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一个真实的林彪

作者:桅杆677

来源:四野子弟

资料来源网络,仅供交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侵权告知删除。

探寻一个真实的林彪

前言:林彪在党史军史上,可谓最具争议的人物,没有之一。对其评价,以某一时点为界,一夜之间,从神到鬼,至今仍是黑白两极。其实,战争年代的林彪,在为人处事及性格等方面上也是黑白分明:白面书生却性格倔强,不爱管事又重点主义,不近人情却威望崇高,惜言如金又“婆婆嘴”,……。这究竟是巧合、还是宿命,真的难以说清。本文希望透过一些事例,探寻一个真实的林彪:既不是神,也不是鬼,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欢迎批评指正,欢迎讨论交流。

一、白面书生与倔强性格

纵观林彪的军事生涯,长于运动战,一直崇尚进攻,无论是敌强我弱、还是敌弱我强。其一生的经典战例都是进攻战,如伏击草台岗、飞夺泸定桥、抢占腊子口、大战平型关、三下江南、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海南岛战役等等。早在1938年,林彪在“关于抗大的教育方针”的讲话中,谈到对日作战的军事方针时,就强调“我们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战法-进攻战法”,认为“防御是被动的,战争一转到被动是很困难的,处在被动的地位对于敌人什么时候来、多少兵力、从什么地方来?这些问题都无法了解,等到敌人来了,挨了一顿打,还不知道敌人有多少力量,等到我们发觉敌人的兵力,要调兵来增援已经来不及了。反之,如果我们是采取进攻的战法,那么,我们可以自由决定打敌之时间、地点、兵力和方法,我们可以先调查清楚,然后去打敌人,而敌人也无法知道我们的情形,等到我们去打它的时候,它也来不及。所谓知已知彼、百战百胜。我们采取进攻的战法,才能发扬这个优点。”这可是抗日战争的初期,绝对的敌强我弱态势下。不仅崇尚进攻,林彪在东北期间还多次强调要打“硬拼仗”,强调“蛮干精神”、“刺刀见红”。林彪在东北总结的六大战术原则中,就有个“三猛战术(猛打、猛冲、猛追)”。仅凭这些及统率百万四野大军,林彪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肯定是个威风八面的大将军形象。

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后,王光美第一次见到久闻大名的林彪时,惊奇地觉得林彪“简直不像个统率百万大军的将军,而极似一个白面书生”。也就是说,想象中的林彪与现实中的林彪,反差非常大。现实中的林彪似乎缺少一些“虎气”:身材既不高大也不魁梧,比较瘦弱;由于早年受伤的原因,还略显一些病态;言辞不多,不善交际,还有些腼腆,在延安时被一些人称为“大姑娘”。与同时代很多将军不同,林彪极少发脾气,也不讲粗话,其威望完全是战场上打出来的,性格内敛,不怒自威。其实,在林彪文弱的外表之下,是很刚硬或者倔强的性格。

在军史上,林彪打仗以精于计算、机动灵活、善打巧仗而闻名。但巧仗不等于滑头仗,“应该是即讲战术又勇敢,即坚决又顽强”。他多次表扬那些“敢于刺刀见红的部队”,认为“没有勇敢就谈不上战术”,强调作战“要打得坚决顽强,挺得硬,拼得伤亡,特别在最后五分钟,要能咬住牙,吃住劲,还要在万一不利退出战斗的情况下,也还有再接再厉的精神”。这些都是他刚硬或者倔强性格的体现。

