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小学三年级:我应付语文作文的方法你或许也用过

三年级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很重要,因为三年级之前只能叫做小孩子,上了三年级就可以称为大孩子了。铅笔不再用,用钢笔了,小作业本不再用,用大本子了,数学所学的数字不再只是两位数,语文也开始写作文了。走在一二年级的学生面前,不自觉昂首挺胸,以显出和那些小孩子的区别,以突出我们大孩子的神采!

三年级,我最喜欢的是语文。所学的课文里面,我只记得一篇了,鲁迅先生的《三味书屋》,之所以记得那么清楚,是因为学了那篇课文之后,我在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字,尽管我从来没有迟到过。

我最自豪的是我的作文,写的“很好”。记得,有一次写作文,作文题目是《我的――》,刚好我之前看过一篇《我的书包》的作文,开头是这样写的:“我有一个书包,我很喜欢它,每天背着它上学,背着它放学。”这篇作文好是好,可是不能直接抄啊,我灵机一动,这样写道:“我有一个文具盒,我很喜欢它,每天装在书包里,背着它上学,背着它放学。”我所写的题目就是《我的文具盒》,啊,我真是天才!

开头写了,剩下的就简单了,把《我的书包》里的书包都换成文具盒,有些说不通的地方,略做修改,一篇好文便成了。没想到老师看了,竟也说写得好,我好像一下子悟到了写作文的精髓,开心极了。

后来,只要一写作文,我就想能不能写到我的文具盒上面,发现能,我就下笔如有神助:“我有一个文具盒……”发现不能,我可就要挠头咬笔帽了。

再后来,文具盒写得太多,感觉老师可能都看厌了,我又推陈出新写道:“我有一只风筝,我非常喜欢它,我经常在周末去放风筝,看着它在天空中,飞过来,飞过去……”渐渐发现,即使这样来回换,应付那么多的作文还是有些困难,于是开始看大量的作文书,觉得好的就背下来,有了多个范文在脑子里,每次东拼西湊,应付语文老师也游刃有余了。

三年级的数学倒是很让我头疼,成绩经常不理想,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只考了七十多分,所幸语文考得还不错,勉强拿了个奖状回家,还是受了父母一顿数落。教我们数学的是一个新老师,当时刚大学毕业,瘦瘦高高的,戴着个眼镜,一副儒雅的外表,在一群老教师中间显得鹤立鸡群。他除了教课以外,还教我们唱歌,当时教了一首《打靶归来》,这是我学会的第一首歌,后来五年级教我们语文,还教了我们一首《我的中国心》。

那时候,会唱歌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记得,二年级时,《流浪歌》火遍了大江南北,当时班里有一个同学说他会唱,我们便要求他唱给我们听。他红着脸钻到了桌子下面,摆手示意我们也一块钻到桌子下面,用细弱纹丝的声音给我们唱了几句,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听到了什么,总之,听完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把他当成了崇拜的偶像。自己会唱歌了之后,自然非常欢喜的,每天不停地在嘴巴里哼哼,自认为唱的非常好,不过,别人听了总是要不耐烦的对我说:“你的嘴巴能不能休息休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笔帽   语文   细弱   文具盒   课文   所学   书包   开头   桌子   题目   小孩子   老师   数学   发现   孩子   方法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