雩山之子王益:论生儿子的遗传基因,我真的很佩服这个江西老王

江西省有一座雩山山脉,它横跨江西省的抚州市、吉安市、赣州市。从广义上来讲。临川文化、庐陵文化、赣州文化,都属于雩山文化圈的范畴。笔者今天的文章,讲就是雩山之子王益的故事。

王益,字损之,后改字舜良。王益出生于宋太宗淳化五年,也就是公元994年。殁于北宋宝元二年,也就是公元1039年。王益的故乡上池村,北宋时期归临川管辖,现在归抚州市东乡区管辖。王益出身在才子之乡临川,他家是书香门第,可谓是一家子都是才子。

雩山之子王益:论生儿子的遗传基因,我真的很佩服这个江西老王

王益的父亲王用之是个才子,靠着才学担任过学正、通判、卫尉寺丞等官职,是个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的中层官吏。王益家学渊源,自幼苦读经史子集。宋真宗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虚岁22岁、周岁21岁的王益金榜题名,考中了进士功名。

雩山文化圈的吉安和抚州,都以盛产进士著称。吉安号称是状元之乡,出了3000个进士。抚州号称是才子之乡,出了2700多个进士。王益这样的进士,在雩山文化圈实在是太多了,好多的进士都淹没在历史的尘埃当中。

雩山之子王益:论生儿子的遗传基因,我真的很佩服这个江西老王

王益这样的进士要想青史留名,必须当很大的官,或者有很高的成就,或者生出很厉害的儿子。王益的仕途说不上很成功,一辈子最大的官就是当了一任尚书都官员外郎。王益的文章在历史上也不是很有名,许多人都没听说过王益的文章。

王益能够成名,靠的是他的儿子们取得的成就。王益先是娶了原配夫人徐氏,后来又娶了续弦夫人吴氏。两位夫人加起来,总共给王益生了七个儿子,分别是:王安仁、王安道、王安石、王安国、王安世、王安礼、王安上

雩山之子王益:论生儿子的遗传基因,我真的很佩服这个江西老王

生儿子容易,教儿子难。王益不仅会生儿子,而且会教儿子。王益出身书香门第,非常重视儿子的教育工作。王益的儿子们,个个都是才子。其中的王安仁、王安石、王安国、王安礼都是大宋朝金榜题名的进士。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王荆公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还是宋朝的宰相。王安石推行的均输法、青苗法、市场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等变法措施,虽然没有获得成功,但是对中国的历史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


雩山之子王益:论生儿子的遗传基因,我真的很佩服这个江西老王

王安仁,字常甫。他是王益的嫡长子,也是王安石同父异母的大哥。他虽然高中进士,但是没有多大的名气。王安仁的仕途,可以说是不温不火,最高也就是官拜七品。

王安国,字平甫。他是王益的嫡四子,也是王安石的同胞弟弟。他与七弟王安礼、侄儿王雱一起,并称“临川三王。”王安国的诗文水平很高,但是被哥哥王安石抢了风头,所以知名度不高。

雩山之子王益:论生儿子的遗传基因,我真的很佩服这个江西老王

王安礼,字和甫,北宋进士、政治家、著名诗人。王安礼和王安国一起,都与兄长王安石政见相左。王安礼不支持王安石变法,曾经上书反对王安石的变法。王安礼的仕途,丝毫也不比王安石逊色。王安礼当过尚书右丞,也当过尚书左丞,也是如假包换的大宋宰相。

王益生前的时候,最大的官职就是尚书都官员外郎。曾巩为王益撰写的墓志铭,就叫《尚书都官员外郎王公墓志》,都官员外郎的官职,放在今天就是个候补厅官。王安石发迹之后,王益父凭子贵,被大宋皇帝追封为太师、中书令、楚国公。中书令是宰相,楚国公是封爵。太师是古代的荣誉职位,正一品官阶,可谓是位极人臣。

雩山之子王益:论生儿子的遗传基因,我真的很佩服这个江西老王

王益生前的官位,只不过是员外郎而已。他靠着教育儿子取得的成功,获得了如此尊贵的追封。王益的遭遇,跟同属雩山文化圈的欧阳观很像。欧阳观也是金榜题名的进士,但是没有当大官。欧阳修发达之后,他的父亲欧阳观被追封为崇国公、太师、中书令。

孩子的学习成绩,跟父亲的遗传基因有很大的关系。王益生了七个儿子,其中的四个金榜题名考中进士,三个是著名的诗人,两个当了宰相。王益的儿子们个个都是才子学霸,论生儿子的遗传基因,我真的很佩服这个江西老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王安   抚州市   楚国   抚州   中书令   欧阳   儿子   文化圈   太师   金榜题名   仕途   江西   进士   宰相   尚书   才子   基因   佩服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