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放映员的故事

作者:佛面

部队放映员的故事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部队文化生活简单,每周看一部电影是最好的娱乐。因此,放映员在当年很受欢迎。

①从伙头军到放映员

1977年春,结束了3个月的新兵训练,我被分配到了武汉军区后勤部第766野战医院干部灶,跟着老兵起早贪黑烧火、择菜、淘米、打饭。不到半年,意外被调到了政治处放映组。并选派到武汉军区政治部文化工作站电影训练队学习。

放映电影是一个紧张、愉悦的过程,放好电影需要两个放映员的密切配合。当听到敲打放映机壳的信号时,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会紧张起来, 全神贯注紧盯银幕的右上角,在两个白色光斑出现的一瞬间,要同步完成换机动作,不能让观众有任何觉察。

放电影也是一种精神慰籍,发动机低沉均匀的轰鸣声、一秒24格胶片欢快的滑动声、片门透出来的刺眼光芒、镜头里射出的五彩斑斓的光束……都会令人欣慰不已。偶尔,一帮调皮的女兵也会让人感到窃喜,她们挤座在放映机四周,叽叽喳喳嬉闹不停,像是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线。

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哪里有年轻的战士,那里就充满了激情和活力;哪里有绿色的军营,那里就有被唱响的青春之歌。

部队放映员的故事

② 部队里的放映组

第766野战医院驻扎在襄阳市谷城县石化镇官坊月亮湾。1979年自卫反击战奉命调往广西那坡,因出行道路正在修建国家二级公路而受阻。后由宜昌第767野战医院接替任务奔赴前线。 1980年武汉军区撤销,第766野战医院三所划归济南军区河南平顶山135医院,院部和一所、二所划归广州军区,并换防十堰市房县,但放映组却至始至终保留了建制。

医院几经改制、换防,都处于鄂西北深山,交通不便,物资匮乏。而放映员每周要到襄阳部队电影发行站或县城火车站接送影片。因此,也成为帮助大家采购生活物资的供应站,小到针头线脑、苹果饼干,大到贵重的手表,每次大包小包回到医院,放映组都会成为最热闹的地方。

放映组也是娱乐的中心,可以第一时间了解电影资讯,还可以欣赏到留声机和录音机里最时尚的歌曲。当然,这里也最容易发生浪漫的故事……我接送过千里迢迢来探亲的“准军哥、准军嫂”们,目睹了喜极而泣、难舍难分的动人场景;也见证过倾心爱慕、又怕触犯军规的朦胧爱情

部队放映员的故事

③电影球场风波

部队放电影都用高音喇叭广播,一传十十传百,熙熙攘攘的人流很快涌向电影广场,令人既感到温暖,又觉得踏实。电影场地就是放映组的主场,一般安排在户外球场,主要是为了搞好军民关系,照顾当地老百姓也能看上电影。

医院不象连队,需要列队入场。但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电影场地以银幕为中线,一半留给伤病员或其他部队,还会留一块地方给当地的群众。

欢乐的事儿,也少不了闹出矛盾。

80年代初期,电影仍是部队最喜欢的娱乐方式,每次放电影都会很热闹。在房县时,医院和某连队驻守在一个营区。一次,按惯例给连队留了位子,已过了正式开映时间,但连队仍迟迟不入场。大家着急的吵吵着,我作为放影组长决定按时开机放映。但还是不免有点忐忑,便吩咐放映员去准备电影发电机。

果其不然,电影放映不到五分钟,连队拒绝入场,并切断了电源。我们立即启动备用发电机,顺利放完了电影。此后,每到我们广播吹号,连队就刻意拉闸。我们有备用发电机,连队无可奈何,僵持了2~3天,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没想到,事后双方都谨慎了许多,客气了许多,关系也和谐了许多

