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东海舰队司令马龙与舟山的情缘


  他的48年军旅生涯,有18年在舟山度过曾率部队参与水库建设、支援农业、消除四害

  从1950年来到舟山,到1968年离任,马龙将军为解放初期舟山的国防施工、海岛建设、护渔护航、反敌反特、城市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他的脚步遍布舟山大小岛屿,至今舟山人民依然记得这位曾住在蟠洋山上的马龙将军。

  2004年,马龙将军的子女将他的部分骨灰安葬在舟山烈士陵园。将军矢志不渝的革命精神和坦荡无私的崇高品质,犹如一座巍巍丰碑,永远矗立在舟山人心中。

  人物简介

原东海舰队司令马龙与舟山的情缘

东海舰队司令员马龙少将

  马龙,新中国开国少将、原东海舰队司令员。 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土地革命、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参加过百团大战和石家庄、太原、平津等战役。 1955年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先后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7年在宁波遇车祸因公殉职。

   参与“八一”台风救援

  1956年8月1日的“八一”大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吹断了舟山地区的输电线和电话线,象山县(当时属舟山管辖)邮电局的无线电台设备也被摧毁,舟山地委和象山县委失去了一切联系,舟山党政军领导同志都焦急不安。

  第二天上午马龙将军与张秀龙军长(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军军长,驻舟山)赶到地专大院召开舟山军政委员会非常会议。会议认为,舟山处于抗台救灾的非常时期,决定各级党委的工作应以抗台救灾为中心,集中人力、物力搞好抗台救灾工作。

  与会的舟山地委常委、专署副专员王道善说:“目前风力还很大,我们的船只不能航行,请马司令派一艘抗风能力较强的舰船,马上送我和地委工作组赶赴象山。 ”

  马龙说:“我们已经决定抽调基地熟悉地方工作的干部,组成工作组深入重灾区,协助地方开展抗台救灾,由地委统一安排。我决定派一艘千吨级扫雷舰,马上送道善同志和地委工作组去象山。 ”

原东海舰队司令马龙与舟山的情缘

  当时舟山党政军民团结一致,共同抗台救灾、同守海防前线。8月2日上午会议一结束,王道善带领张克田、朱凤友、程步升随即赶往海军码头,此时马龙将军派遣的海军舟山基地所属一艘千吨级扫雷舰已在码头等候,众人随即登上扫雷舰,舰长即刻命令起航开往象山西沪港。

   忙碌在城北水库工地上

  说起水库,很多舟山人都会想到城北水库。城北水库作为舟山解放初期一座重要的城市供水水库,为当时舟山军民生活、生产、工商业发展、国防建设特别是抗旱防涝起到了重要作用。

  舟山解放初期,是一个手工业为主的年代,建造这样一座水库相当不易。因为当时劳力不足,驻舟山的部队利用战备之余,开赴工地,全力支援水库建设。

  1958年6月28日,第一支夜间支援城北水库工程建设的海军1881部队300多名官兵,在马龙将军亲自率领下,战斗在水库工地上,他们的口号是:“月亮当太阳,多挑快跑,不怕累,争取水库早建成。 ”

  马龙将军经历过长征,数次身负重伤,健康受到了一定影响,可是在水库建设工地上,谁也认不出他已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裤脚卷得高高的,挑着二三十公斤重的担子往返二百多米,仅用三四分钟,挑得稳、跑得快,连年轻小伙子也得用劲才能赶上。别人为了照顾他的身体,尽量少装点土,可是他却说:“你们能挑多少,我也能挑多少,挑得少了不是白跑路吗? ”他放下担子后又拿起锄头,刨土铲土,一刻不停。很多战士受到马龙将军这种精神的鼓舞,干劲更足了。

  马龙将军不仅在劳动中是大家的榜样,还是一个出色的组织者,当他发现劳动组织不够合理,人员不能各尽其力时,就迅速调整人员配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他还非常关心同志们的生活,当他知道工地上军官和士兵饮食有差别时,严肃批评了主管部门,并交待了具体的改进方法。旁边的一个士兵当时就说:“首长连我们生活都想得那么周到,真是比父母还好。 ”休息时,马龙将军和大家一起谈笑,使人没有一点约束的感觉。 6月28日这天,马龙将军和大家一起干了整整8个多小时。

  城北水库就是在舟山党政军民共同努力和工人农民的无私协作下,于1959年“五一”节建成。它也成为舟山党政军民在保卫国防,建设舟山群岛中团结似一个人的重要标志。

原东海舰队司令马龙与舟山的情缘

   军民齐心,保障舟山发展

  1958年,海军驻舟山1881部队在接到浙江军区关于抗旱紧急通知和舟山地委关于抗旱的指示后,部队首长立即采取了紧急措施。 7月5日,马龙将军在部队党代会上传达了军区的通知和地委的决定,表示要大力投入当前的抗旱保苗斗争,与舟山人民一起战胜干旱,以保证农业大丰收。

  当时海军驻舟山部队司令部、政治部又向所属部队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大力组织抗旱突击队,争取在15天至20天内田里有水,保证早稻丰收。在炎热的7月,在马龙将军带领下,部队官兵携带抽水机和技术人员一起帮助农业社抽水抗旱,还配合群众积极找水源、挖地下水、兴修水利工程。除担负战备值勤任务外,驻定海的部队机关单位广大官兵都投入了抗旱斗争。

