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朗是怎么在月亮上插一脚的?

从古至今的千百年来,人类对于太空的向往,对于月球的探索,从未停止过。

49年前,美国"阿波罗11号"成功登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荒漠的月球上首次留下人类足迹。为纪念第一次登月成功,每年7月20日就成为"人类月球日"。

阿姆斯特朗是怎么在月亮上插一脚的?

那么,你知道阿姆斯特朗是怎么在月亮上插一脚的?在登月之前又发生了什么惊险事件?

阿波罗11号(Apollo 11)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的阿波罗计划(Project Apollo)中的第五次载人任务,是人类第一次登月任务,三位执行此任务的宇航员分别为指令长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指令舱驾驶员迈克尔·科林斯(Michael Collins)和登月舱驾驶员巴兹·奥尔德林(Buzz Aldrin)。

阿姆斯特朗是怎么在月亮上插一脚的?

阿波罗11 号的登陆点在静海(Mare Tranquillitatis;又译宁静海)南部,静海是月球上众多“月海”中的一个,位于月面中央的宁静盆地之内。面积约为42万平方千米,低于月球表面1700米。这个登陆点被选择的原因是它比较平整,不会在降落和舱外活动时制造太多困难。

阿姆斯特朗是怎么在月亮上插一脚的?

静海

阿波罗11号发射时,阿姆斯特朗的心率达到每分钟109下,对他来说发射的第一阶段尤其吵,但很幸运,三人都没有患其他宇航员曾遇到过的太空适应综合症。

阿姆斯特朗是怎么在月亮上插一脚的?

登月先锋: (自左至右)尼尔·阿姆斯特朗、迈克尔·科林斯和巴兹·奥尔德林

1969年7月20日18:11(UTC),当飞船在月球背面时,呼号为“鹰号”的登月舱从呼号为 "哥伦比亚号”的指令舱中分离。他们即将要去探索这个人类从未见到过的月球背面。三个人都是又兴奋又忐忑,他们能否顺利登月?月球上又会发生些什么?无数未知在等待着他们。

指令舱驾驶员迈克尔·科林斯独自一人留在“哥伦比亚号”上,在“鹰号”绕垂直轴旋转时仔细检查,以确保飞行器正常,这项任务的难度并不亚于另外两个登月英雄。如果“鹰号”发生意外且不能从月面起飞,科林斯只能独自返回地球。

阿姆斯特朗是怎么在月亮上插一脚的?

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启动了“鹰号”的推进器并开始下降。他们很快意识到它“飞过头”了:降落点火三分钟后,他发现登月舱提前两秒飞越了指定的环形山,意味着登月点将偏离计划中的位置好几英里。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何况是在遥远的外太空。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宇航员们,也开始有些惊慌。虽然任务前进行了大量的训练,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仍不记得代码代表的错误。

他们向月面降落时,表明计算机过载的警报器开始响起,鹰号在下降弹道中多飞了4秒,导航计算机出现了若干次异常的程序警报。

阿姆斯特朗是怎么在月亮上插一脚的?

在外太空这样未知的世界,宇航员们无疑是赌上生命的代价去探索宇宙,出现差错时,阿姆斯特朗知道,此刻不能慌乱。之前的试飞员生涯使他明白只要仪器还在正常工作,探测器还在获得数据,就没有必要放弃任务。

飞行器上的燃料仅够进行一次尝试,在休斯顿的约翰逊太空中心,飞行控制指挥官史蒂夫贝尔斯 “凭着直觉”和对宇航员们的充分信任选择继续登月计划,允许阿姆斯特朗尝试登月。面对突发情况,容不得多想。

任务还得继续,即使有危险有未知,也要为了全人类的宇宙探索进行下去。

阿姆斯特朗是怎么在月亮上插一脚的?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登月之路哪有那么容易。阿姆斯特朗发现他们正处在一块岩石和一片硬地之间,凭借经验,他选择了手动控制登月舱,在位于月面上空大约9米时,所剩燃料仅够用30秒钟。

30秒,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一晃而过,燃料烧尽还没能抵达月球的话,人类登月之路就要到此终结?难道他们要在茫茫太空中消失吗?

不,他们必须冷静下来。好在阿姆斯特朗在训练时多次使用登月训练机在只剩不到15秒的燃料时安全降落。登月舱不断下降,阿姆斯特朗在遍布砾石和陨石坑的月面冷静地找到一处适合于着陆的地方,并驾驶登月舱稳稳地降落在月球上。

阿姆斯特朗是怎么在月亮上插一脚的?