部队放映员的故事

④部队的放映装备

部队团以上建制单位,统一配备的是解放牌35毫米提包机,有主机两台、扩音机一台、喇叭一台,两个主机支架,银幕一袋。放映设备如同战士的武器,放映员都非常爱惜,精心保养。解放牌35毫秒提包机最早使用的是白炽灯照明,到80年代中期改为氙灯,大大提高了放映光源的照明度。

地方的放映装备以8.75毫米和16毫米的为主,单机放映,需停机换片。光亮和清晰度都远不及35毫米放映机的效率好。这也是部队放映员引以为自豪地方。

部队放映员的故事

⑤山沟里的“双拥”之歌

当年,“军爱民、民拥军”最好的方式就是“送医送药”或相互慰问电影。因此,我们和地方放映队的关系很融洽,经常在一起走动。

1979年初夏,我刚被提为放映组长,受邀到官坊放映队小张家做客,我脱下刚发的三节头皮鞋,换上他给我准备的解放鞋,大家一起兴致勃勃地进山找老乡买鸡蛋。回来的路上,远远的看见那双新皮鞋在他家的窗台上晾着,树影婆娑下闪闪发光。定眼一看顿时傻了眼,皮鞋被小张的老婆水洗了个干干净净,鞋面上已经开始泛碱……

部队提干领到的第一双新皮鞋就这样被毁了。失去了一双心爱的皮鞋,却收获了一份纯真的友情!后来知道,小张的爱人是赤脚医生。2016年我们回老部队驻地,他家己办起了私人诊所,小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部队放映员的故事

部队放映员的故事

   ⑥黑白照片的乐趣

黑白照片的制作在暗房,彩色照片的P图靠电脑。只有用过黑白胶卷的人,才会懂得光影艺术的乐趣。

我当兵时喜欢玩相机, 但又买不起,好在公家有一台海鸥120在我手上。那个年代,你会照相又会洗扩照片,无疑增加了联络战友情谊的纽带。

海鸥120和135是国产品牌相机,用的都是黑白胶卷,120胶卷12张,底片大,单位重要的活动才用,拍出的画面清晰;135胶卷36张,底片小,拍照相对随意,拍照后需要放大。

周末,男兵女兵相约去爬山拍照。回来躲进暗室,配冲剂、冲胶卷、洗照片、烘干剪裁,行云流水一套程序操作下来,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部队放映员的故事

部队放映员的故事

   ⑦可遇不可求的立功

1978年,国家修建二级战备公路,封闭了医院唯一外出的通道。因此,也中断了医院每周一部的电影计划,一时间干部、战士、家属,甚至驻地的老百姓都很郁闷。

阻断了到襄阳谷城火车站取片的通道,我们只有舍近求远,从南漳坐公汽绕道到襄阳电影发行站直接取片,每次往返400多公里。其中,要手提肩扛两箱50多斤的影片爬山涉水十多公里。将近持续了一年多,我消瘦了20多斤,最后得了疟疾住进了医院。

由于医院的特殊情况,部队电影发行站很照顾,我常常可以优先取到最新、最好看的电影片,意外“因祸得福”,每次取片回来战友们都欢声雀跃。在那个只有电话、电报和通信的年代里,现代人很难理解一部电影给大家带来的欢乐。那一年很累很累,但内心却无比充实。在大家的集体请愿下,荣立了三等功。

立功喜报是当地人武部敲锣打鼓送到家的,引以为豪的妈妈还专门给我写了一信。这封信珍藏至今。

唯一遗憾的是,父亲遗留给我的一块瑞士瓦斯针手表,在取片的路上被撞坏……

部队放映员的故事

  一朝入伍,终身是兵。

解甲归田,曾经的岁月都是难忘的故事。

放映员一般是从基层选拔出来的优秀士兵,大多文武双全。如今老了,当兵的爱好成了专长,写写诗文、练练书法、拍拍照片,追梦军旅,以文会友,也算是快意人生!

部队放映员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房县   襄阳   部队   都会   连队   胶卷   野战   武汉   军区   皮鞋   黑白   医院   照片   地方   故事   旅游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