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山难:马拉松野蛮生长时代的终结

1健康还是死亡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运动健康理念的普及,近些年来中国参与长跑运动的人数越来越多。据中国田协统计,2010年,国内共举办马拉松赛事13场,而到了2019年,举办的赛事达到了1828场,参赛人数达到712万。短短9年,规模扩大了140倍!马拉松赛事,从最初的遥不可及,变成了全国参与。国内几乎所有的地级市,都有自己的马拉松赛事,甚至很多县级市都每年举办不止一场马拉松。

甘肃山难:马拉松野蛮生长时代的终结


这样的增长,对于全民健身似乎是好事。但从社会规律来看,大多短期内爆发增长的热点,几乎都会同时带来负面影响。拿马拉松类赛事中难度较大的越野赛及超级马拉松赛来说,这几年更是事故频发。仅仅本月,就发生了三起事故。2021年5月4日,乌蒙山超级越野赛,选手杨立杰失温遇难。2021年5月5日,第十六届戈壁挑战赛,一名企业高管赛中猝死。2021年5月22日,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21名选手遇难。

甘肃山难:马拉松野蛮生长时代的终结


2、天灾还是人祸


在这些让人触目惊心的事故背后,固然有天灾的原因,乌蒙山超级越野赛突降大雨,戈壁挑战赛出现高温天气,这次的黄河石林马拉松更是遇到极端的大风冻雨。但在天灾之外,不得不说,人祸的因素恐怕比重更大。有些比赛也许就不该开始。黄河石林马拉松开跑前,景泰县气象局曾三次向相关单位发布比赛当日大风、降温、降水的预警,然而比赛照常开跑,这还仅仅是天灾吗?同样是在甘肃举办的另一个赛事,2016年敦煌100国际越野赛,在当年8月开跑,据参赛者透露,当时最高气温达到42度,因为是在沙漠,地面温度甚至达到60度,这样的气候条件,适合跑越野吗,更何况是100公里的长距离越野?主办方是不是应该在开赛前就应该预判到存在高度危险?结果赛事当天一名参赛者在高温下猝死。而知名超级马拉松赛事乌蒙山超级越野赛,设置的三个组别分别是300公里、450公里、500公里,500公里组别累计拔高22901米(约8179层楼),这样巨大的强度实在有点反人类,超高强度带来的巨大风险主办方考虑过吗?又是如何通过保障措施来应对风险的呢?

甘肃山难:马拉松野蛮生长时代的终结


除了对风险程度的预判,很多越野赛的组织也是一言难尽。黄河石林马拉松很多跑友在遇险后发出求救信号,却等待了4个小时才等来救援,要知道在风速较大的恶劣天气中,暴露几十分钟就有可能造成失温,赛事的安全保障在哪?应急预案在哪?2016年黄山百公里越野赛,因为主办方组织混乱,比赛一度变成荒野求生现场,赛后更是爆发了上百名选手的集体维权。


3、金钱还是生命


在这些混乱的组织背后,是马拉松近10年来的野蛮生长。中国田径协会2018到2020年发展目标明确指出,我国规模赛事要超过1900场,参赛人数达到1000万人次,规模赛事产业突破1200亿元。举办一场马拉松比赛耗时仅仅几天,综合收入动辄上百万元,在巨大的利益下,资本蜂拥而至。一方面,产业标准没有统一具体的规范,业内鱼龙混杂,比如某个赛事进行到一半出现问题时,甚至出现了主办方失联的情况。另一方面,资本的逐利性让举办者尽量压缩成本,工作人员尽量用志愿者,补给点设置很多时候也是从节省成本角度考虑,比如本次黄河石林马拉松,在赛道最艰难的CP3打卡点,因为交通输送不便(人力运输贵?)并未安排补给品,否则结果可能很不一样。尊重金钱是市场的本能,无可厚非,但是在尊重金钱之上,主办方是不是更该尊重生命?

甘肃山难:马拉松野蛮生长时代的终结



4、结束还是开始



黄河石林马拉松的这次山难,放到整个世界体育史上都是最大的事故之一。

死者已矣,生者还要继续。

如果不能从这次事故中学到教训,是对死者的亵渎。

是时候规范马拉松类赛事举办的具体标准了,是时候强制要求上报医疗保障方案和应急救援预案了,是时候叫停一批极端的超级马拉松了,这是遇难的人们用生命给从业者和监管者提出的建议。


5月22日,这是马拉松野蛮生长时代的结束,也是马拉松文明有序时代的开始。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甘肃山难:马拉松野蛮生长时代的终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景泰县   马拉松   越野赛   黄河   开跑   人祸   组别   参赛者   挑战赛   甘肃   天灾   戈壁   中国   野蛮   赛事   选手   生长   事故   时代   山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