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前校长曹泽毅呼吁华西和川大分家?逆潮流而动,老糊涂了吧?

2000年前后,中国高校兴起了一股合并潮流。

这次大学合并奠定了今天中国高校格局,可以说凡是在这次合并潮中有所作为的高校,日后都巩固了甚至提高了自身地位;而在这次合并潮中没有作为的高校,整体实力和口碑后来都有所下滑。

合并收益最大的高校,毫无疑问以浙大最具有代表性。浙大在20年前大概可以号称前十,今天敢喊前三。此外,武大、华科等一批高校也从中获益很大。

而没有合并成功有所下滑的失败案例,以南大和南开这对南字头难兄难弟最具代表性,实在是“我太南了”。20年前南大和南开都可以号称清北之外第三把座椅,如今南大虽然还在华五行列,但具体咱们就不多说了,而南开则几乎是过去20年滑落最快的著名高校。

华西前校长曹泽毅呼吁华西和川大分家?逆潮流而动,老糊涂了吧?

值得注意的是,20年前这轮高校合并潮流,如果要选一个代表性动作,那一定是合并医学院。

清华合并了协和,浙大、复旦和交大也都将所在城市最好医学院纳入名下,华科更不要说,合并同济对今天的华科重要性毋庸置疑,其它类似的985高校,中南合并湘雅,川大合并华西,都对自身地位的提高,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

所以那些顺利合并的高校强强联合,在提高整体实力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这些高校在教育部的话语权,在省内的话语权,在合并以后,教育部的拨款,省内的各种支持力度都比以往大幅提高,这些因素都是影响一所大学能否更好发展的关键。

不同于美国的私立大学办学模式,中国的公立大学就是要靠政府资源的强力扶持,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成功合并的高校越来越好,而错失合并机会的高校有点落寞的根本原因。

也因此,20年前的这轮合并潮,被视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上的重要一步。

自然也是无比正确的一步。

然而,想不到的是,最近有个声音居然质疑合并。

前不久,在华西110周年之际,原华西医科大学校长曹泽毅发表公开讲话,鼓吹要把华西从川大独立出来,恢复华西医科大的品牌。

华西前校长曹泽毅呼吁华西和川大分家?逆潮流而动,老糊涂了吧?

对于曹泽毅的这番讲话,到底应该怎么看待呢?

曹泽毅这番讲话背后,有没有华西医学院现任某些领导的支持,咱们不得而知。所以是不是华西医学院真的有从川大独立出去的想法,从而通过一个退休的前校长放放风,试探外界反应呢?这个咱们也不知道。

就事论事,咱们首先要注意上面这个图,“华西医科大学110周年校庆”这个说法出自华西校友会,实际上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因为华西医科大当年和原川大、成都科技大合并成为新的四川大学之后,已经不存在华西医科大这个牌子,只有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

名不正则言不顺,从华西校友会特别强调的“华西医科大”这个牌子,就能看出某些端倪。

在华西校友会这篇文章下面,有大批老华西校友的支持声音。

华西前校长曹泽毅呼吁华西和川大分家?逆潮流而动,老糊涂了吧?

华西前校长曹泽毅呼吁华西和川大分家?逆潮流而动,老糊涂了吧?

华西前校长曹泽毅呼吁华西和川大分家?逆潮流而动,老糊涂了吧?

由此可见,曹泽毅的声音具有一定代表性。但咱们更要看出,支持曹泽毅的人,主要就是华西老校友。

他们有这个想法,倒也正常。毕竟人家本来就和川大没有关系,人家只认华西这个牌子,对他们来说,好好的华西这么响当当的牌子,没有了,变成川大了,他们当然不满意。

毕竟当年华西医科大在国内医学领域的排名,要远远高于川大在文理综合型大学的排名。

而合并之后20年,华西医学院一直是川大招生分数线最高的专业,远远高出川大其它专业,这种情况更是强化了某些老华西校友的这种执念。

在他们心目中,华西大于川大,华西这个牌子成了川大的一部分,实在让他们有点难以接受。别的不说,就是在如今川大内部,华西医学院的学生,在面对川大其它专业的时候,不免也有一些傲娇,这种心态大概相当于清北学生遇上其它985高校学生。

老实说,傲娇一点可以理解,觉得华西比川大牌子更响这种想法也可以理解。但是真要觉得华西离了川大更好,这纯粹是老糊涂了。

咱们看曹泽毅在讲话中强调:20年前的这场合并,“华西的校领导更是不同意。”这句话可以看出,华西对于当年委身下嫁川大本来就很不情愿。只不过是受制于上级压力,比如说“停止经费支持,降低招生门槛等等”

华西前校长曹泽毅呼吁华西和川大分家?逆潮流而动,老糊涂了吧?

曹泽毅的这段讲话还有很多内容,但基本上就表达了一个意思:当年合并不情愿,后来合并对华西发展不好,华西完全可以独立自主办一个“以医科为主的综合大学。”

他这种想法对不对呢?

