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的夏天:用文字勾勒一幅夏夜追凉图

音乐综艺“乐队的夏天”里激情澎湃的乐手们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活力的夏天。相比于如此活力四射的氛围,诗人的夏天就显得恬淡闲适、悠然自得了。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诗人们一起,体会一个不一样的清凉之夏。

诗人的夏天:用文字勾勒一幅夏夜追凉图

诗人的笔下的“季节们”

古时候诗人们喜爱描写季节,不同的季节往往会暗示着不同的心境。诗人们擅长借景抒情,于是就有了许多关于季节的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有关于春天万物复苏“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让人顿觉勃勃生机映入眼帘的诗句。

诗人的夏天:用文字勾勒一幅夏夜追凉图

也有秋叶缓缓飘落后“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凄凉婉转的叹词。

诗人的夏天:用文字勾勒一幅夏夜追凉图

更有冬日里“独钓寒江雪”孤傲不屈的刚劲笔锋。

诗人的夏天:用文字勾勒一幅夏夜追凉图

每一个季节,每一种情感,都是鲜明的,有特色的。唯独夏天,不同于其他季节,让人难以把握,难以捉摸。可以说,诗人们写春天常描写“生机,右迁,雄心壮志”;秋天是“凄凉,哀叹,郁郁而不得志”;冬天则为“坚韧,坚强,不为世俗所动”。但诗人的夏天,却没有这些局限。

夏之水——文字勾勒出的夏日风景图

说起诗人们的夏天,首先想到的就是一句儿时就能熟练背诵的古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诗人的夏天:用文字勾勒一幅夏夜追凉图

每当想到这句诗,便会感觉到那一眼小池泉水,以及荷花蜻蜓出现在眼前。动一动笔墨便是整个盛夏美景。这首《小池》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清新小诗。在他的笔墨中,初夏的池塘,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诗意。在常人眼中也许平平无奇的一眼池水,在诗人笔下,便活灵活现,富有诗情画意起来。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图。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

夏之夜——仲夏的夜晚

夏天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炎热。蝉鸣声中酷暑难耐,情绪也会随之变得急躁,焦灼起来。不同于春意盎然,秋风萧瑟和大雪纷飞。似乎唯独夏天的炎热,少了一些诗情画意。那么在诗人的笔墨下不怎么招人喜欢的炎炎夏日,又是怎样的呢?

诗人的夏天:用文字勾勒一幅夏夜追凉图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杨万里的《夏夜追凉》仅二十八个字,撇开了暑热难耐,仅以“追凉”着墨。以淡淡几笔,便勾勒出一幅夏夜追凉图。图中有着皎洁的月光,浓密的树荫,也有婆娑的竹林和悦耳的虫鸣。在这画之外,我们也读到了作者悄然伫立在门外,静中生凉的高雅心境。

夏之风——沉静的夏风

夏天的风轻轻地吹过,穿过头发,划过脸颊,好像在迎着烈日翩翩起舞。热气扑鼻的夏风围绕着我,牵动了我的衣角,扬起了我的发梢,也撼动了我的心田。

诗人的夏天:用文字勾勒一幅夏夜追凉图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的《山亭夏日》用近似绘画的手法,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的图画。将夏天的风装点的温柔而又动人。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剔透。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观赏景致的诗人先观水动,后觉风起。描绘出了夏日微风的特点:不会让人一下子便感觉出来的安静。

夏之雨——波澜壮阔而又沉寂无声

夏天的雨,仅霎时间就能像银河泛滥般在天地之间筑起一面水墙。

诗人的夏天:用文字勾勒一幅夏夜追凉图

夏雨是陆游笔下“风如拔山怒,雨如决河倾”的壮阔,是苏轼笔下“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的洒脱,也是杜牧笔下“可惜和风夜来雨,醉中虚度打窗声”的宁静。夏雨,让人沉醉。

诗人的夏天其实和我们眼中的夏天一样。仲夏的凉风能够吹走炙热的焦虑,橙色的黄昏可以拥抱清凉的黎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鲜丽   夏夜   小池   诗人   夏天   池水   诗情画意   仲夏   笔墨   池塘   蜻蜓   笔下   微风   夏日   季节   文字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