林彪的性格刚硬或者倔强,不仅体现在打仗方面,更体现在敢于坚持他认为是正确的意见方面。这从他与主席的关系上体现得非常充分:在中央苏区时期,主席受排斥,靠边站。那段时间,按主席自己的话说是“鬼都不上门”。但林彪却不止一次地去看望并坚定地支持主席。但在长征路上的四渡赤水期间,刚刚恢复指挥权的主席,指挥红军从敌人缝隙中穿来穿去,部队不停地在运动,总走“弓背路”。林彪当时不了解具体情况,认为这样下去部队有被拖垮的危险。于是他直接给中央三人团写信,反对这种做法,还要求三人团只管掌控大局,由彭德怀负责指挥部队。当时主席认为林彪是“一个娃娃”,怀疑是彭德在怀在背后指使的。1959年庐山会议批彭德怀时,主席旧事重提,林彪当场站出来说“信是他自己决定写的,与彭德怀无关”,不仅没有落井下石,反而为彭德怀澄清了这件陈年旧案。林彪初入东北,主席要求他在锦州以西打大仗,但当时我军根本不具备打大仗的条件。几番电报往来之后,林彪甚至在一封电报的最后说:“这是我的根本性意见,请主席头脑清醒考虑之。”据说在进入东北的初期,有这类措辞的电报还不止一次。在一般人看来,这绝对是“犯上”;但对林彪来说,这才是忠诚:敢于反映当时东北的真实情况,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而不是盲目服从。事实证明,林彪当时对形势的判断和意见是正确的,这些“犯上”也丝毫没有影响主席对林彪的信任。

林彪虽然敢于坚持自认为是正确的意见,但也非一味倔犟和固执,一旦意识到真理不在自己手上时,也会毫不犹豫地改正。在1937年8月下旬的洛川会议上,主席正确分析抗日战争形势及敌我力量对比,认为“今日红军在决战问题上不起任何决定作用”,提出红军的战略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这一方针当时在党内和军内遭到很多人的质疑和反对,主张红军应该多打仗、打大仗,要集中兵力进行大规模的运动战和阵地战,大量消灭日本鬼子,以扩大我党我军在群众中的影响。在这个问题上,主席在会上成了少数派,不得不对战略方针有所妥协和调整,即在“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之后,加了一句“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洛川会议后,主席多次致电前方将领,强调“红军此时是支队性质,不起决战的决定作用”。但包括林彪在内的前方将领对此并不理解。对这个方针领悟最早的将领是林彪,是在平型关大捷之后:平型关一战,115师以绝佳的地理优势伏击日军,结果歼敌1000余人,自身伤亡近800人,且都是经过长征的老红军。林彪战前曾想“抓一些俘虏送到太原去游行”,结果一个日军俘虏也没抓到。经过战争实践的检验,林彪战后大悟:在强大、凶狠的日军面前,集中八路军主力打运动战是不行的。他在战斗总结中写道:“我军在目前兵力和技术条件下,基本上应以在敌后袭击其后路为主。断敌退路是我们阻敌前进争取持久的最好办法。如经常集中大的兵力与敌作运动战,是不宜的。”从此,他率领的115师开始坚决执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这一战略方针。

长征路上直接给中央三人团写信、反对走“弓背路”的林彪,后来彻底领悟了敌强我弱条件下部队运动、走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东北期间,林彪多次要求部队:“不要怕疲劳而累死人,因为疲劳而累死人总比慢了而受伤亡损失要小得多。……要忍一口气,咬紧牙关赶路。怕吃苦,怕走路,反而会牺牲更大。”所以,林彪性格刚硬或者倔强,但不是固执和倔犟。

这里顺便说一下,在战争年代,林彪对主席应当是相当崇拜的。有个事例:在东北期间,林彪每次去前线,唯一必带的私人物品,是一个小公文箱,由秘书负责拿着,也不上锁。秘书谭云鹤对此很好奇,一直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宝物。有次忍不住打开一看,里面只有几本小册子,全是主席著作的单行本,有《矛盾论》、《实践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战争与战略问题》等,还有几支红蓝铅笔。谭云鹤后来回忆说,书中“划了许多红蓝杠杠、圈圈,有的地方还划了两重、三重,不少地方还有旁批、眉批,写上他的心得、体会,密密麻麻的。可以明显看出,这些杠杠、圈圈、旁批、眉批,都不是一次、两次划的和写的。”可见林彪对主席的著作读得多么认真和仔细,并且是反复阅读。

二、不爱管事与重点主义

1946年5月22日,一篇《林彪将军访问记》刊登在《人民日报》上,是由刘白羽采写的。其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林彪将军的特点之一,是掌握着中心,而后围绕着它去做极深刻细致的思考,然后到实际中去考验。”这与后来被罗荣桓概括并在东北广为流传“林总的重点主义”是同一个意思。

