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您聊聊咱北京“年”原来的样子


跟您聊聊咱北京“年”原来的样子

  老舍先生曾这样写道: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的新年(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虽说现在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但人们并不会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因为严冬之后,不久便是春天。

跟您聊聊咱北京“年”原来的样子

  过去在北京过年,一进腊月,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碌上了。而这头一样儿,就是过"腊八”。

跟您聊聊咱北京“年”原来的样子

  老北京人历来对“腊八节”十分重视,因为它是年味儿越来越浓的象征!正如正月十五吃元宵,八月十五吃月饼一样,腊八节最应时的吃食绝对是“腊八粥”

跟您聊聊咱北京“年”原来的样子

  想必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腊八粥是很多种食材放在一起熬制出来的粥。至于北京人熬腊八粥都放些什么呢?

跟您聊聊咱北京“年”原来的样子

  小编岁数小,很多东西没赶上,不过小编给大家找到了马三爷《开粥厂》的相声文本,送您一份最全的米料清单,收好了,每人一份儿啊!

跟您聊聊咱北京“年”原来的样子

  腊八粥:

  一斤江米、一斤黄米、一斤大麦米、

  四两菱角米、半斤绿豆、半斤红豇豆、

  半斤小豆、一斤生栗子、二斤小枣、

  半斤核桃仁、四两冰砂糖、二斤潮白糖、

  二两玫瑰、二两木樨、二两青丝、

  二两红丝、二两葡萄干儿、二两桂元肉。

跟您聊聊咱北京“年”原来的样子

  除了熬粥,喝粥,在腊八这一天北京人还有一件事儿得做,那就是腌制“腊八蒜”。蒜讲究得是上好的“紫皮蒜”,剥的时候您还得注意,千万别让指甲伤了蒜肉,不然一腌就容易坏,可别一马勺坏一锅,一瓶子蒜都跟着受影响!

跟您聊聊咱北京“年”原来的样子

  剥好蒜,倒上醋,拧严盖儿防止与空气接触,(我家都会在口上面套个小塑料袋再拧好盖,这样密封性更好)放的位置还不能离暖气太近,不然容易有“熟腾味儿”。

跟您聊聊咱北京“年”原来的样子

  记得小时候,一腌上腊八蒜,也就该寒假了。每天和一帮发小儿出去疯玩,疯闹,但晚上一回到家,都不忘先去看看蒜是不是又绿了一些。

跟您聊聊咱北京“年”原来的样子

  等过了腊八,春节前的筹备工作也就算是正式拉开了序幕。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

  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跟您聊聊咱北京“年”原来的样子

  腊月二十三,又被叫做:“小年儿”,可见这个节日的地位是仅次于大年的。过去老北京人家里都供灶王爷,小年儿这一天正好是灶王爷返回天宫“汇报工作”的日子。

  咱们不宣传迷信思想,不过正如当年灶王龛前写的那副对联一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这是老百姓对来年的寄托。

跟您聊聊咱北京“年”原来的样子

  除了祭“灶王爷”,在北京城过小年儿,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儿—吃糖瓜儿。

跟您聊聊咱北京“年”原来的样子

  话说这个糖瓜儿,原本是贿赂“灶王爷”的另一种手段。老北京人认为,祭灶王爷的时候供上糖瓜儿,灶王爷的嘴就被封住了,到了玉皇大帝那儿汇报的时候,坏话就不容易说了。

跟您聊聊咱北京“年”原来的样子

  “糖瓜儿”,最终封没封住灶王爷的嘴我们不知道,只瞅见胡同里孩子们的嘴,倒是全被“封住”了~在北京过小年儿,孩子们最开心,因为有糖瓜儿!

跟您聊聊咱北京“年”原来的样子

  在北京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那么在小年儿这天,女同胞们有什么事儿呢?那就是~~贴窗花,贴对联!

跟您聊聊咱北京“年”原来的样子

  要过年了嘛,从一进门儿开始就都得装扮起来,要的就是喜庆,要的就是红火,要的就是吉利,要的就是家和万事兴!

  所谓:“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跟您聊聊咱北京“年”原来的样子

  等小年儿一过,春节的准备工作可以说是马不停蹄的就开始了。虽然不一定可丁可卯的按照上边的儿歌行事,但是家家户户也都不闲着,全家老少齐动员,全部投入到为春节的准备工作中去!

跟您聊聊咱北京“年”原来的样子

  老北京过年,头一样要准备的就是各种吃食,您别看现在超市东西那么全网上什么都有可就这北京人过年的吃食,那绝对还得是自己家做的!

