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和日记」246:养牛人的“战争”

「维和日记」246:养牛人的“战争”

  撰文/周磊·南苏丹·朱巴

  编辑/渝夫·中国·石家庄

  【渝言不止】

  生活在中国这样繁荣和平的国度,真的很难体会至今仍然处于落后和动荡状态的南苏丹人民是怎样一种心境;因为一头牛而引发一场部族之间的战争,更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惨烈场景。

  当前,世界并不太平,以美国为首的敌对势力遏制打压社会主义中国的险恶用心不仅没有任何收敛,还呈现出变本加厉、由暗到明的显著变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直面一次又一次挑战、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或许可以说,每一个有担当的中国人都应当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斗争意识,紧紧跟上党和国家的部署和步伐,做好正在做的事情,尽好自己应尽的责任,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同频共振,时刻准备为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付出一切。


「维和日记」246:养牛人的“战争”

  今天是2021年8月5日,中国第七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抵达朱巴营地的第246天。

  昨天,在距朱巴市检查站约5公里的地方,爆发了南苏丹养牛人之间的冲突,受到交火波及的村民沿着道路涌入市区,人流中有用头顶着包裹的妇人,有赶着牲畜的成年男子,还有抱着小羊奔走的孩童,一副让人心酸的场景。

  上午9时44分,营值班室接到朱巴战区邮件通知:蒙德里养牛人在UNH附近的Amadi(阿马迪)村爆发冲突,让各出兵国的快反力量保持在位,做好快速响应的准备。

  Amadi(阿马迪)村靠近联合国的杜鲁皮营区,距离中国营所在的UNH大约5公里距离,杨忠举营长命令营快反排保持戒备状态,缓冲区的巡逻队加强防范IDP 3(3号流民所)方向,UNH的15个哨位注意观察警戒,并做好自身防护。

  南苏丹的养牛人,以游牧为主,过着类似原始部族的生活。他们直接从牛身上喝牛奶,用牛尿洗头,点燃牛粪取暖,涂抹燃烧牛粪后剩下的白灰作为驱蚊剂。他们不仅要放牛,而且还练习射击,用枪支武装自己,每个家族都要派人来牛场帮忙,无论男女老少,全天候有人值守,就连5、6岁的孩子都肩扛AK-47,保护着自己的家园,是一股不可小觑的武装力量。

  养牛人逐水草而栖,雨季耕种,旱季放牧。“下雨、女人和牛”,这是养牛人谈及最多的事情。下了雨就有草,有了草就能有牛,有牛就能娶老婆,娶了老婆就能养牛,养了牛再给孩子娶老婆……总之,牛是财富的象征,身份的标配。他们视牛如命,牛就是生活的一切。部族冲突往往就是从偷牛开始,至今在南苏丹的红土地上,因牛而起的冲突、杀戮延续不绝,有时一头牛甚至能引发一场部族战争。养牛人的彪悍由此可见一斑,也隐约成为一股不安定的社会因素。

  目前的情报信息显示,随着雨季的到来,养牛人已开始沿着洛博诺克——朱巴、耶伊——朱巴和洛基里里——朱巴的路线,从南面向北方的博尔移动,与养牛人有关的事件可能会影响沿线的安全局势。

  中国营8月份的长巡和武装护卫任务,均经过上述热点地区,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愿我们的到来和付出能制止更多的冲突,愿南苏丹颠簸流离的孩童都有一张安静的书桌,愿和平、文明的光芒照耀南苏丹的每一个角落!

  周磊2021年8月5日23时30分写于UNhouse 1号院,渝夫2021年8月7日晨完善于中国河北石家庄

「维和日记」246:养牛人的“战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小羊   快反   哨位   石家庄   部族   牛粪   孩童   雨季   中国   场景   冲突   和平   事情   距离   状态   战争   日记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