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游三苏祠

大宋万军

记游三苏祠

凭吊千秋文豪


记游三苏祠

眉州三苏祠


记游三苏祠

文峰


三苏祠位于眉山市纱縠行南街。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唐宋八大家之中的文豪苏洵、苏轼、苏辙的老宅就在这里。

记游三苏祠

书房

记游三苏祠

书房

三苏祠是以苏家老宅为基础建成的。

记游三苏祠

苏家的参天大树


记游三苏祠

院内景观


记游三苏祠

到了这里有一种神圣感

话说苏洵的父亲苏序,年幼时顽皮得很,最不爱读书,看见书本脑袋就大,虽然做学问不行,却会做生意,就在纱縠行做绸缎贸易,苏序为人慷慨,乐善好施,在生意行里名声不错。苏序娶妻史氏夫人,史家是眉州的大家族。史夫人慈仁宽厚,有三个儿子即苏澹、苏涣、苏洵。传说苏序晚年很会作诗,速度很快,据说写了几千首诗,但是一首也没有流传下来,水平可见非常一般。苏洵娶妻是眉山大理寺丞程文应的女儿程氏,程家条件很好,程夫人过门时娘家陪送了比较丰厚的嫁妆。程夫人的嫁妆为苏家的发达起了不少的作用。苏序为了做绸缎生意,在纱縠行街租了地方居住,后来用程夫人的一部分嫁妆购置了现在苏宅之地。苏序不爱读书,也不督促儿子苏洵读书,苏洵结婚几年后,也许是受程夫人影响,25岁时开始读书,起初并不是太认真,因为他很聪明,也为读书很容易,高考没有考好,觉得很丢人,27岁时开始发奋读书。程氏夫人不仅相夫教子,还亲自纺织持家。苏洵几次高考均不中,就在家边教子苏轼、苏辙,边读书,47岁时带着两个儿子进京应试,不仅苏洵的文章大放异彩,两个儿子也高榜得中,一时轰动京城。然而当丈夫儿子相继功成名就时程氏夫人不幸染病去世,享年48岁。程夫人可以与孟母、岳母一起名列中国古代伟大母亲之列,她教子有方,教出了苏轼、苏辙两位文豪。

记游三苏祠

三苏故里


记游三苏祠

牌楼


记游三苏祠

今日纱縠行


记游三苏祠

这里已经没有了纱行商家


记游三苏祠

织娟教子图


记游三苏祠

程夫人


记游三苏祠

苏轼苏辙对旧日的记忆

苏宅以前只有五亩地,元代延佑年间改宅为祠,官府拨款逐渐有了现在六十二亩的规模。原有建筑遭火灾全部被焚,清代时又重新建造,目前的建筑都是明清代建筑风格。

记游三苏祠

院内景色


记游三苏祠

走过


记游三苏祠

评价

苏洵擅长政论,议论酣畅,笔试雄健,他的《六国论》堪称千古奇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篇被列入高中教材的文章,许多人都有印象。苏洵58岁去世后安葬在眉山。

记游三苏祠

文豪苏洵

苏轼是一代文豪,恃才自傲,书法文章均有很高的造诣,但是官途磕磕碰碰,看不顺眼就像说几句,得罪人也多,因此多次流放,每到一处仍心系百姓为民效命均留下美名与佳话,海口《五公祠》有他晚年流放儋州时的功绩记载,海南世代传颂。苏轼的诗词流传很广,其中许多名篇如《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小学生耳熟能详,再有“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还有的不朽名句就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当然《念奴娇 赤壁怀古》更显得悲壮。

记游三苏祠

苏轼笔墨遗迹


记游三苏祠

文豪苏轼


记游三苏祠

碑记

苏辙文章以政论和史论见长,与父兄相比,为人谨慎,处事圆润,苏家只有他仕途最长,官至宰相,高寿73岁。

记游三苏祠

文豪苏辙


记游三苏祠

苏辙


记游三苏祠

亦世荣昌

以前的交通实在是不方便,尤其是蜀道之难,如果有今天的高速和汽车,苏轼老先生也许会常回家看看,衣锦还乡荣归故里,苏家的门第或许更高些,宅院更深些。

记游三苏祠

后人为前人盖的房子


记游三苏祠

庭院深深


记游三苏祠

院内景色


记游三苏祠

三苏祠的风景是非常优雅的,假山真水,荷塘清风,楼、台、亭、榭、廊、桥等一应俱全,每到一处都有一道亮丽的风景,只见绿水萦绕、古木扶疏、翠竹掩映。

记游三苏祠

眉州第一树


记游三苏祠

幽静


记游三苏祠

荷香


记游三苏祠

竹韵


记游三苏祠

水榭


记游三苏祠

客至

苏轼种植的荔枝树,只留下了一个被保护起来的树根,在海南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时,也许想到了幼年种植的这颗荔枝树,只是再也无缘得见。时光如梭,万物更新,只有苏家的老井静静的守在这里,一直在守护着这片风水宝地。井旁的黄荆条盘根出枝,也许还留存着苏家淘气顽童身上的伤痕,还在鞭策着学童勤奋上进。

记游三苏祠

苏轼栽下的荔枝树树根


记游三苏祠

三苏吃水的地方


记游三苏祠

这颗黄荆条树的祖先是程夫人用来教训不听话的人的


记游三苏祠

物是人非

苏小妹的传说,起源已经无从查询,其中与秦观的爱情传说最为广泛,这些也许是无聊文人拼凑起来的才女佳话,苏小妹去世时秦观只有4岁,他们之间确实不可能演绎故事。

记游三苏祠

才女


记游三苏祠

才子佳人相约

对眉州来说,历史上是出文人的地方,从这里走出的进士在全国名列前茅,自然三苏当为佼佼者,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今的后生来三苏祠祭拜求才气,是可以应该的。

记游三苏祠

求才


记游三苏祠

二大文豪


记游三苏祠

亭台


记游三苏祠

凭吊

在三苏祠游览要静心,要慢慢的观赏,慢慢的品味,触景生情,吟诵诗文,不仅是对文豪大家的怀念,也是自己心灵的升华。

记游三苏祠

走廊


记游三苏祠

优雅


记游三苏祠

风情


记游三苏祠

水榭


记游三苏祠

兴致


记游三苏祠

景幽


记游三苏祠

通幽


记游三苏祠

幽静


记游三苏祠

眉州街景

叹曰:

成都南去,眉州进,千古文豪人杰。

纱縠行边,人道是,宋代苏家老宅。

绿水环绕,小桥流水,翠竹映荷叶。

风景如画,一时多少景色。

遥想夫人当年,纺织又教子,操劳日月。

不幸早去,未曾见,荣耀朝堂兴烈。

今人来游,谈古论今朝,多生感切。

好景当数,亭台廊桥楼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眉山   荆条   政论   亭台   水榭   文豪   嫁妆   教子   荔枝   院内   千古   景色   夫人   儿子   旅游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