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特等车站,被誉为“东方小巴黎”,现在被一部电影捧红

蒙自小得好,人少得好。看惯了大城的人,到了蒙自的城圈儿会觉得像玩具似的,正像坐惯了普通火车的人,乍踏上个碧石小火车,会觉得像玩具似的一样。但是住下来,就渐渐觉得有意思。

这是1938年,朱自清南下蒙自时留下的《蒙自杂记》中的话。

曾经的特等车站,被誉为“东方小巴黎”,现在被一部电影捧红

碧色寨,一听此名就令人无尽遐思:“碧空如洗,天水一色”。最初本地人称碧虱寨,本地口音中“虱”与“色”色谐音,也称之为“壁虱寨”。由于荷兰驻蒙自官员偶然间发觉这一村庄倚山傍水、风景如诗如画,起名叫“碧色寨”,此后碧色寨在蒙自甚至云南省近现代史上留有热血传奇的一笔。

曾经的特等车站,被誉为“东方小巴黎”,现在被一部电影捧红

碧色寨是一座由于滇越铁路的昌盛而昌盛,又因滇越铁路的衰落而衰落的小站。一百多年前这儿是特等客站,担负起了滇越铁路的枢纽作用。抗战期间,为抢运抗战物资充分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较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客运业务的碧色寨站,因一部电影上映后,这座“消退”的特等站,又变成100年前的小村子的样子。也使愈来愈多的人意识到滇越铁路的历史价值。起初南北走向的滇越铁路把碧色寨分为东碧色寨和西碧色寨,它与北回归线交叉形成了极大的“十”字型,所以说,碧色寨正好坐落于“十”字型座标正中间,使碧色寨获得了更多人的关注。

曾经的特等车站,被誉为“东方小巴黎”,现在被一部电影捧红

有些人说除滇越铁路和西南联大的风云往昔外,就算只为了更好地“吃”,也不可以错过了蒙自。因为这儿是众所周知的云南过桥米线的起源地,加上本地不被人所知的特色美食小吃,会让你如痴如醉。

2017年影片《芳华》公映,它的主要采景地便是碧色寨站,从而这一沉寂好长时间的车站,传遍了全国各地,大量游客来这儿探幽寻迹,尤其是一些从那个时期过来的人,穿上军装,奔波在车站各处,找寻她们属于自己的浪漫和遗憾。

曾经的特等车站,被誉为“东方小巴黎”,现在被一部电影捧红

早在二十世纪前期,碧色寨还归属于法国租界时,这里有十分健全的服务设施、邮政局、汽车站、电报局,也有茶店、剧场和酒吧等休闲娱乐场地,包含法、德、英、意等13个国家的生意人都到此地,投资做买卖或是休闲娱乐。自那时起,这儿被称作“东方小巴黎”,西南的“小香港”。

你是不是了解,热闹繁华的背后却掩藏着八万怨魂,是由于建造滇越铁路时,从中国各省征集30多万人劳工,其中约八万人被奴役命丧黄泉,所以说这里的“每一根木枕下都有我们中国人的冤魂”。中国人民用血汗筑成的滇越铁路成了法国殖民者抢掠工具,给云南带来发展的同时,也给云南老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祸。

曾经的特等车站,被誉为“东方小巴黎”,现在被一部电影捧红

滇越铁路的启用,使一个不为人知的小山村快速成为云南进出口贸易的重要集镇,这里也是当时交通线上的一座特等站,每日有四十余对火车在这里经停,载人装车,洗车注水,非常热闹;漂亮美女,富商富豪,洋酒加咖啡,其对外开放和繁华水平,在滇南一带首屈一指,这也是被称作“东方小巴黎”的缘故。

碧色寨的繁华已成云烟,但它的却见证了我国西南历史的变迁,也是云南十八怪“火车没有汽车快,火车未通国内,先通国外”,如今的碧色寨火车站已经成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只有站房墙体刻记的北回归线标志,还在告诉我们这条神奇的23度27分纬线在这里与滇越铁路交汇。

曾经的特等车站,被誉为“东方小巴黎”,现在被一部电影捧红

现如今这儿依然保存着当初的法国式的站口、时钟、纯净水桶、物流公司和老外建造的小酒吧等,可以令你穿越在二十世纪初期,黄色的墙壁,停摆的挂钟,都在向你诉说着她的芳华故事。

“呜……”列车的汽笛声,随着车子渐行渐远,落日收拢着余晖,繁华落尽,我孤守梦殇。往昔的百年老站,现在人的追忆,你是否想到此地听诉它的芳华故事呢?

往期文章推荐

可邑,云南烟火气最浓的美丽小镇,满墙的壁画犹如世外桃源

云南深山这个村庄,三面环水,被誉为“人神共居的天堂”

人生,要么选择读书,要么选择旅行,网友:我要边读边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巴黎   蒙自   过桥   云南省   北回归线   法国   云南   芳华   昌盛   字型   往昔   村庄   繁华   车站   铁路   火车   旅游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