恐怕错得有点大。

咱们还是要看看中国的高校发展历史。

今天中国著名高校,大多创办于晚清及民国时期。在2、30年代的时候,差不多100年前,当时的著名大学,基本上都是综合性大学。

比如当年著名的四大国立大学,基本上都是如此。武大牌坊至今背面依然是“文法理工农医”6个大字。

华西前校长曹泽毅呼吁华西和川大分家?逆潮流而动,老糊涂了吧?

这就说明当时高校都是综合性,大而全的办学模式。

1956年的院系大拆分,打破了这种模式。

建国之后这种高等教育办学理念的转变,和当时具体的历史背景有很大关系。具体来说,主要是受当时苏联影响,因为苏联的大学基本上就是专业细分,追求某个学科领域的精细化。

一直到现在,大家看欧洲的大学,还是这种模式,理工类就是理工类,艺术类就是艺术类,法律和医学也不会在一个大学,分得非常细。

最具代表性的,法国巴黎的大学细分为巴黎政治大学、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巴黎高科路桥学院、巴黎第六大学(医学)、巴黎第四大学(文学)等10多所高校,每个高校都专精某个专业领域。

华西前校长曹泽毅呼吁华西和川大分家?逆潮流而动,老糊涂了吧?

中国受欧洲和苏联这种教育模式影响,加上当时建国之初,需要大力培养各种专业,尤其是理工类领域的人才,所以大搞院系拆分,把之前的综合类大学改造成了文理类大学(理论研究为主)、工科大学、医科大学、政法类大学、师范大学等几个大类。

包括最著名的清华北大在内,南大、武大等综合类大学全部拆分,清华成为工科大学,北大、南大、武大这种成了文理类大学。

华西前校长曹泽毅呼吁华西和川大分家?逆潮流而动,老糊涂了吧?

1956年的这次院系大拆分形成的中国高校格局,一直持续到90年代末期。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大学合并潮,之前拆分掉的大学纷纷再次将分出去的院系合并了回来。

回过头来看,这次高校合并潮,是对1956年院系大拆分的一次调整,也可以说是拨乱反正。

1956年的院系大拆分应该说是失败的,是一条错误的道路,后来世纪之交的大合并,才是中国高等教育再次回到正确的方向。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中国是14亿人口的大国。大国的大学不能走小而精,只能走大而全,走综合性大学模式。这才是符合中国特色的模式。

纵观中国这些年的发展,如果说中国经济发展有什么成功之道的话,那就是中央集权,各部门协调,高度统一,而不是各部门分散各自为政。

一个大学的各个专业,就相当于经济发展的各个部门,虽然不同的专业重要性有所不同,但大家都属于一个整体,只要作为一个整体,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益。

所以中国的大学一定会走上综合性大学,一定是专业门类齐全,这才符合中国道路特色。

最近这20年中国高校的发展变化,一再证明,专业门类不够齐全的高校势必会逐渐落后时代,那些专而精的院校,逐渐成为过去式。

外交学院可以说是20年前小而精院校的典型代表,2000年左右外交学院的录取分数线仅次于清华北大。

华西前校长曹泽毅呼吁华西和川大分家?逆潮流而动,老糊涂了吧?

现在呢?

至于当年那些曾经走红一时的外国语学院,最近10年曾经很火的财经类院校,后来都怎么样了?

上财、央财,前两年还风光无限,最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线是一再下滑。

为什么?

说白了,你靠一招鲜吃遍天,根本就不现实。每个时代都会有热门专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曾经外语专业很火,然后是土木建筑很火,后来是计算机和金融很火,这两年计算机余威犹存,金融已经不行了,医学类专业是最近2年最火的专业。

所以说,专业的火爆都有周期性。如果你是小而精的学院,只有那些专业,可能抓住了时代红利,火了几年,但等这股浪潮过去,你就不行了。

但是综合类大学就不同了。我所有的专业都有,我能保证不管什么专业火,我都有。

正因为综合类大学专业齐全,又有985和双一流的牌子,地位摆在那里,教育部和地方政府的扶持肯定少不了。这就保证了综合类大学绝对是未来2、30年的主流。

像曹泽毅这样鼓吹华西医学院从川大分离出去,绝对是逆潮流而动,逆势而行。

别以为华西医学院在川大的分数线最高,就多牛逼了。华西医学院如果离开川大这个985和双一流平台,你试试看?

别说教育部和四川省根本不会答应,假如真的华西独立出去了,教育部的拨款和四川省的支持力度绝对会下滑,离开了财政支持,你能办一个好大学出来?做梦去吧。

千言万语一句话,曹泽毅在华西110周年说的这些话,什么华西独立出来办一个“以医科为主的综合大学”,纯粹是老糊涂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华西   南开   苏联   教育部   巴黎   医学院   代表性   中国   牌子   校长   当年   年前   潮流   模式   高校   旅游   大学   专业   曹泽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