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释放年轻人的生育意愿,健康、教育、就业、反家暴...这些问题都将解决

日前,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

27日国新办召开的发布会上,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黄晓薇介绍,与新时代新要求新期盼相比,当前妇女儿童事业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有待深入落实,妇女儿童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和群体差距依然存在,妇女儿童的民生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的法治建设需要持续推进等。

“两纲”的制定实施对于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同步推进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充分释放年轻人的生育意愿,健康、教育、就业、反家暴...这些问题都将解决

“三孩”政策配套保障

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副局长余艳红介介绍,将配套支持三孩政策,释放年轻人生育意愿:

一是加强生育保障。如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落实产假制度和生育津贴,探索实施父母育儿假,完善生育保险制度等等。

二是加强养育保障。如发展多种形式的普惠托育服务,加强住房等支持政策,提高家庭服务智慧化和数字化水平,鼓励用人单位创办母婴室和托育托管服务设施,实施弹性工时、居家办公等灵活的家庭友好措施等。

三是加强教育保障。不断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关于父母育儿假,我国一些省份也开展了有益的尝试,宁夏回族自治区2019年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条例》中明确规定,鼓励用人单位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在子女0-3周岁期间,每年给予夫妻双方各10天共同育儿假,开展了父母育儿假的探索。国家鼓励地方探索父母育儿假试点。

关于托育问题,纲要明确提出要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包括:

将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研究编制托育服务发展专项规划,强化政策引导,综合运用土地、住房、财政、金融、人才等支持政策,扩大托育服务供给。

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普惠托育服务,推动建设一批承担指导功能的示范托育服务机构和社区托育服务设施,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托育服务,鼓励国有企业等主体积极参与各级政府推动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依托社区提供普惠托育服务,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制定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

国家发改委表示,将强化资源保障和供给模式创新,以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推进均等化,重点解决妇女儿童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让基本公共服务的阳光覆盖到每一名妇女和儿童。加强教育基础薄弱地区学校建,切实保障儿童接受更加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结合建设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支持妇幼保健机构、妇产科和儿科的建设,提高妇儿疾病诊治能力。加强儿童福利设施建设,整合配置资源,推动有集中养育需求的孤弃儿童能够做到应养尽养。支持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扩大普惠性托育服务的供给。坚持儿童优先,建设儿童友好城市。

母婴健康问题

关于保障母婴健康、提高出生人口质量,余艳红介绍,我国妇幼健康仍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出生缺陷防治任务仍然艰巨。尤其是随着生育政策调整,二孩、三孩生育需求增加,高龄产妇比例升高,对优质均衡的医疗保健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新“两纲”就继续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出新的目标,并设置相应的策略措施。特别关注提升优生优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在新“妇纲”中就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孕产妇分娩安全,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提出策略措施。新“儿纲”细化和完善了出生缺陷防控相关目标,并提出了建立多部门联动、防止出现缺陷的工作机制、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防治措施强化婚前、孕前保健,提升产前筛查和诊断能力,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范围,促进早筛早诊早治和加强出生缺陷防治基础研究等策略措施。从而加强出生缺陷防控工作,推动我国出生人口质量持续提升。

女性就业问题

今年三孩政策出台以来,女性平等就业问题备受关注。

在新“妇纲”中也提到促进女性就业创业和保障妇女平等就业的问题。对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表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一道,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在政策、培训、服务、保障四个方面综合发力,促进妇女平等就业。

一是着力完善妇女就业支持政策,加大支持妇女就业政策落实力度,促进妇女多渠道就业创业。鼓励外出务工妇女返乡创业,支持有意愿的妇女下乡创业。扶持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产业发展,提高组织化程度,促进各族妇女就地就近就业。支持脱贫妇女通过就业帮扶稳定增加收入。支持女性高校毕业生就业。

二是着力加强妇女职业技能培训。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大力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业型女性劳动者。将开展适合妇女特点的新业态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加强对女性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的专业知识、创新创业等培训,提升妇女就业创业能力。

三是着力健全妇女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大招聘服务活动力度,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多渠道帮助就业困难妇女实现就业,突出做好女性脱贫人口的就业帮扶。

四是着力维护女性劳动保障权益。加强用工指导,督促用人单位规范用工行为,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推动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同时,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的监管和劳动监察执法,坚决纠正查处发布含有性别歧视内容招聘信息的行为,切实保障妇女平等就业权益。

家庭建设与反家暴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家庭4.94亿户,家庭规模、家庭结构呈现出新的特点,家庭领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比如,婚姻家庭观念多元化的问题、平衡家庭与事业的关系问题、离婚率增高的问题、儿童家庭监护缺失的问题、家长育儿观存在误区的问题、亲子关系不尽和谐的问题等等。同时,三孩生育政策的实施,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对妇女儿童的发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两纲”中,围绕“妇女与家庭建设”和“儿童与家庭”设置了大量内容,包括推动树立新时代家庭观、拓展支持家庭的公共服务、构建男女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倡导男女共担家务和家庭养老育幼责任等方面。

新“两纲”还将反家庭暴力作为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局长李京生介绍,以对家庭暴力“零容忍”的态度明确提出了深入实施反家庭暴力法,预防和制止针对妇女一切形式的家庭暴力,依法严惩家庭暴力等侵犯未成年人人身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的目标,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操作性很强的策略措施。包括:

加强反家庭暴力宣传,反对一切形式的家庭暴力

健全完善反家庭暴力制度机制,适时出台出台落实反家庭暴力法的相关司法解释、指导意见和实施细则,发布指导性案例、推动地方性法规;

强化履行强制报告义务,完善落实家庭暴力的发现、报告处置机制,及时受理调查、立案和转处家庭暴力案件;

还包括加大处置力度,及时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加强对家庭暴力受害人的心理抚慰、身体康复和生活救助,加强对施暴人的教育警示、心理疏导和行为矫治,开展家庭暴力案件的跟踪回访等。

医疗产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北京大学医疗产业领军人才研修班报名中

苹果公司软件获批中国医疗器械注册证

华为云开天aPaaS上线,“经验即服务”加速医药行业数字化转型

文章来源:大健康派

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发现有侵犯您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本公众号标注“原创”内容为版权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最新疫情信息、最热行业动态、最全健康科普

关注我们

加入社群

热门视频

充分释放年轻人的生育意愿,健康、教育、就业、反家暴...这些问题都将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健康   家庭暴力   死亡率   意愿   缺陷   力度   平等   妇女   人口   形式   年轻人   父母   措施   儿童   政策   家庭   女性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