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韩城那碗汤


作者/程飞

难忘韩城那碗汤韩城的汤,是羊肉汤,也有牛肉汤,但总觉得还是羊肉汤更正宗一些,喝着更美一些。

难忘韩城那碗汤

韩城的汤很出名,历史也悠久,据说起源于秦攻韩城(那时叫宜阳,是韩国的都城)时军旅的饭,原来叫杂搁,以后随着普通话的普及,称呼才洋气标准起来,叫羊肉汤、牛肉汤。但韩城人,都叫它们“汤”。一说汤,都知道说的是啥,绝不会产生歧义。“走,喝汤去”。忒常用,忒亲切。

难忘韩城那碗汤

韩城的汤馆多,喝的人也多,特别是早上,人一拨一拨,店里坐不下,就坐外边,坐得门前乌泱乌泱的。韩城是宜西大镇,逢五逢十有集,集很大,周边几个乡的人都去买或卖东西。俺村离韩城很近,俺小时候经常跟着大人去赶集。赶集就想喝汤。那时的汤馆都是一样的布置,开放式的门帘下,垒着灶台,上放大筒子锅,锅中煮肉和骨头,肉汤翻滚,热气腾腾,清汤青,肥油白,红油红,又分又合,煞是好看。锅的正上方都悬几个铁钩子,钩子上都挂着煮熟的肉疙瘩。锅边站着一个舀汤的人,手握一个半大勺子,熟练地挖肉,挖葱,挖香菜,挖血,挖调料,挖辣椒,舀汤,然后递给食客。肉、葱、香菜、血都是事先切好的,调料、辣椒也是配好的,所以舀汤时快捷麻利,一气呵成。食客总是站在外边看着舀汤,在饱口福之前,先极大地饱了鼻福和眼福。大白瓷碗,清汤红油,白葱绿叶,热腾腾,香喷喷,对农人来说,这无疑是色香味俱全的上上口福了。

韩城人喝汤有韩城人的方式。看着舀好,接了放在桌子上,然后去拿个热锅盔,坐下,对着热气腾腾的碗从左到右呼呼吹两下,把上面的肥汤红油香菜葱等吹一边,呲溜呲溜喝两嘴清汤,品品那个鲜味,然后开始泡馍,大朵快颐,直吃得满头大汗,最后吧嗒几下嘴,打个饱嗝,露出满意的样子,擦嘴,擦汗,结账,走人。那时,汤两毛钱,馍两毛钱,一共才四毛钱,但农人都穷,往往喝不起。偶尔喝一次,美得不得了。

难忘韩城那碗汤

后来,去韩城上了高中,说是韩城高中,其实是在秦王,距韩城有二里路。有时,我们会去韩城喝汤。学校伙上,偶尔也有羊肉汤,价钱和街上一样,五毛一碗,馍两毛一个。我们总觉得伙上的汤没街上的汤味道好,但馍大,就在伙上买俩锅盔馍,拿上,跑二里地去喝汤。到街上饭店,掏五毛钱,只喝人家汤。那时,十七八岁,正值长身体的时候,饭量大,能吃俩大锅魁馍,喝三碗汤。其实也有占便宜的心理,好不容易改善一次,得吃饱,但也总是因为吃得太饱,得坐一会儿才走。韩城的汤有个规矩,肉定量,可以免费加汤,加汤时还会给你加葱加调料,我们就加两次。热心的老板见我们去,带的锅盔已经凉了,硬硬的,直接泡汤里泡不开,也吃不热乎,就会要去切了,放在碗里,先用热汤冲几次。如果他不要,我们是不会要求的,因为我们知道我们随后的加两次汤已有点过分了。想想,五毛钱,喝三碗,他们还挣个啥呀,虽不添肉,但熬汤也是有代价的。但老板不仅不说啥,还很热情,这一来于民风的淳朴,二来于生意人的和气和精明,三嘛,也许是对我们这些寒门学子的额外照顾,他们知道,寒窗苦读,不容易。现在想来,还觉得那碗汤很热乎,很温馨。

我是没有考上大学的那部分人,高中毕业,就回家务农了。在家务农的日子,还赶集,还喝汤。这时农村经济条件已有所改善,喝碗汤已不算太大的奢望。再后来,经常出去打工,不管去哪里,往来总须在韩城倒车,也总会特意喝次汤。在外久了,总会想起这碗汤。

难忘韩城那碗汤

现在,每次带孩子们回去,经过韩城,还总是喝汤。俩孩子,一个说好喝,一个说不好喝,但好喝不好喝,总是要喝的。喝汤,喝的是味道,也是乡情。我忘不了那碗汤,也希望他们能记着这碗汤。人对家乡,总是要有些念想的。

故都韩城

图片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韩城   宜阳   秦王   都城   农人   清汤   香菜   热气腾腾   口福   食客   好喝   调料   外边   吃得   街上   难忘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