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唐家河保护区,我发现一种似鹿非鹿的动物,长着6只“眼睛”

……在我拉近的镜头中,它长着一张奇怪的脸——似鹿非鹿,脸比鹿更加短圆,乍一看,那张脸上长着六只眼睛!

我谢绝了工作人员坐车游览的建议,徒步进了景区。唐家河地处岷山山系龙门山西北段、摩天岭南麓,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高山狭谷地带,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使得此地夏季凉爽,在夏天,避暑的游客大量涌入,人来了,动物也躲了起来。这一天景区内只有我和老徐两个游客,风奇大,埋伏在每个弯道处,一经过便窜出来瞬时把身上的羽绒服灌成一个气球,人也真像气球一样快被吹跑了。“坚持住,熬过了大风,沿途的动物都是你们的!”一位路过的工作人员笑道,他背着长长的镜头,大风中步伐稳健。

探索唐家河保护区,我发现一种似鹿非鹿的动物,长着6只“眼睛”

唐家河葱茏的群山

探索唐家河保护区,我发现一种似鹿非鹿的动物,长着6只“眼睛”

唐家河灵猴谷的水潭

探索唐家河保护区,我发现一种似鹿非鹿的动物,长着6只“眼睛”

唐家河的原始森林

大风肆虐四公里,凛冽而乖戾,但徒步的过程一点都不煎熬。地壳褶皱顶推隆起的山脉层峦叠嶂,抬头望向山顶,视野陡增2400米。从四季常青的阔叶林到高山上枯黄的灌木丛,植被无不蓬勃生长,风呼啸着穿行而过,掀起巨大的“哗哗”声,听久了,竟觉得那是密林野蛮生长的响动。偶有大鸟从头顶噗噗掠过,张开羽翼分明的宽大双翼,露出灰腹红脚,比躯干还长的蓝色尾羽上对称分布着黑色条纹——红嘴蓝鹊,它的背羽与天空同色。

探索唐家河保护区,我发现一种似鹿非鹿的动物,长着6只“眼睛”

探索唐家河保护区,我发现一种似鹿非鹿的动物,长着6只“眼睛”

红嘴蓝鹊

再低头看,唐家河犹如一条颀长的水蛇游于山间,河水清澈见底。裂腹鱼成群游弋其间,刮食着石头表面。找一处可供隐蔽的观察点蹲下来等到天黑,没准就能看到河面上鬼祟探出的小脑袋,那是欧亚水獭在水里饕餮。

探索唐家河保护区,我发现一种似鹿非鹿的动物,长着6只“眼睛”


探索唐家河保护区,我发现一种似鹿非鹿的动物,长着6只“眼睛”

天气晴朗,阳光乘着行云,将一层金纱撩过一个个山尖,如果不是零摄氏度的气温,难以相信这里竟然有冬季。逆风而行的好处是你的气味不易被动物嗅到。与风相向同步,与周遭的色彩相融,想要找到动物,必须跟上自然的节奏。

探索唐家河保护区,我发现一种似鹿非鹿的动物,长着6只“眼睛”

探索唐家河保护区,我发现一种似鹿非鹿的动物,长着6只“眼睛”

翱翔于山林间的白尾海雕

我突然听到类似“哇”的一声,声音碰撞反弹在四面崖壁上,让人分不清方向。我停下脚步,静止不动,等待第二声。约莫过了五分钟,那个声音再次响起。那是一种如狗吠般的声音,但音调更高,比起急快的狗叫声,这个声音更加缓长。“哇——哇——哇——”以相同的节拍,一声接一声,扯着喉咙,待你往前移动一步,便戛然而止。我确认声音源于正前方的山谷里,而这个动物正藏在某个地方监视着我的行动,从而发出警告声。警告的对象有可能是我,有可能是它的同类。我的前方是愈发簇密的森林,右手边流淌着唐家河,左手边则是一片陡坡在山脚形成的草坪,草坪与我行走的步道间折出一个坡坎。

探索唐家河保护区,我发现一种似鹿非鹿的动物,长着6只“眼睛”

一片陡坡在山脚形成的草坪,草坪与我行走的步道间折出一个坡坎。

我猫下腰,躲到坡坎下,只把架着摄像头的云台支在坡坎上方做监视器。很快,一个黄褐色的身影在屏幕上闪过。我悄悄探出头。它立即转过头来朝这边看,耳朵警惕地前后张合着。这只动物身披黄褐色的毛,白色的腹部一直延伸至尾部。它惯常夹着尾巴,像一只紧张又警觉的狗,当它转身跑开时,白色尾巴翻翘于臀部。这只动物肩高半米,在我拉近的镜头中,它长着一张奇怪的脸——似鹿非鹿,脸比鹿更加短圆,乍一看,那张脸上长着六只眼睛!