1946年6月16日,中央任命林彪为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委,党政军“一肩挑“,名副其实的”东北王“。当时正是四平撤退之后,东北局势是一团乱麻,工作是千头万绪。这对一直是军事干部的林彪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对此,林彪的诀窍是抓重点,除了统筹全局外,重点抓两件事:一是根据地建设,上任不到20天,即在7月上旬主持召开东北局扩大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东北的形势和任务》决议(即七七决议),提出“要把发动农民群众,创造根据地摆到一切工作的第一位”。随后,东北局抽调1.2万名干部组成下乡工作团,推行土地改革、剿匪、政权建设等根据地创建的一系列工作。我党我军从此在东北有了“家”,大批东北翻身农民成为坚强后盾,要人有人,要粮有粮,初入东北“七无(无党、无群众、无政权、无粮食、无经费、无医药、无衣服鞋袜)”状况得到彻底改观。二是军队建设和打仗,在创建根据地的同时,林彪利用国共停战间隙,对所属部队进行了大规模整编,将进军东北及后来发展的部队统一整编为5个主力纵队和10个独立师。部队的建制和指挥体系得到了统一,为在东北实施大兵团作战创造了条件。

在根据地建设的总体部署以及军队整编工作完成之后,林彪开始集中精力思考下步作战,突出“重点主义”,即专注于打仗。除此之外,林彪充分发挥三个副手的作用:根据地建设、二线兵团组建及训练等主要交由高岗负责;经济建设及军工生产等主要交由陈云负责;罗荣桓1947年5月从苏联看病回国后,林彪又让罗荣桓主抓前方军队的政治思想和干部等日常建设工作。这些实际上都是大事,但在林彪那儿都不是“重点”。即便如部队干部提升这种在一般人眼里的“头等”大事,都不是林彪的重点。东野军事干部的提升或调整,每次都是由罗荣桓研究拿出意见,林彪基本上没有不认可的。

林彪被称为“战神”,是个军事天才。对于人而言,通常的情况是某一方面过于专注,在其他方面往往比较“弱智”。林彪专注于打仗,对其他很多大事都不大在意,不爱管事,对自己身边的小事就更是不问不顾了。平时,林彪只要没睡着,基本上都在思考问题,思考打仗的事,或对着地图、或在院子里踱步。有一次,林彪正在院子里踱步,警卫员在房间里擦枪走火,子弹从窗户打出去。在场的人都吓楞了,而林彪只顿了一下,又继续踱步,似乎这事没发生,事后也没有追究。一次在哈尔滨,林彪要参加一个重要活动,事先让生活秘书安排车。可到临出发时,车没来,生活秘书也不知道去那儿了。林彪担心迟到,带着两个警卫员就步行过去了。两地相距虽然不远,但当时是战争年代,哈尔滨还常有敌特活动,路上安全是个大问题。事后,林彪也没有责备任何人。1946年初,东北局出台过一个规定,男同志结婚必须具备“二八七团”3个条件,即28岁以上年龄、7年以上党龄、正团级以上干部。林彪到东北的第一个政务秘书叫季中权(后来官至卫生部副部长),非常能干,林彪也非常赏识。1947年初,季中权谈了一个对象,想结婚,但年龄不到28岁,不符合结婚条件。非常想结婚的季中权就向林彪汇报。林彪听完没有表态,既没有表示反对,也没有表示赞成。其实,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委的秘书带头违反“二八七团”规定,会有什么影响?季中权在林彪身边工作已经1年多,心里应该很清楚林彪对此类问题的态度。林彪原则性极强,自律性也很强,可能是希望身边的人也和他一样自律,所以内心明明不赞成,也不去说破。季中权见林彪没有表态,就把婚给结了。从此以后,林彪对季中权的态度明显冷淡了许多。