1969年7月20日20点17分39秒(UTC)成功降落后,阿姆斯特朗对指挥中心和整个世界说的第一句话是“休斯顿,这里是静海基地。‘鹰’着陆成功。”

他拖着脚步在地上走来走去说,“月球表面是纤细的粉末状的,它象木炭粉似的一层一层地粘满了我的鞋底和鞋帮。我一步踩下去不到一英寸深,也许只有八分之一英寸,但我能在细沙似的地面上看出自己的脚印来。”

阿姆斯特朗是怎么在月亮上插一脚的?

阿姆斯特朗就是这样在月球上插了一脚,并说出了对全世界影响甚远的一句话:“对一个人来说,这是小小的一步,但对人类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阿姆斯特朗是怎么在月亮上插一脚的?

从1957年苏联发射Sputnik I(卫星一号),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国家,到人类真正登月,为了这一步,人类曾经艰难的走了很远很远。飞行梦,人类从未停歇过。

航空航天业也如此,今天小CC就在人类月球日这天,给大家聊一聊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史。

01、前提:世界航空发展

1903.12.17 在北卡罗兰娜州的Kitty Hawk,开辟了航空新纪元!

阿姆斯特朗是怎么在月亮上插一脚的?

阿姆斯特朗是怎么在月亮上插一脚的?

莱特兄弟

1919.3.22,法国的法尔芒航空公司开辟了从巴黎到布鲁塞尔之间的定期航班,这是世界上第一条国际民航客运航线

阿姆斯特朗是怎么在月亮上插一脚的?

1909.9.21,旅美华侨冯如驾驶自制飞机——冯如一号,解开了中国民航史的第一页。

阿姆斯特朗是怎么在月亮上插一脚的?

02、1903-1929:中国民航早期发展

1918年北洋政府设立航空事务处,这是中国第一个主管民航事务的正式管理机构

阿姆斯特朗是怎么在月亮上插一脚的?

阿姆斯特朗是怎么在月亮上插一脚的?

1920年开通我国第一条航线:北京-天津航线!

阿姆斯特朗是怎么在月亮上插一脚的?

03、 1929-1949: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民航

1930.8.1,中美合资经营的中国航空公司(简称中航)成立。

1931年2月,德国汉莎航空公司与国民政府交通部组建欧亚航空公司(欧亚)。

阿姆斯特朗是怎么在月亮上插一脚的?

1935年3月上海欧亚航空公司从国外购进的当时最新式飞机

04、新中国时期

1.初创时期( 1949~1978 )

1949.11.2民用航空局成立。

1959年,我国购买了苏联伊尔-18飞机。标志着我国民航从使用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开始过渡到使用涡轮螺旋桨飞机

阿姆斯特朗是怎么在月亮上插一脚的?

1978年,航空旅客运输量仅为231万人。运输总周转量3亿吨公里。

2.稳步时期( 1978~1987 )

1980年全民航只有140架运输飞机。且多数是20世纪50年代成40年代生产制渣的苏式伊尔14重型飞机。

阿姆斯特朗是怎么在月亮上插一脚的?

载客量仅20多人或40人,载客量100人以上的中大型飞机只有17架,机场只有79个。

1983年后,我国购买了一批波音和麦道多种型号的先进水平,包括波音747、757、767、777等飞机。

阿姆斯特朗是怎么在月亮上插一脚的?

波音747、757

3.重组扩张时期( 1987~2002)

1987年,组建了6个国家骨干航空公司(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中国西南航空公司、中国西北航空公司、中国北方航空公司)

1993年,中国民用航空局改称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2002年,民航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65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8594万人、货邮运输量202万吨。

阿姆斯特朗是怎么在月亮上插一脚的?

波音-747SP型宽体客机,标志着飞机使用部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4.迅猛发展时期( 2002~ )

2002年,民航业再次进行重组,组建6大集团公司(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

机场实行属地管理,首都机场、西藏自治区内的民用机场继续由民航总局管理。

阿姆斯特朗是怎么在月亮上插一脚的?

中国首架A380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民航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民航机型也从美制、苏制、德制,发展到今天全型号的先进机型以及各种自主研发的飞机。拥抱蓝天的飞行梦,国人从未停歇。

铭记历史才能更好的展望未来,相信在将来,乘坐飞机服务会更加贴心,出行会更加便利,智能化的乘机体验会越来越多,小CC和你一样相信中国民航将会越来越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中国民航   静海   阿波罗   波音   登月舱   欧亚   宇航员   月亮   航空公司   月球   民航   中国   集团公司   飞机   人类   航空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