品尝一下本地风味的肉夹馍,喝东西可以点一杯豆浆或者“甜浆子”,甜浆子貌似也是本地才有的风格,其实就是豆浆里加了玉米粉,但是味道很好。


这个陕南小县城,距西安3小时车程,被人称为小重庆(第一篇)


或者东城门楼往下走(右手边)10米有家“油层儿店”(应该是上过舌尖的),这个油层儿(当地方言类似这个音,百度叫油糍)在很多地方都有相似的小吃,在武汉好像叫“面窝”,在广西也叫油糍,我估计这就是各地后裔饮食互相影响后流传下来的一种小吃,当地油层儿是咸味的,其他地方可能有甜味的。跟武汉的面窝味道是不是一样我不清楚,因为没吃过武汉的。但跟广西的应该是不一样的,因为用料都不一样只是外观相似。


这个陕南小县城,距西安3小时车程,被人称为小重庆(第一篇)


不过当地人的吃法是参照了肉夹馍的吃饭,叫做油层儿夹馍。中间会抹一些本地特色辣椒酱(不吃辣的话可以少放点),再来一碗甜浆子,美得很!

此外,还有浆巴馍、水煎包子、洋糖饺子、椒盐饼子、酥炕炕、芝麻饼等带有本地风格的小吃可供选择。

写到这,可能大家也发现了,紫阳有些小吃其实在其他地方也有,但是为什么我一直在讲本地风味?因为紫阳是一个几百年的移民小城,各个省份(至少五个省份)的先人在这里互相通婚,文化互相交融,长久的影响下,各种饮食习惯都互相受到影响,反而造就了一种独特的文化风格。所以这值得我们去走一走,看一看,玩一玩。

对了,说到互相影响,本地的方言跟大多数人想象的不一样,因为跟外地人印象中的关中方言几乎没有任何相似之处,当地主要以四川方言为主,中间夹杂一些湖北、湖南、四川、陕西关中、甚至广东等地的词句,这也体现了移民小城的特征。

OK,今天写了这么多了,因为是第一篇,大部分讲了一些紫阳的介绍和饮食,该出去玩了,去哪里玩呢,还有好多吃的没讲在哪里吃,那就下次接着聊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陕南   西安   两湖   安康市   紫阳   关中   汉江   油层   陕西   广西   湖南   重庆   广东   车程   其他地方   县城   风味   饮食   小时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