林彪的“重点主义”就是打仗,就是对着地图或在踱步的过程中,思考战役战术思想和方案。林彪是东北局书记,但却不住在东北局总部驻地哈尔滨,而是住在距哈尔滨50多公里的双城,为的就是少受干扰,有更多的时间思考作战问题。林彪打仗,组织战役战斗基本上不开军事会议。对每一次战斗或战役,都是先思考,形成方案并作出决定后,即下达作战命令。东野每次上报军委或下达给部队、署名“林罗刘”或“林罗刘谭”的作战电报,基本都是林彪口述完成,其他领导只是签个名,鲜有不同意见或改动;有时甚至是电报发出后再拿去让其他领导签字。连辽沈战役这样决战性质的作战行动,东总也没有开会布置一下:林彪思考形成作战方案后,参谋处拟定具体的作战计划,随后即下达作战命令。

这种作战安排有个很大的好处,就是有利于保密:作战方案只在林彪和参谋长刘亚楼等少数人的脑袋里,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知情人范围。仍以辽沈战役为例,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到位:东总依据林彪的作战方案,形成作战计划,不仅不开会,是派人将作战命令送达各纵队或师的,而不是用电报;部队接到命令就开始南下行动,晚上行军、白天宿营;各纵队、各师都在原驻地留下一部电台,每天按常规继续收发报;各纵队司令政委也只知道行军目的地,并不清楚具体作战计划。同时,东总还采取一系列欺骗行动:利用破获的敌人电台发出假情报;报纸、开会及部队继续宣传“练好兵、打长春”;围困长春的部队更是动作频频,每天白天向长春开进,晚上再悄悄地撤回,如此循环往复。令人叫绝是的,这些保密和欺骗行动,还真的把东北的国民党军给蒙受住了:如此大规模的军队调动,国民党东北“剿总”的侦察飞机和情报网也觉察到了东野大军南下北宁线的一些迹象。但其技术侦察部门认为“共军电台均在原地,电报频次也未见异常”,东北“剿总”据此判断“共军在北宁线不会有大的军事行动”,认为我军的进攻目标仍是长春。可以佐证的是:东野大军已经在北宁线上展开,大战在即,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还把妻子接到锦州团聚。一个月不到,锦州城破,范汉杰被俘,非常狼狈。

三、不近人情与崇高威望

在战争年代,林彪是个不懂人情世故的人,可以说是不近人情。战场上的林彪,机敏、刚毅、果断,善打巧仗,敢打硬仗。而现实生活中的林彪,不抽烟、不喝酒,不讲究吃、不讲究穿,不爱玩、不喜欢交际。平时除了看看书,主要就是思考问题,思考他的“重点主义”。在外人看来,林彪的生活非常乏味,身边的人形容他像个“苦行僧”,也有人说他像个“书呆子”。吃的方面,从来都是两菜一汤,以蔬菜、豆付为主。初到东北,管理员有时看他太累了,加个菜,林彪会说“以后别加了”;第二次再加,他也不说什么,但也不吃,后来就再也不加了。战斗间隙,一些纵队司令、师长或政委到总部开会,喜欢抽空去看望看望林总。对这些一线指挥员的来访,林彪倒些炒黄豆,问问部队情况,交待一些事项,说话像发电报一样简练。然后就没话了,来访者起身走人,林彪也不送。林彪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说,虽然见面中林彪有些“冷淡”,但来访者离开时都是高高兴兴的。林彪也从来不会留这些一线指挥员吃顿饭。实际上这些司令、师长或政委也不愿与林彪吃饭。按秘书季中权的话说:林彪吃的还不如警卫员吃的好。林彪唯一偏爱的是黄豆,尤其是炒黄豆,当菜吃,当零食吃,还用来招待客人。这个爱好可能是自小养成的:如今你去湖北黄冈的餐馆吃饭,老板首先会送上一盘炒黄豆。

林彪性格有些孤僻,喜怒不形于色。1946年11月下旬,林彪带着轻便指挥班子在锦西考察战场。主席要求林彪在锦西“打大仗”,而此时,这位刚刚上任的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是个真正的“光杆司令”,由于没有密码本,部队都联系不上,还打什么仗?正在着急,从苏北和山东来的新四军3师和山东1师到了。这两支部队都是115师发展起来的,黄克诚、彭明治、梁兴初这些老部下,大家6、7年没见了,都非常兴奋,左一声“林师长”、右一声“林师长”,慨不得上前拥抱一下。可林彪一句寒暄也没有,直接就问部队情况,部队的人数、装备、情绪等等。其实林彪内心应该也很高兴:部队大发展了,这些部下也进步了,更重要的是终于有了可以指挥的部队了,而且还是自己的老部队。这能不高兴?但林彪的脸上看不出一丝兴奋的表情,也不问候问候这些千里跋涉、才到东北的老部下,似乎给人一张冷脸。好在这些人从红军时期就是老部下,熟悉林彪的性情,也没去想那么多。在战争年代,林彪和同事或下属基本上都是工作关系,有私交的也就刘亚楼等很少的几个人。

