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批的家庭地下党支部

来源:南京党史


解放战争时期,南京宁海路福音里3号,是一幢挂着“诊所”的2层小洋房。

表面上,这是留洋名医王达五开设的私人诊所,一家九口人居住于此。

特批的家庭地下党支部

实际上,他们不只是亲人,更是一个党支部的战友。

王嘉谟是王家七个孩子中的老大,也是这个大家庭中的革命领头人。早在汪伪中央大学读书期间,王嘉谟便参加了中共外围组织“青年救国社”,参与了党领导的“倒樊运动”“清毒运动”。

特批的家庭地下党支部

(王嘉谟口卡)

1945年9月,大哥王嘉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他带领下,二弟王嘉猷、三弟王嘉训、四弟王嘉言先后也都加入了中共组织,开展革命斗争。

抗日战争胜利后,王嘉谟一家搬到了南京宁海路福音里3号居住,父亲王达五的私人诊所也开在这里。人来人往的环境十分适宜用来进行地下活动,所以王家很快成了中共南京市委公务员工委开会和活动的地点。

近两年的时间里,在全家的努力与配合下,这个党的秘密活动地点从未出过一次差错。

1948年底,为迎接南京解放,南京地下党需要将南京国民党中央和地方机关详细情况与地址等调查清楚,以备顺利接管。

档案资料分散在各个机关内,任务重要又艰险。集中各方面的人分头调查整理,很容易被特务发现。

而此时,王家已有5名地下党员,若能把5名党员组织关系集中到一起来完成这项任务,会安全隐蔽很多。

为此,时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陈修良特别批准,在王家建立家庭地下党支部,决定由王嘉谟及妻子傅积嘉,三个弟弟王嘉猷、王嘉训、王嘉言,在福音里3号成立家庭党支部,王嘉猷从上海学委调回南京任支部书记。

特批的家庭地下党支部

(王嘉猷口卡)

就这样,这个特殊的5人家庭支部在国民党心脏地区开展秘密调查工作。调查结束时,党支部已经获取了一整套按地块划分的南京市国民党各级机关单位的地籍图和登记册,并按照组织系统分类,整理出一套国民党行政机关隶属关系及地址明细表,为接管工作创造了条件

特批的家庭地下党支部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根据这两套材料,军管会在解放后一个月内,就顺利地完成了对国民党政府1191个机关单位及1930处房地产的接管工作。

在南京顺利解放背后,王嘉猷家庭党支部功不可没。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曾表扬“这套报告最好,让人头脑清醒”。

家庭党支部是党在特殊年代和特殊历史条件下,所采取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根据现存的史料记载,王嘉猷家庭党支部是南京党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家庭党支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党支部   中央大学   宁海   嘉言   地下   家庭   党史   南京   福音   国民党   诊所   中共   顺利   机关   组织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