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言“指标”,用户自然会“寡信”

轻言“指标”,用户自然会“寡信”


如今,智能手机已经度过了爆发式增长期,手机厂商要想获得用户的持续关注,就不得不在细微之处提升自己的差异化能力。


比较典型的发力点有四个:芯片,是否搭载了高通或联发科最先进的芯片;屏幕,是否具备更流畅的动态高刷屏;摄像头,镜头的数量、功能以及像素是否绝对领先;快充,在电量告急的时刻,能否在5-10分钟内让手机“满血复活”。


如果说哪个部件的升级最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注意,那一定是手机摄像头。在一个全民短视频、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打卡留念的时代,摄像成为了人们在使用手机时最常用、感受也最直观的功能。


因此,可以看到介绍手机的摄影摄像能力,已经成为了终端手机厂商在开发布会时的一个重头环节,手机逐渐从最开始的1个镜头,变为了现在主流的3摄;拍照的像素也从一开始的500W提升到800W,再到iPhone和三星的旗舰机的1200W。


为了进一步突出手机摄像的差异化能力,国内许多厂商在近几年开始祭出了4800W、5600W像素的手机,在2020年初,小米甚至推出了具备1亿像素的小米10。鲜活的数字让人惊叹手机摄像技术的进步之快,甚至到了可以和专业相机同台竞技的水平。


然而,相信很多人都会有一个疑问:高像素的手机拍出的照片真的要比专业相机要好吗?它们的区别到底在哪?


事实上,拍照的效果由镜头、算法、像素以及图片传感器的大小共同决定,像素只是一个单方面的参数。相比于像素,图片传感器的大小对成像的影响更为关键。


手机的像素,指的是图片传感器上用来感应光线的最小感光点。比如一台手机的像素是 4800W,指的就是它的传感器上有 4800W个感光点。在拍照时,感光点吸收到环境的光线后,会记录下不同的颜色从而组成一张照片。

轻言“指标”,用户自然会“寡信”

像素越高,意味着感光点越多,对拍摄对象的细节呈现能力越就强,图片也就越加清晰。


按照这个逻辑来看,那么高像素的手机自然会以绝对优势胜出,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每个像素的感光点面积可能是不一样的。专业单反相机的图片传感器尺寸要比手机的大很多,以佳能R5单反相机为例,它的图片传感器尺寸约为1.7英寸,而受限于体积大小,手机图片传感器的尺寸基本不会超过0.8英寸,同样是4800W像素,专业相机每个像素的感光面积更大,捕捉到的颜色信息就更丰富,照片的画质也自然会更好。数码圈流行一句话“底大一级压死人”,这个“底”说的就是图片传感器的大小。因此,大底的单反相机拍摄能力仍遥遥领先于手机。


之所以主流的高端手机(例如iPhone13pro主摄、三星的Galaxy Z Fold3的主摄)一直将像素停留在1200W像素,就是为了保证每个像素点的感光面积。而那些像素达到5000W甚至1亿像素的手机,实际上是在图片传感器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切割出更多的像素点,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感光点的数量看上去增多了,但每个像素的感光面积却在变小。


就好比一块蛋糕切成十份,一份就足够让人吃饱;现在同样的蛋糕被切成了50份,虽然能够分给更多的人,但每一个人都可能会吃不饱。这种通过牺牲单个感光面积换取的像素增加,最显著的影响就是每个像素接收到的光线变少了。因此,成倍数量的像素增加,并不会带来成倍的拍照效果的提升。由于手机内部留给图片传感器的空间有限,手机像素的最佳数量也就长期停留在了1200W像素。


然而,在大多数消费者眼里,1亿像素比1200W像素,无疑更加具有吸引力。很多手机厂商为了博得消费者的眼球,很机巧地以像素这个单项指标进行宣传,甚至与专业相机进行比较,引导消费者纷纷下单。


轻言“指标”,用户自然会“寡信”


但这是一种混淆视听的产品策略。在产品初期,这种魅惑性策略往往非常有效,但指标和体验的不匹配,会在用户从小白用户转变为成熟用户的过程中体现出来,例如一个使用了很多年、换了很多手机的用户,如果突然发现手中1亿像素的手机不及1200W像素主流高端机的成像效果时,就会逐渐意识到指标与体验的不匹配性,体会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好手机。


很多厂商为了博得市场的关注,往往会避重就轻地对一些指标进行宣传。在市场初期,用户对指标和体验的感知不会那么明显,但到了市场末期,用户已经成为了经验老道的玩家,这种重噱头的产品就会逐渐被他们所疏远。作为一个终端厂商,这种噱头性的指标宣传不失为一种竞争策略,但重要的是,你要留意到这种话术能说多久,能起多大的作用。


特别是在华为缺位,各大手机厂商想要进军高端之际,更要注重产品指标和体验的相匹配性,高端手机不止是高端的数据指标,更是高端的用户体验,手机厂商需要具备这种诚意,并且让用户感受到,这样用户才会真心实意地与你交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三星   切成   指标   用户   传感器   光线   手机厂商   像素   大小   数量   面积   消费者   能力   自然   旅游   手机   图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