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人”郑板桥:卖画明码标价,谢绝还价

摊贩文化日渐兴起的今天,明码标价合情合理;可在遥远的古代,读书人迫于生计卖字卖画虽然常见,可碍于面子,标价者却少之又少,可历史的长河里,偏偏就有一位明码标价,谢绝还价的怪人,这个人就是郑板桥。


“怪人”郑板桥:卖画明码标价,谢绝还价


郑板桥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板桥先生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


作为“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到底是什么样的怪人呢?接下来就跟着小新一起去看看吧!


“怪人”郑板桥:卖画明码标价,谢绝还价


起落人生 大器晚成


郑板桥出生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11月22日),好读古书的父亲为他起名一个“燮”字,希望他人如其名,随和平顺。可天不遂人愿,郑燮的一生,起起落落,与“平顺”二字相去甚远。


板桥先生幼年丧母,中年丧父,晚年丧子:三岁时生母去世,十四岁时继母去世,三十岁时父亲也离开人世。身世孤苦,晚年只有伶仃一人的板桥先生,似乎从来也没有向命运低过头,正如他的诗句:

“怪人”郑板桥:卖画明码标价,谢绝还价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正是由于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状态,郑板桥的人生,总是能够从低谷中顽强地再攀爬至顶峰:二十岁中秀才;四十岁中举人;四十五岁中进士。四十五岁的郑板桥,意气风发,特作《秋葵石笋图》,题诗曰

“怪人”郑板桥:卖画明码标价,谢绝还价

我亦终葵称进士

相随丹桂状元郎

五十一岁的郑板桥,终于如愿走上了仕途,可谓大器晚成。


心系百姓 刚正不阿


终于走上仕途的郑板桥,任范县知县,尽管官职不大,但他重农桑,体民情,在职期间,百姓安居乐业。兴许是在任期间干得不错,郑板桥很快被调任到了更为富饶的山东潍县,不巧的是,郑板桥来到潍县当县令的第一年,潍县就闹了饥荒,郑板桥心急如焚,上报请求拨下赈灾款的同时,令百姓写下借条,开仓放粮;除此之外,他修城筑池,招远近饥民赴工,解决了大批饥民生计问题。到了秋天,由于庄稼仍然歉收,郑板桥便烧了百姓的欠条,救活了当年上万的饥民。虽先斩后奏,但郑板桥深得民心,百姓上书求情,故朝廷并未过多计较。


郑板桥在位期间,体恤平民和小商贩,改革弊政,并从法令上、措施上维护他们的利益,从而做到了“无留积,亦无冤民”,深得百姓拥戴。


“怪人”郑板桥:卖画明码标价,谢绝还价


郑板桥心系百姓,凡事从百姓的角度出发,也正是因为如此,触动了不少富豪乡绅的利益,终于,在他六十一岁时,不得已辞官归乡。在他离开潍县时,百姓站满道路两旁不舍郑板桥离开,并自发于潍城海岛寺为郑板桥建立了生祠。


爽快直接 明码标价


离开潍县后的郑板桥,以卖画为生,与其他人扭扭捏捏不同,郑板桥对于自己的画作,打出了明确的价格表:

“大幅6两,中幅4两,小幅2两,条幅对联1两,扇子斗方5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年老体倦,亦不能陪诸君作无益语言也。”

一番话,一则说明了价格,二则明确表示了付款方式,三则打发了多余的社交活动。爽快而又直接,傲娇却又有点可爱。


难得糊涂 吃亏是福


或许有人会因为郑板桥的明码标价而认为他是一个锱铢必较的人,可事实上,“画作市场”之外的郑板桥,是一个喜欢吃亏的智者。


郑板桥为官期间,弟弟曾从家中传书给他,说因为祖传的房屋的墙基归属问题与邻居打起官司,希望郑板桥能够与家乡知县沟通,从而赢得官司。正直如郑板桥,提笔写下流传至今的一首小诗作为回复:

“怪人”郑板桥:卖画明码标价,谢绝还价

千里捎书为一墙

让他几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退一步海阔天空,邻居见到郑板桥的退让,也羞愧地主动退让,于是形成了一条巷子,后世命名为“仁义巷”。


“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写下难得糊涂的时刻大概是郑板桥这一生中最为清醒的时候。


“怪人”郑板桥:卖画明码标价,谢绝还价


明码标价,活得清醒的是他;胸怀宽广,退一步海阔天空的仍然是他,这就是怪人郑板桥。或许,完美的人生,本来就应该一半清醒,一半糊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怪人   平顺   板桥   青山   饥民   大器晚成   知县   画作   仕途   进士   生计   糊涂   清醒   百姓   人生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