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万英‖在市井中宁静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人间烟火味

我家住在二楼,东西南北四方,弥漫着浓浓的人间烟火味。

汪万英‖在市井中宁静

先说东边。紧邻我家厨房楼下的是一家汤锅馆,卖腊排、蹄花、牛肉、羊肉等各色汤锅。每当汤锅馆开火,爬墙直上的烟囱就发出“轰隆隆”如炮轰、雷鸣般的响声,响彻云霄,不绝于耳。厨房外面原本是一块天井坝,开馆子的人用金属棚在空中盖了天井,下面做了厨房,一开火,那金属棚就震颤发出“哐哐哐”的声音,震耳欲聋。在这样的噪声中根本无法看书写字,我只好紧闭厨房的门窗,关上客厅靠近天井的窗户,噪声依然萦绕耳畔,本该祝它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却只好祈祷它生意萧条门可罗雀。不仅有噪声,还有浓浓的肉味,让不爱吃肉的我大感不适。有一天深夜,浓浓的臭味把我从睡梦中熏醒,是那种肉烧焦的臭味,我赶紧起床查看,阳台、客厅、各个房间浓烟滚滚,几乎令人窒息。那段时间网上正在传某女士被丈夫杀害碎尸丢弃下水道的事,顿觉毛骨悚然,心想是不是哪里发生杀人案了?是不是杀人者趁夜深人静毁尸灭迹?恐慌中我打开所有窗户通风,查看进口和阳台的几扇门都紧闭着,这才确信源头不在我家。提心吊胆到各个方位仔细辨别,才发现浓烟是从楼下那家汤锅馆传来的(因为那晚我开窗户做清洁忘了关)。此时第一意识就是拨打119,但打开手机又想起曾经听说如果119到场,那家馆子要遭罚款,于是壮着胆子下楼,跑到汤锅馆门前,迅速拨打上面的联系电话,不久老板赶来救急。原来是头晚厨师太累,忘了把正在炖煮的一大锅猪蹄关火,结果水烧干了,猪蹄全部烧焦,所幸来得及时,还没燃起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回到家,我把所有的风扇全部开足马力,朝外猛吹了两个星期,臭味才逐渐消逝。

再说北边。楼下是过路的巷道,过往车辆和小商小贩的吆喝声就不说了,也不说那花店、服装店、理发店,就说楼下那家烧电焊的吧。这家店铺承接各种金属门窗、桌椅凳子等的焊接工作。那师傅特别勤快,早上六点左右就开始工作,“哧啦啦”刺耳刺牙的声音伴随着一股难闻的焦臭味,大清早把我从睡梦中吵醒。他家生意特别好,经常是上午中午下午不停歇,一直到天色昏暗才消停。我本想找他把家里阳台的旧防护栏焕然一新,但一想到那烦人的噪音和焦臭味,我就按兵束甲、止步不前了。我想,反正没有安全隐患,旧点就旧点吧,也无伤大雅。有一天我实在受不了那刺耳刺牙的噪音和焦臭味,想去交涉一下,下楼到烧电焊的店铺,看见丈夫在干活,妻子做饭洗碗,还有两个孩子,不知道是子女还是孙辈,有说有笑,其乐融融。话到嘴边不好意思张嘴了。

又说西边。楼下也是一条巷道,对面一排麻将馆、小面馆、舞蹈馆等。舞蹈馆相对影响较小,麻将馆原来人声鼎沸,自从疫情禁止聚集,麻将馆关门歇业了一段时间,疫情好转后重新开张,麻友们似乎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娱乐时光,打麻将时轻言细语,除了麻将声声,几乎听不见人声了。小面馆是一对中老年夫妻开的,只卖素面,价格比外面的面馆便宜,夫妻和善,这就吸引了许多老头老太太和干力气活的人前来光顾,特别是一些没事干的老爷子。

我的作息不规律,习惯熬夜,每晚睡得很晚,再早也是12点后,就指望早上能多睡一会儿,在这里却不得行。早上五点,有时是三四点,那面馆老板就来开门,卷帘门“哗啦啦”一响准把你吵醒,如果不醒,接下来“咚咚咚”刀板剁肉剁姜蒜的声音准不让你继续睡,要是你还不醒,早起的老大爷来了。面馆老板在我家花台下放了桌凳,老大爷们就往凳子上一座,闲聊起来,也许是他们年岁大了自己耳朵听不见,就以为大家的耳朵也不好使,于是拼命抬高嗓门,生怕别人听不见似的。如果你还不醒,大爷就打开随身携带的播放机,开足音量,民歌、流行歌曲、京剧或川剧,余音绕梁,经久不息,要不是后来麻将馆上班了,炒得打麻将的受不了上前制止,他可以播放一整天,直到电量耗尽。当然,偶尔也有争论的,吵架的,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那分贝,那音量,简直不摆了。每当此时,我真的好想冲下去劝说,生怕他们争着吵着打将起来。

最后说南边。这家人是从乡下来搬来的,年轻人都在重庆主城上班,家里只有一位老爷子。老爷子倒是安静,不大说话,可他养的一条宠物狗,耳朵特别灵,一有风吹草动,立即“汪汪汪”狂吠不止。一到节假日,年轻人们从主城赶回来陪老人过节,推杯换盏、觥筹交错,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亲情。

这就是我居住的环境。当年买房时没有电梯,我和先生都喜欢拍照,本来想买顶楼,但考虑到到公公年事已高且腿脚不方便,就买了二楼。公公在这里轻松便利地住了十年后仙逝。买房近二十年后,楼里的住户大多由中青年变成了中老年,爬到八九楼显得很吃力,家里的老人更是叫苦不迭,于是有人提议安装电梯。我家在二楼,安装电梯首先得我家同意,否则办不成。因为安装电梯要占用半间房屋面积,楼上住户们担心我们不同意。哪知我先生知道后,二话不说极力支持。他说这成人之美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我对住房周边的环境很不满意,特别是东西北三方,好几次都想换房逃离。一天我在一篇文章中读到“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意思是说,市井百态,寻常生活,最能抚慰世俗人的思想了。联想到当今疫情形势下人们生活的种种不易,我的心慢慢平静下来,噪音不再难听,肉味变成肉香,鼎沸人声变成了起床的闹铃声……于是我时不时走下楼,来一碗素面,慢慢品尝;隔三差五邀三五好友,走进汤锅馆,围坐一桌共度美好时光;或搬两盆绿植买一束鲜花挑两件衣服,或进理发店洗洗头美美发,生活又归于正常,心又归于宁静。

山河远阔,人间烟火,原来如此美妙。(注:图文无关)

(这是一个共享、互动平台。“文棚”面向全球华人开放,供作者和读者交流、推送。其“写手”栏目向全国征集好稿,凡当月阅读量达6000次,编辑部打赏50元/篇,12000次则打赏100元/篇;另外,每月由文棚主编推荐5篇优秀作品,给予50-100元奖励。优秀作品可以参加季赛和年度总决赛。请一投一稿,并注明文体。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户名、账号等。文责自负,发现造假、抄袭、套改等即予曝光。)

◆中山日报社媒介拓展中心

◆图/新华社

◆编辑:徐向东

◆二审:韦多加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巷道   汤锅   天井   老爷子   市井   臭味   疫情   噪声   噪音   烟火   麻将   电梯   楼下   宁静   厨房   我家   人间   旅游   汪万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