林彪也很少发怒。据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林彪在战争年代唯一的一次发火,是四平撤退期间:当时由于东总作战科长王继芳叛变,向敌人和盘托出民主联军的撤退计划等军事机密,致使部队在敌人的紧追之下一片混乱。到舒兰宿营地后,因安排疏忽,电台和机要人员没跟上来,林彪无法联系部队,非常着急。而应对此事负责的参谋处长李作鹏却在喝酒。林彪一句话也没说,直接掀了李作鹏的桌子。作为东北的“一把手”,千头万绪,工作中难免遇到不顺心、不满意、甚至令人生气的事,但除了此次之外,再也没见过林彪发火。

林彪比较清高,是个眼里揉不下沙子的人。“舒兰发火”之后不久,林彪决定将李作鹏调离总部,调往第1纵队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离开前,林彪亲自找李作鹏谈话,说让他去一纵任职的原因:“一是基层部队急需补充干部;二是1纵来自山东,你对这个部队情况比较熟悉;三是作为总部的参谋处长,熟悉作战情况。1纵又是北满我军主力纵队之一,调你去就是要加强部队的作战指挥。因此总部决定派你到第1纵队去工作。”其实,两人内心里都清楚:王继芳叛变和舒兰喝酒两件事,林彪对李作鹏心存芥蒂。林彪虽然对这两件事很不满意,但并没有多说,也没有把李作鹏打入冷宫,而是根据其军事能力强的的特点,安排到1纵这样的主力部队工作,并且担任重要职务,也算是人尽其才。客观地说,这事对李作鹏后来的军事生涯也没有造成什么负面影响。秘书季中权违反东北局“二七八团”规定结婚后,林彪对他的态度明显变得冷淡。季中权觉得有些对不起林彪,就主动要求调走,并自己联系了接收单位。林彪对季中权的能力还是很认可的,工作也很顺手,一时又找不到接替的人,就做工作希望他留下。但季中权还是下决心要走,林彪也没阻拦。季中权走后,一时没找到合适的接替者,一大堆工作需要处理。东野参谋长刘亚楼很生气,说“把他抓回来”;林彪说“要尊重他的意见”。林彪就是这样:眼里揉不下沙子,但也尊重他人,更不打击报复。

就这样一个不近人情、性格孤僻、清高自负的林彪,战争年代在军中和党内的威望很高,无论是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在进入东北的初期,因为不具备打大仗的条件,林彪一直主张撤退。这曾引起一些质疑和牢骚怪话,怀疑林彪在后方时间待长了、不会打仗了,甚至说他是“撤退将军、逃跑将军”等。但随着东北战局和形势的演变,这些质疑很快就销声匿迹了。

林彪当年在东北的威望有多高?我们来看看以下事例:

1946年6月16日,中央决定改组东北局,任命林彪为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委,党政军“一肩挑”。要知道,林彪当时只是中央委员,而中央同时任命的东北局四位副书记兼民主联军副政委中,彭真、高岗和陈云三位都是政治局委员。这种打破常规的任命,并且是在四平撤退不久、林彪受质疑最多的时候。可当时和后来,从没有听说过有人对这种安排不服气。从后来的工作实践看,三位政治局委员副手都是全心全意协助林彪工作。除彭真在1年后回中央工作外,高岗和陈云一直在东北工作,直到东北全境解放。这一方面说明共产党干部的组织原则性强,但不能不说林彪的威望是其中最关键的原因。

