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破获1.7亿假酒案,是谁把消费者当“韭菜”

近日,青海省公安厅破获特大制售假冒品牌白酒案,打掉涉及多个省份的特大制假售假犯罪团伙,查获假冒品牌白酒3.5万瓶,半成品25吨,涉案金额达1.7亿元人民币,该金额已接近青海省全年酒类销售额的10%。

青海破获1.7亿假酒案,是谁把消费者当“韭菜”

在青海,天佑德等本地青稞酒占据了80%左右的销售份额,剩余20%为外来的各地名酒,仅这一个案件查到的假名酒,就相当于外地名酒销售份额的一半,可见酒水市场的鱼龙混杂、真假掺半。

那么,假名酒为啥会在青海有如此大的市场呢?又是谁把青海的消费者当成“韭菜”,一茬茬地收割暴利,输出有极大安全隐患的假酒?假名酒除了好销售、利润高之外,还有哪些主观原因促使了假酒屡禁不止?


“面子经济”导致假名酒猖獗

假名酒尽管利润高,但如果消费者注意甄别,或者选择大型商超、专卖店,是比较容易避雷的。但很多消费者却依然愿意去一些小型门店,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去购买那些所谓的“名酒”,根本原因还是为了“面子”。真名酒的价格高,不划算,本地酒的名气又不够,那么买一些贴牌名酒、高仿名酒就成了很多消费者的选择。何况现在的假名酒也不再使用工业酒精等进行勾调,而是以次充好,不容易“喝出事”,这就满足了很多人的虚荣心。

青海破获1.7亿假酒案,是谁把消费者当“韭菜”

消费者想要满足虚荣心也可以理解,但部分消费者为啥不愿意选择价比较高的当地名酒,而冒着风险选择外地的假名酒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消费者们对当地酒的品牌价值不自信,认为选择外地酒就是一种进步。就像,以前的人们喜欢追求进口货,不管好不好用,性价比怎么样,反正就是觉得有“进口”这个光环加持,便物超所值了。事实上,很多进口货也是“Made In China”。

青海破获1.7亿假酒案,是谁把消费者当“韭菜”

真正的外地名酒,确实是有很多优点,但部分消费者片面地认为外地的酒好,那么我们当地的酒肯定就不好了。这种非黑即白的认识,让部分消费者失去了足够的理性判断力。有些商家便“见缝插针”,既然你们这么喜欢外来“名酒”,又没有太强的购买力,何不搞一些“高仿酒”呢?

马克思说过:“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假名酒的利润基本都在100%以上,能达到300%的也不少,在这样的利益驱动下,各种假名酒也就层出不穷了。

在青海警方此次破获的特大制售假冒品牌白酒案中,查获的名酒多为假冒“茅台”、“洋河”、“五粮春”等品牌,这便是为了满足部分消费者的虚荣心。他们为了获得更好的利润,不仅鼓吹假名酒,还编造谣言攻击青稞酒,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搅乱了酒水市场。


“贴牌名酒”导致酒水市场混乱

孔府家、孔府宴、秦池等曾经叱咤风云的鲁酒,靠着多次“央视标王”的影响力,取得了几倍于自身产量的销量,后来人们才发现,原来花高价买的鲁酒竟是低价运来的川酒,自此鲁酒品牌一蹶不振。

现在这种低价“川酒”变高价“鲁酒”的操作,又有了升级版,叫贴牌酒、开发酒。很多酒企为了提升销量,允许有渠道的经销商开发几款酒,然后贴上名酒的子品牌、系列品牌,其质量参差不齐,价格更是五花八门。为了杜绝这种乱象,茅台、五粮液、洋河等都整顿过贴牌酒、开发酒,2019年4月五粮液曾一次性禁售73款贴牌产品,涉及的品牌有:五粮国宾、五粮PTVIP、五粮陈、五粮精酿等。

青海破获1.7亿假酒案,是谁把消费者当“韭菜”

青海破获1.7亿假酒案,是谁把消费者当“韭菜”


不过,由于青海的地理特殊,酒类市场的很多信息相对滞后,原本已经很难生存的贴牌酒在这里找到了新的土壤。由于青海消费者对外地品牌的熟悉程度不够,他们便用这种贴牌酒来吸引消费者,加上贴牌酒的利润空间大,很多商家也愿意销售。他们获得更大的利益,同样是在夸大自身的同时,不忘贬低本地酒,一边占领其市场。

要知道,可能这次被假冒的是茅、五、洋,那下次或许就是其他名酒,消费者想要不被牵着鼻子走,要么是坚持去正规渠道购买名酒,要么是放弃“占便宜”的心理,远离高仿酒、贴牌酒,选择性价比较高,质量更有保证的本地名酒。


“士别三日”要重新看待青海酒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很少有其他农作物能在青海有收成。但经过高原上恶劣的自然环境生长出来的青稞,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青海人,也造就了青海人坚毅、挺拔的高大形象。以青稞为原粮酿出的青稞酒,是大自然给予青海人的馈赠,也是青海人祖祖辈辈的美好记忆。

然而,很多人对青海酒的印象还停留在过去的小作坊时代,或者被各种谣言所迷惑,认为青稞酒既不如以前,又不如外地酒。事实上,砥砺多年的青稞酒每年都在进步,无论是品质和品牌都有了显著提升,酿造过程中的科学性更是飞速提升。

青海人始终以开放的姿态欢迎优秀产品、优秀企业到青海来,但这不意味着我们也欢迎冒牌酒来糊弄消费者。希望消费者多给青稞酒一些信任,也希望青稞酒企业能够不辜负这份信任,用更好的品质呵护消费者,别让他们被高仿酒、贴牌酒所蒙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青海   青海省   青海人   进口货   消费者   青稞酒   孔府   假酒   假名   名酒   韭菜   酒水   白酒   外地   利润   品牌   旅游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