  同年12月的爱国卫生运动中,从领导到群众,人人参与,个个争先,部队上下也全面动员。当时马龙将军以身作则,亲自动手,擦窗、洗厕所……什么都干,和普通战士无异,完全没有首长架子。玻璃擦不干净,他自己花钱买酒精擦,白天抽不出时间,就夜间搞,有时搞到夜里11点还不歇手。广大干部和战士在马龙将军的领导和影响下,干劲十足。他们像抓俘虏一样不放过一只蚊子或苍蝇,想尽办法除尽四害。

   将军当水兵,和基层同待遇

  为了在劳动和生活中彻底改造自己,1958年10月,马龙将军响应号召,在南昌舰当操舵兵。

  将军下舰后,就和水兵打成一片,他穿水兵服、吃大锅饭、睡三层吊铺,完全按水兵标准要求自己。每天和大家一起出操点名、站岗执勤。舰上的日常生活是繁忙的,经常从早忙到晚。清洁保养、战斗操练、政治学习,夜间还要进行全舰性战斗演习。

  马龙将军和其他几位干部分别在各班吃住。士兵舱人多,夜间不是张三起来解手,就是李四起来值更执勤,稍有动静,就会影响这几位老同志睡眠。担心首长睡不好,舰上许多同志都提意见要给马龙将军换个地方,马龙将军说:“不和士兵同吃、吃住、同学习、同劳动、同娱乐,那我还来当什么兵?你们舰领导看我说得对不对呢? ”

  那段时间,将军没有回过一次家,休息时间总是和战士们在一起,聊天谈心、下象棋、包饺子,大家和他非常亲近,有什么心里话也愿意跟他说。

  他这次下舰不久就冒着六级以上的大风到海上执行训练任务,他虽然是个上了年纪的人,身体又不好,但他在大风大浪的情况下仍坚持锻炼,他这种顽强的意志,深深感动了舰上的每一个水兵,因而全舰在这次出海训练中,成绩非常出色,实弹射击获得五分的优异成绩。

   部署东海舰队南下西沙

  上世纪70年代,西沙自卫反击战打响后,考虑到当时南海舰队兵力不足的实际情况,海军根据南海舰队的要求,向中央军委请示,将东海舰队的海军护卫舰第18大队调往南海舰队。

  由于此次行动军事敏感性相当高,当时任东海舰队司令员的马龙将军亲赴舟山组织部署。

  1974年1月22日(农历大年三十)早晨6时许,海军护卫舰第18大队三艘导弹护卫舰,在护卫舰第6支队副支队长严恩明的率领下,由舟山起航,驶往浙南海域。海军编队出舟山过韭山列岛、鱼山列岛,一直向南航行。

  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在辞旧迎新,福州城内鞭炮齐鸣、爆竹声声,而在福建沿海3000公里的海岸线上,在福建的空军机场场站,在各级指挥所里,上万名陆海空军官兵都放弃了与亲人团聚的机会,坚守在舰艇上、飞机驾驶舱里、海岸炮兵阵地上、高山雷达站里,做好了战斗的准备。在东海舰队指挥所,马龙将军和参谋长田作成少将的眼睛紧盯着海军编队南下的航线,一分钟都不敢离开,他们时刻关心着海军编队的动向,不时询问编队的位置。整个指挥所安静得连针掉在地上的声音也听得到,直至最后舰队顺利地通过福建沿海。

   将军曾经居住过的“马龙山”

  1957年,马龙将军任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兼海军舟山基地司令员,再次来到舟山。因当时海军的5幢小楼无法满足众多首长居住,马龙将军就在定海蟠洋山南峰选了一块地,建造了5间青砖黑瓦平屋作为住所,一住就是6年。在老一辈定海人的记忆中,蟠洋山当时被叫作马龙山。


原东海舰队司令马龙与舟山的情缘

马龙开国少将礼服照

  马龙将军的小儿子马建科回忆,当时的住所本是蟠洋山上一处废弃的炮兵阵地。“房子外有一个四块大石板做的掩体,舟山解放初期,我们还经常可以看到敌军的侦察机,这个掩体就是为了防止敌军轰炸做的。 ”马建科说,早些年他还曾去过旧居,房子早已不复存在,但是当年他和哥哥种下的两棵樟树仍在,几十年过去,已经长成参天大树。

  1999年,定海城区开展了外环路的建设工程,蟠洋山和蟠洋山路被分成南北两段。当时南峰之上的马龙将军故居等建筑被拆迁,山上建设了商品化的别墅,山下建了住宅小区,名为“蟠龙公寓”。蟠龙公寓的名称,即取自于蟠洋山和马龙山两个地名,以此寓“蟠龙卧虎”之意。

原东海舰队司令马龙与舟山的情缘


原东海舰队司令马龙与舟山的情缘


原东海舰队司令马龙与舟山的情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舟山   东海   舰队   象山   扫雷舰   地委   护卫舰   水兵   少将   军民   首长   司令   水库   海军   将军   部队   情缘   旅游   马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