四野战将如云,有不少“两头冒尖”的将领。但无论是当时还是后来,对林彪都服服帖帖,从来没有那个将领对林彪不服气过,更没有人在背后贬低林彪。这一是因为跟着林彪打仗明明白白,总打胜仗。二是林彪不搞山头,只看能力,2纵司令刘震、3纵司令韩先楚、6纵司令洪学智等是四方面军的,5纵司令万毅是抗战时期从东北军投奔八路军的,都一样重用。三是林彪从来不与部下争功,打了胜仗,功劳记在一线指挥员和部队身上;打了败仗,自己主动承担责任,从不责备部下。东野参谋长刘亚楼脾气很大,在东野是出了名的“雷公”,那个上级领导都敢顶,那个纵队司令都敢骂。但据林彪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每次林彪要找参谋长,刘亚楼都是一路小跑去林彪的住处。

当年,东北野战军有首著名的军歌,叫《林总的命令往下传》。这首歌有几个版本,笔者最喜欢的是这个版本:“军号响,红旗展,林总命令往下传,号召东北野战军,创造千百个尖刀连。要顽强,要勇敢,朝着敌人心脏钻,刺刀见红,敌人全部完了蛋。”看歌词就虎虎生风。很多四野的老人后来回忆说,这首歌当时在部队中唱得很响,大家发自内心地认为“跟着林彪能打胜仗”。由此可见林彪在基层官兵中的威望之高。

林彪在战争年代的威望完全是战场上打出来的。由于性格的原因,林彪的崇拜者不少,但他的“朋友圈”却很小。

四、惜言如金与“婆婆嘴”

林彪性格内向,勤于思考,讷于言辞,喜欢一个人静静地思考问题。与人说话,无论是上级、同事、还是下级,也无论关系远近,总是惜言如金,电报式的语言。唯独有一个问题,林彪会反复地讲、重复地讲、不厌其烦地讲,这就是战术问题。惜言如金的林彪,在战术问题上又是个“婆婆嘴”。

林彪毕业于黄浦四期,受过正规训练,加之注重学习、勤于思考、善于研究,他的战术素养极高,打仗精于计算,机动灵活,善打巧仗。林彪指挥的战斗或战役,都是由他先思考形成方案、作出决定,司令部据以拟定计划,然后下达命令。但一个统帅的水平再高、能力再强,仗还是要靠基层官兵去打的。因此,基层官兵的战术素养,才是决定一支部队强与弱的关键所在。所以,统兵将领水平的高低,不仅体现在指挥能力上,更体现在带兵能力上。一支战无不胜的铁军,主要靠平时训练和战场上打出来的,而不是指挥出来的,更不是学校书本上学出来的。这一点,很多人会忽视,以为只要找一帮人,每人给一杆枪,有个优秀的军官指挥,就能打胜仗了。完全不是这么回事。现在不打仗,没法检验这个问题。但看看这些年的中国足球,请了那么多世界顶级教练,成果如何?你知道的,道理是相通的。

林彪被称为“战神”,很多人只看到他指挥能力强的一面,而忽视他的带兵能力。实际上,林彪之所以能成为优秀的军事家,关键在于他超强的带兵能力,指挥能力当然也很重要,但肯定不是最主要的。从南昌起义时的连长,到建国时的四野司令员,林彪率领的部队,一直是其所在部队中最能打的:他当连长时,他的连是全营最能打的连;他当营长时,他的连是全团最能打的营;……到解放战争时,四野的战术水平在五大野战军中也是最高的。

撇开武器装备等硬件因素,一支部队的战斗力,一看作风,二看战术。林彪带兵,就是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林彪不喜欢开会,但战役战斗总结会、战术交流会必须开;林彪不喜欢讲话,但逢会必讲作风和战术,尤其是战术。

一下江南作战结束后,1947年2月,东北民主联军在双城召开北满部队师以上干部会议。林彪在会议总结时说:“作风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但它却是个客观存在,有了作风,就解决了很多问题。部队建立了作风,这是最宝贵的,作风就是学校,就是教员,就是指挥员,作风也会下命令。培养作风是部队的一个重要问题。”并提出作风的3条意见:一是不叫苦,不怕困难,不怕疲劳,不怕扑空,不要想回回打胜仗,不怕遭受挫折,打败了撤下来就撤下来,不泄气,不哭脸,这样才能锻炼部队;二是坚决执行命令,但在情况临时变化时,在不妨碍整个上级意图时,应当机断专行;三是友邻部队间必须很好地协同,很好地团结。同时还要求“同志们尚可研究作风的标准”。共产党军队因为有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作风问题相对好解决一些,难在战术问题上。

