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乎其神的“奇门遁甲”,这四个字,实际上说了三件事儿

神乎其神的“奇门遁甲”,这四个字,实际上说了三件事儿

我们经常在网络小说里,看到“奇门遁甲”这个概念。

大部分东方玄幻小说、灵异小说,或者仙侠小说,多多少少会涉及一部分。

神乎其神的“奇门遁甲”,这四个字,实际上说了三件事儿

在电影圈,袁和平还横跨35年,拍了两部名字都叫《奇门遁甲》的电影,分别是1982年和2017年。

“奇门遁甲”和“周易”一样,是我们传统文化里,独树一帜,而且,最神秘玄妙的那部分。

实际上,奇门遁甲是“奇”、“门”和“遁甲”三件事儿。

神乎其神的“奇门遁甲”,这四个字,实际上说了三件事儿

简单粗暴拆一下,奇门遁甲=奇+门+遁甲。

奇,指的是十天干中的乙、丙、丁,是为“三奇”;

门,就是我们常说的“休、生、伤、杜、景、死、惊、开”,一共八门;

神乎其神的“奇门遁甲”,这四个字,实际上说了三件事儿

遁甲,其中的“甲”,就是十天干排名第一的“甲”。

“甲”处首位,因而地位尊贵,所以,要“藏而不现”,隐遁在六仪之下。

这所谓的“六仪”,就是十天干中,除去隐遁的“甲”,和“乙、丙、丁”三奇,所剩下的“戊、己、庚、辛、壬、癸”。

神乎其神的“奇门遁甲”,这四个字,实际上说了三件事儿

奇门遁甲,最初是从战争中演化而来。

据说,五千年前,黄帝在涿鹿大战蚩尤。

蚩尤作战勇猛,还能呼风唤雨,让黄帝吃了大亏。

后来,天降仙女送给黄帝一本《龙甲神章》,里面记载着打败蚩尤的法门。

黄帝仔细研读《龙甲神章》,从中学会如何制造指南车,以及行军打仗、调兵遣将的兵法。

在击败蚩尤后,黄帝命宰相风后,又在《龙甲神章》中,总结整理出兵法十三章、孤虚法十二章、奇门遁甲一千零八十局。

神乎其神的“奇门遁甲”,这四个字,实际上说了三件事儿

风后草创的奇门遁甲,传习到商周时期,姜子牙将之精简为七十二局;

再后来,汉朝开国功臣张良张子房,讲姜子牙七十二局,又精简到十八局,分别为阴遁九局、阳遁九局。

现在很多网文小说里,写到的奇门遁甲,实际上是这十八局。

虽然以上说法,都是来自于各种版本的传说,但是,也给我们指出一个方向——

要是从军事角度去理解奇门遁甲,会如何呢?

神乎其神的“奇门遁甲”,这四个字,实际上说了三件事儿

如果从军事角度,拆解奇门遁甲,我们可以简单做个推导,“甲”即是战场上的最高统帅,所以,他要“遁甲”,隐藏在军阵之中。

“乙、丙、丁”三奇,就是左中右三军司令,他们负责直接指挥作战,至于“门”,即是在战场瞬息万变的战局。

这几个元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再附加其他因素,例如时间、地点、节气等等,从而产生各种变化。

神乎其神的“奇门遁甲”,这四个字,实际上说了三件事儿

给各位小伙伴简单粗暴地拆解了一下“奇门遁甲”,也仅仅是为了让大家有个认识。

至少,再看那些网文,就知道作者是不是写得走心。

无论奇门遁甲是否神奇玄妙,这毕竟是古代先贤,对于天地万物变化的一种认知方法。

在探索天地、宇宙、自然的征程上,我们的先民,从来没有放弃过。

神乎其神的“奇门遁甲”,这四个字,实际上说了三件事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奇门遁甲   涿鹿   先贤   周易   指南车   子房   调兵遣将   神乎其神   作战   玄妙   黄帝   粗暴   兵法   事儿   角度   简单   旅游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