探索唐家河保护区,我发现一种似鹿非鹿的动物,长着6只“眼睛”

探索唐家河保护区,我发现一种似鹿非鹿的动物,长着6只“眼睛”

探索唐家河保护区,我发现一种似鹿非鹿的动物,长着6只“眼睛”

小麂,唐家河最常见的动物。这是一只雌性成年小麂,跟雄性顶着的一对短犄角不同的是,雌性小麂头顶只有两个微微的凸起。两道黑色的条纹呈V字状从头顶延伸至鼻尖,刻画出她机警的表情。仔细观察,小麂的双眼间张开了一对孔洞,那是它的额腺。而眼睛下方的泪窝比眼睛本身更大,当额腺和泪窝张开时,它看起来就像有六只眼睛。额腺能分泌有气味的腺分泌物,作为信息素标记领地。

探索唐家河保护区,我发现一种似鹿非鹿的动物,长着6只“眼睛”


探索唐家河保护区,我发现一种似鹿非鹿的动物,长着6只“眼睛”

当它转身跑开时,白色尾巴翻翘于臀部

唐家河茂密的灌木丛是小麂理想的生长环境,作为麂类中体型最小的一种,小麂容易沦为掠食者的猎物,前不久唐家河就出现了黄喉貂猎杀小麂的情形。作为小型顶级掠食者,黄喉貂以狡黠凶悍著称。它将小麂逼至乱石围成的水潭中,待挣扎的小麂体力耗尽,猛扑上去咬住小麂的喉咙,拖至石缝间,猎物窒息而亡。以小胜大的事例在自然界屡见不鲜,大自然赋予生灵万千种形态、力量、速度与伎俩,优势和弱点并存于每一种动物之上。正是在优势和弱点的博弈中,物种与物种环环相扣,生生不息。

探索唐家河保护区,我发现一种似鹿非鹿的动物,长着6只“眼睛”

探索唐家河保护区,我发现一种似鹿非鹿的动物,长着6只“眼睛”

黄喉貂猎杀小麂(此二图来源于唐家河保护区视频)

小麂反抗能力较弱,顶多用头将对手顶翻,然后以发达的上犬齿咬击对方。但存在即合理,造物者却赋予了小麂最敏锐的听觉和敏捷的身手。我慢慢站起来,想更靠近一步观察这只小麂,她一转身,跑跳着钻进了山坡上的灌木丛,瞬间跟草木化作了一体。难以想象这细短的蹄子竟有如此的攀爬能力。

视频加载中...

山坡上响起先前的“哇哇”声,此时声音更加高亢。我沿着小麂消失的山坡艰难地爬了上去,找到了声音的源头。拨开树丛,一只雄性小麂正伸长脖子,“哇——哇——哇——”。小麂生性警惕,会通过叫声提醒同类(因其叫声也被称为山吠鹿、犬麂)。显然这只雄性小麂发现了入侵者,而那个入侵者就是我。小麂发现了我,立刻逃走了。很快,更远的山谷回荡起他的吠叫声。

探索唐家河保护区,我发现一种似鹿非鹿的动物,长着6只“眼睛”

雄性小麂头上长着弯钩状的犄角,招片上,其额腺和泪窝都张开了,看起来就像有6只眼睛

探索唐家河保护区,我发现一种似鹿非鹿的动物,长着6只“眼睛”

我想,也许生性胆小只是人类赋予它们的性格,在这片真正的野生大地上,人类自身才是最缓慢最懦弱的动物,周遭一点点动静都足以吓得我们抱紧武器。然而野生动物,它们始终手无寸铁地保有着我们早已丢失的沉静。所以小麂或其他动物看到人类就转身逃走,或许并非出于胆怯,而是源于一种对人类彻底拒绝。它们无意与我们有任意一丝的接触,因为在它们看来,我们太冒失太无趣。动物拥有天生的勇气,不然为何羚羊时常聚集于狮子周围,海狗不时游弋在大白鲨嘴边,警惕的小麂也栖身于黄喉貂、黑熊出没的山谷?那种勇气是对危险纯粹的爱好,是它们对造物者宣读命运的真实回应。而栽在人类手里,它们死不瞑目。我识趣地退下山坡,回到了步道上,尽量让自己在动物眼里显得光明磊落些。

探索唐家河保护区,我发现一种似鹿非鹿的动物,长着6只“眼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眼睛   动物   黄褐色   陡坡   水潭   犄角   灌木丛   步道   雄性   保护区   山坡   草坪   头顶   尾巴   人类   声音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