战术问题上的“婆婆嘴”,是最能说明林彪对战术的重视,也是林彪带兵的诀窍之一。

在战术问题上,林彪首先强调的是勇敢,“没有勇敢就谈不上战术”。这实际上属于作风的范畴,但林彪把勇敢也归结于战术。在同一次会议上,林彪在批评6纵16师打仗不讲究战术、伤亡大战果小的同时,又表扬说:“一切战术中最重要的战术就是死打,坚决的牺牲才能换得更少的牺牲……连打七次冲锋,这是光荣的,就是打不下来,也锻炼了部队……在战术动作上,必须有这种蛮干精神。”只要有机会,林彪都会讲部队的勇敢精神,强调“不打莽撞仗,要打拼命仗”。这实际也是军队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一支没有勇敢精神、贪生怕死的部队,即使战术水平再高,也是打不了胜仗的。

东野有著名的六大战术原则:“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猛战术”、“三种情况三种打法”、“四快一慢”、“四组一队”。除了“四组一队”是刘亚楼总结的外,前面五个都是林彪总结出来的,并且都是从战场上总结出来的。

军事科学上有很多理论、原则、条令等,对提升军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但如何让这些深奥的学问为军队所掌握,并运用于战争实践,则是一门更大的学问。东野的六大战术原则,是林彪等人在军事理论的指导下,在战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实际上就是从战场上总结出来的。以”一点两面”和“三三制”这两个最早总结出来的原则为例:林彪在组织锦州撤退的途中,有意识地指挥1师和7旅打了几个小仗,以便近距离观察敌情、我情。在上下齐台战斗(进攻战)中,林彪离前沿阵地只有500米;在开原战斗(防守战)中,林彪直接到了前沿阵地。这几仗下来,林彪对敌军、我军的情况基本有了数:敌军火力强大,战术素养好,也有相当的战斗韧劲;而我军还是苏区和抗日战场的打法,进攻队形过于密集,一面向前推,在敌人强大火力下伤亡很大。之后,林彪一路思考、研究,很快就总结出了“一点两面”和“三三制”这两个战术原则。

在接下来的秀水河子战斗前,林彪给1师和7旅营以上干部做战斗动员,就花了很长时间讲解这两个战术原则,一边在黑板上写重点、画示意图,一边讲解战术要领和现实意义。另外,“三猛战术”、“三种情况三种打法”是综合东北战场上的诸多运动战战例总结出来的,而“四快一慢”、“四组一队”则是四平攻坚战(三打四平)失利后总结出来的。林彪非常注重各部队对实战进行总结并上报,一仗下来,要求各级指挥员到阵地或突破口开现场会,不仅总结经验,更要从不足和失利中总结教训。不仅在内部总结,还注重吸收其他战区的经验。1946年9月12日,林彪专门致电军委:“我们甚盼吸收关内作战经验,望将冀鲁豫及苏北等地的作战经验,特别是夜战经验在战役、战斗、在技术上的各种办法陆续告我们,以便研究吸收。”

这些战术原则,都可以从军事理论和外军(主要是苏军)的军事条例上找到依据。但那些理论或条例太深奥、太抽象,我军的干部战士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听不懂、记不住、更理解不了。所以,林彪结合战场实际,用“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猛”等这些非常朴实的语言归纳出来,通俗易懂,好记、好学、好理解、也好运用。再通过反反复复地讲,结合大练兵活动,这些原则很快被东野各级官兵所熟知、所掌握、所运用。军事家林彪喜欢“造词”,除了上述六大原则外,还有“硬拼仗”、“莽撞仗”、“官僚主义仗”以及“蛮干精神”、“刺刀见红”等这些普通官兵一听就懂、就能记住、就能理解的新词语。林彪“造词”的目的,是要把高深的军事理论和战术要领,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让不识字的翻身农民听得懂、记得住、会运用。现今很多专家也喜欢“造词”,但这些专家大多是故作高深,目的是让老百姓听不懂。笔者认为:能够把高深的理论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让普通人都能听得懂,才是真本事。