  尤其是那种京味儿独具的吃食。下边我跟您说几样儿,看看是不是您家也会准备的?

跟您聊聊咱北京“年”原来的样子

  米粉肉

跟您聊聊咱北京“年”原来的样子

  小编的最爱,别拦着我,我现在就要钻到屏幕里吃去!

  酱肘子

跟您聊聊咱北京“年”原来的样子

  绝对的硬菜,串亲戚送天福号的自然体面,但要说过春节自家吃团圆饭,喝团圆酒,还是自己酱的有味道,有感觉。

  酱牛肉

跟您聊聊咱北京“年”原来的样子

  最好带点筋儿,有嚼头儿!

  炖鲤鱼

跟您聊聊咱北京“年”原来的样子

  连年有余,鲤鱼跳龙门!

  炸耦合

跟您聊聊咱北京“年”原来的样子

  炸排叉

跟您聊聊咱北京“年”原来的样子

  炸带鱼

跟您聊聊咱北京“年”原来的样子

  酱豆腐肉

跟您聊聊咱北京“年”原来的样子

  炸丸子

跟您聊聊咱北京“年”原来的样子

  素杂拌儿

跟您聊聊咱北京“年”原来的样子

  这可是小编的拿手菜哦!

  花生瓜子,果脯蜜饯

跟您聊聊咱北京“年”原来的样子

  当然,除了准备吃食,过去在北京过年有一样必不可少的事情:

  敬神礼佛。

  当年大多数北京人家都供有佛或神像,到了年三十儿这一天,最讲究的要摆上九堂大供。

跟您聊聊咱北京“年”原来的样子

  等大年三十儿这天一到,包饺子,吃团圆饭,那绝对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

跟您聊聊咱北京“年”原来的样子

  老北京人有除夕守岁的风俗,守岁其意有二,年岁大的是在辞旧之际有珍惜时光之意。年轻人守岁则有为父母延寿之意。

  所以凡是父母健在的人都必须守岁。守岁同时再搞些娱乐活动。年长的打麻将,妇女们打索胡斗纸牌。年轻的推“牌九”,小孩们则点灯笼、放鞭炮,玩“升官图”。

跟您聊聊咱北京“年”原来的样子

  大年初一,您瞅吧,胡同里见面第一句绝对都是“过年好”,“给您拜年了”,作揖打躬,街坊四邻互相串门儿拜年。这一年的祥和就这么开始了!

跟您聊聊咱北京“年”原来的样子

  接下来,走亲访友的人就多了起来,北京人串门儿尤其是去老人家里,都好拿个饽饽匣子,还讲究送茶叶,送酒。无论是茶叶筒儿还是酒瓶子,一定都是双数,

  您要是拿着个单数的酒去拜年,露怯是小,让人家挑了理可就不好了!

跟您聊聊咱北京“年”原来的样子

  除了吃,当然也不能少了玩。像什么厂甸,东岳庙,白云观等等,这都是当年北京城里有名的庙会。

跟您聊聊咱北京“年”原来的样子

  过去讲究“走会”,各样的舞狮子,舞龙,耍中幡的,跑旱船的,走高翘的,拉洋片的,加之各种美味的小吃,小玩意儿,绝对让您不虚此行。

  至于您说现在庙会上那些个几十元一串的“大肉串”,小编就不做评价了!

跟您聊聊咱北京“年”原来的样子

  您要是以为,老北京的庙会都一个模式,那可就错了。当年北京庙会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内容。

  就拿小编比较熟悉的白云观庙会来说吧,摸石猴,打金钱眼都是独居特色的。

跟您聊聊咱北京“年”原来的样子

  另外,您还得去对日子,讲究正月初一东岳庙,初二五显财神庙,您要是想去白云观的元辰殿“顺星”那得是正月初八!

跟您聊聊咱北京“年”原来的样子

  “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

  “正月十五闹元宵,打春春饼炒鸡蛋”

  “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应该接宝贝儿”

跟您聊聊咱北京“年”原来的样子

  腊月从今天开始了,北京人的春节也奏响了序曲,其实关于北京人过春节的讲究、规矩、忌讳、吃的玩的,还有很多。

跟您聊聊咱北京“年”原来的样子

  一篇文章的篇幅太小,咱甭着急,还有时间呢,小编慢慢和您聊~

跟您聊聊咱北京“年”原来的样子


  本文头图:北京日报,

  其余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白云观   北京   糖瓜   灶王爷   团圆饭   小年   家家户户   腊月   庙会   北京人   月初   事儿   讲究   当年   样子   春节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