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年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影像,看哭一代又一代人

  1993年人教版小学语文第9册第12课《十里长街送总理》

  选自吴瑛《在沉痛悼念的日子里》——这篇文章发表在《人民文学》1977年1月号上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76年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影像,看哭一代又一代人

  夜幕开始降下来。几辆前导车过去以后,总理的灵车缓缓地开来了。灵车四周挂着黑色和黄色的挽幛,上面装饰着白花,庄严,肃穆。人们心情沉痛,目光随着灵车移动。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静静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

  就在这十里长街上,我们的周总理迎送过多少位来自五洲四海的国际友人,陪着毛主席检阅过多少次人民群众。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然而今天,他静静地躺在灵车里,渐渐远去,和我们永别了!

76年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影像,看哭一代又一代人

  灵车缓缓地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跑。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可是灵车渐渐地远去了,最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了。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

76年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影像,看哭一代又一代人

  小学《语文》第九册1987年版

76年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影像,看哭一代又一代人

76年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影像,看哭一代又一代人

76年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影像,看哭一代又一代人

  1976年1月8日9时57分,周恩来总理因病在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305医院逝世,享年78岁(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

  1月9日早晨,全国降半旗致哀。

  1月10日上午9点,周总理遗体告别仪式开始。

  1月11日下午4点45分,告别仪式结束,遗体送往八宝山火化。途径长安街,百万民众自发送行,即为“十里长街送总理”。

  1月12日上午9时,吊唁活动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开始。每日8点~18点,历时三天,吊唁人数超百万之众。

  14日下午6时,吊唁活动结束。夜里,邓颖超将总理骨灰安放在台湾厅,以寄哀思。

  1月15日下午3时整,周总理追悼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晚上7点30分左右,骨灰由邓颖超亲自送往东郊通县机场。

  1976年1月16日晚8点15分,一架安-2小型飞机携带周总理骨灰起飞。将骨灰相继撒向密云水库、天津海河、山东滨州黄河入海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长街   通县   海河   矫健   密云   人民大会堂   长安街   总理   灵车   白花   人行道   遗体   骨灰   沉痛   影像   下午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