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之路丨会东县山北村:小山村大发展

会东县姜州镇山北村,位于“两会”交界处,东距会东县城36公里,西距会理县城21公里,幅员面积约14.5平方公里,共592户、2247人。山北村产业以种植石榴、烤烟、水稻、玉米为主,全村种植软籽石榴2500余亩、李子600余亩。

乡村振兴之路丨会东县山北村:小山村大发展

视频加载中...

因山北村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2018年,村里在农学专家的建议指导下开始种植软籽石榴,期间,村委会整合资金,为村民提供苗木、肥料,并请农技专家到田间地头面对面教技术,手把手传经验。2020年,首批软籽石榴迎来盛果期,平均亩产1000多公斤,亩产值达1万多元。

乡村振兴之路丨会东县山北村:小山村大发展

乡村振兴之路丨会东县山北村:小山村大发展

大货车载着累累硕果驶出山村,家家户户盖新房、添家电、开小车,山北村的村民们用勤劳的双手让日子越过越红火。依托气候以及土壤等条件优势,山北村带动引导周边村民们种植石榴,逐渐形成万亩规模,光秃秃的小山纷纷换“新颜”。

保质期短、运输困难一直是水果产业链的“痛点”,山北村也不例外。山北、山南、小坝村虽有万亩石榴,但是没有标准化、规模化的冷链物流冻库,石榴销售“看天吃饭”,成熟后不管市场价格高低,果农只能尽快销售,无法卖到好价钱,同时怕物流跟不上,经销商也不敢大量收购。

乡村振兴之路丨会东县山北村:小山村大发展

乡村振兴之路丨会东县山北村:小山村大发展

2018年,在政府支持下,山北村、小坝村、民德村整合资金410万元,成立跨村村级合作组织,打造集冷链、物流为一体的水果集散基地,在距离G353国道约3公里处修建冻库2间,面积450平方米,通过租赁的方式每年获取收益15万元,同时,标准化的冻库可以控制温度在3-5度之间,让石榴保鲜,最长可以让石榴错峰3个月销售,同步解决当地鲜果因没办法保鲜而低价售卖的问题。

山北村村支部书记唐瑞江说到:“自从我们使用起这个集体经济之后,村民把果子采收拿到冻库中来,采摘的时间周期短了,运输的时间也短了,对果子的伤害小,售卖价格也高了。”

冷链物流基地建成后,每年可贮藏蔬果150吨,预计年总共收入达到30万元,年纯利润20万元,所有产权、经营收益由小坝村、山北村、山南村各占27%、民德村占19%,带领农户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同时为周边富余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往年我们没在家,今年才回来,遇到山北梁子冷链厂营业,我们就在这里上班,可以不用出门务工了。”山北村村民张国凤告诉我们。

冻库租户余赵国向我们介绍了冷链物流基地当前的情况,说:“目前,我在冷链物流基地租用三年,签了三年的合同,就近找一部分村民来务工,为他们增添一部分收入。”

姜州镇与合作社时常邀请相关专家为石榴种植户讲解石榴种植技术要点,让村民们在掌握技术的基础上,种出好果子,卖到好价钱,在这条致富奔康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冷链物流基地在我们村周围,对我们种植的果品大有好处的,(果子)运到这里来,给果农减少很多的运输等各方面支出,他们还时不时的组织技术培训,给大家带来是实在在的增产增收。”山北村村民张荣录笑着对我们说到。

(孔维琴 宋彬 王武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会东县   会理   会东   果农   石榴   果子   县城   村民   乡村   气候   收益   水果   面积   收入   物流   专家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