上述战术原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林彪还会根据新情况,在这些战术核心要领的基础上不断补充、完善和发展。在东北期间,对于战术问题,林彪大会讲、小会讲,谈话讲、电报讲,是一有机会就讲,还结合战例、尤其是失败的战例讲。

林彪尤其重视总结失败战例的教训。1948年10月23日,林彪在给各纵队并报中央的电报中,专门分析沙后所和王道屯两个失败的战例,目的不是批评,而是要求各纵队吸取教训。从某种意义上讲,总结失败的教训,对部队后续改进战术更为有效。也正因为如此,林彪的电报引起主席的重视,专门向其他野战军转发了这封电报,并说:“这种情形(指沙后所和王道屯的失败战例),恐怕不但东北部队有,你们所属部队也会有的。不过你们在战术问题方面给我们反映太少,我们无从知道。”

即使是胜仗,林彪也一再要求各部队在总结时少谈成绩,多谈问题,“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看四野部队取胜的战斗总结报告,甚至像衡宝战役中获得大胜并立下头功的45军135师的战斗总结,战果都是一笔带过,内容最多的是“检讨”不足:指挥上的不足,战斗动作上的不足,战术上的不足等等。如果不认真看,还以为这是打了败仗。打了败仗要总结教训,打了胜仗也要检讨不足。这样的部队,一定是不可战胜的。

不善言辞的林彪不厌其烦、一而再、再而三地讲解和强调战术,其目的有二:一是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增强部队的作战效能,多打胜仗,少打败仗;二是减少战斗伤亡,以更小的代价取得战斗或战役胜利。正因为林彪在战术问题上的“婆婆嘴”,盯得紧,并贯彻到战争间隙的大练兵活动中,才使东野部队的战术水平突飞猛进。辽沈战役结束后,杜聿明由东北返回南京,在路过北平时曾对傅作义说:“东北共军将近百万,即将入关,它的战略战术、武器装备及战力远远超过关内共军。”对手的评价或许更令人信服一些。

这六大战术原则虽然形成于东北解放战争时期,却是林彪军事生涯历史积淀的成果。即便是因伤远离前线的那段时间,林彪也在思考战术问题。1944年10月18日,林彪在陕甘宁边区军队干部会议上说:“我们部队作战时爱成群地湧来湧去,勇气很好,但是缺乏有智术的动作。在近代的用火力的战争条件下,用集团的冲锋目标太大。如果被人家的大炮和机枪射击的时候,损失就太大了。因此现在我们要教育战斗员三五成群的战斗,一个二个的去战斗。”这实际上就是后来“三三制”战术原则的雏形。林彪就是这样一个人:似乎为战争而生,一旦战火平息,人也就病了。

从10万人出关,短短三年,四野百万雄师入关,不仅是量的扩张,更是质的飞跃。这是林彪带兵能力的最好诠释。四野部队的战术素养,在后来的朝鲜战场再次得到检验: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是以高超的战术素养,弥补了火力的不足,从而战胜了火力和机动性强大的美军。最能体现志愿军战术水平的,是在运动战阶段。这期间,除了三野9兵团在第2次战役负责东线长津湖作战外,1-4次战役基本都是四野部队打的。麦克阿瑟说“他们(志愿军)是很危险的敌人,常常避开大路,利用山岭、丘陵作为接近路,总是插入我们纵深发起攻击,其步兵手中的武器运用得比我们充分,惯于在夜间运动和作战”;李奇微说“中国人在夜间的进攻特别神秘莫测,不可思议,中国部队会很有效地隐蔽自己的行动”等。就是指志愿军这一阶段的战斗。到第5次战役,一野(19兵团、原属华北军区野战军)、二野(3兵团)、三野(9兵团)各有3个军参战,四野只有2个军(39、40军)参战。由于种种原因,第5次战役打得并不理想,志愿军的战术素养没有得到体现;而之后的阵地防御战,战术素养相对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运动战   战例   纵队   作战   电报   我军   战役   战术   作风   部队   敌人   主席   原则   战争   真实   旅游   工作   林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