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临沂的历史

临沂城拥上千年的建城历史。临沂的一些居委是由原来的村庄而来,原来这些村庄建村也都已有上千年历史,不知道现在住在这里的人,还有多少人记得当初村名的来历呢。

老临沂的历史

临沂梨杭村,据传,是宋乾德元年建村,也就是963年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村名的由来是因建村时,村前有一梨树林,俗称“梨树行”,后来“行”字逐渐被写成“杭”,就一直沿用到今天。

前岗头、后岗头是秦代建村,现在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当时建村时,因两个村子分别是处在一土岗的南头和北头,当时就起名:“前岗头”、“后岗头”。当时建村时前、后岗头都是以炼制陶器缸、盆及脊瓦为传统工艺的。

七里沟是唐朝初期建的村。为啥叫七里沟呢,是因为该村距当时城内老县衙七华里,而村后又有大沟,所以起名叫“七里沟”。是以制作爆竹、花炮为主的,远近驰名。

东苗庄始于段氏,据《段氏族潜》,“始祖段和,原籍菜州府平度州蓼兰社人。明洪武初从军,诰赠武略将军。二世武略将军调沂州卫,居沂郡西门内。六世祖段承宗,于万历七年(1579年)以风病降试百户,自城内迁居苗庄,遂家焉。”这就是该村的开始。因村西已有西苗庄,故名“东苗庄”。村中相传也说,明代段姓在苗庄东建一小圩子,故名东苗庄。

西苗庄是唐朝建村,是唐朝初期有苗姓员外来这个地方定居,成村名,就依员外的姓氏为村庄名,后来该村东又出现了同名村,遂以“西苗庄”以示区别。

五里堡建村更早了,是元末建村。村名的由来是因距城内老县衙五华里。又是当时邮铺所在地,所以就称为“五里堡”

三合屯的由来,据传,清光绪年间何、刘、崔三姓由水田村迁来此处建村。一开始叫三家屯,后来改叫“三合屯”,取其三姓合作互助、共建家园的含义。

现东关居委的由来是因建村时地临沂老城东门外,故称东关。解放后曾称东关镇、东关街。十年浩劫改称东风街,设东风大队。1984年改东关居委。系菜农区,全部土地均种蔬菜。境内有东汉琅琊王冢、明王璟都堂谕葬林和青龙寺古迹遗址。

西关居委因地处临沂老城西门外,故称西关。1984年设西关居委。境内有东岳庙、八蜡庙等古迹遗址。

北关居委因地处临沂老城北门外,故称北关。1984年设立北关居委。以经营果园、林木、蔬菜为主。

东北园居委是元初成村。原系官府牧马草场,初名马湖庄。因地处老城东北,村民以种菜为生,故称“东北园”。1984年设东北园居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临沂   明王   平度   武略   县衙   东风   历史   梨树   西门   城内   古迹   城东   村庄   由来   千年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