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吃有很多,今天分享给大家关于小吃的传奇故事

北京的小吃有很多,很多老一辈从小吃到大,这些美食一直深受咱北京人的喜爱,那么在它们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传奇故事”呢?今天来揭秘几个美食的由来

一、驴打滚(豆面糕)

入口软糯、豆香馅儿甜的驴打滚,是咱北京人的喜爱的小吃之一,在旧时的京城,它可是大小庙会、集市上的常客。也是我儿时最喜欢的小吃。

北京小吃有很多,今天分享给大家关于小吃的传奇故事

相传吃腻了宫里美食的慈禧,想尝点儿新鲜玩意儿,这突然的想法,这可难坏了御膳大厨。

慈禧对于吃是极其讲究和挑剔的,在一番左思右想之后,大厨决定用江米粉裹着红豆沙做出一道新菜。

北京小吃有很多,今天分享给大家关于小吃的传奇故事

这可急坏了御膳大厨,但此时重做已经来不及了,实在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将这道菜呈到慈禧太后的面前。

没想到慈禧太后一吃这新玩意儿觉得味道还不错,就问大厨:“这叫什么呀?”大厨想了想,都是那个叫小驴儿的太监闯的祸,看我一会不把他打得满地打滚,于是就跟慈禧太后说:“这叫‘驴打滚’。”

北京小吃有很多,今天分享给大家关于小吃的传奇故事

一个不小心,却成就了我最喜欢的小吃,这冥冥之中就是要有驴打滚美味的小吃存在。朋友们,你们喜欢吃驴打滚吗?

如果想吃的话清真白记年糕(牛街5号超市一楼窗口)、洪记小吃店(牛街12号)和老回回小吃(百万庄北街9号1层(中国邮政对面))都是比较正宗的驴打滚,有时间可以去品尝一下。

二、艾窝窝

白白胖胖的艾窝窝,吃起来也是松散可口,甜香无比。

买驴打滚的同时,很多人也会买一些艾窝窝。外面糯米软软糯糯,里面豆沙香香甜甜,和驴打滚有些异曲同工的感觉。

北京小吃有很多,今天分享给大家关于小吃的传奇故事

要说起这艾窝窝的历史,那可太悠久了,明万历年间内监刘若愚的 《酌中志》中说:

“以糯米夹芝麻为凉糕,丸而馅之为窝窝,即古之‘不落夹’是也。”

北京小吃有很多,今天分享给大家关于小吃的传奇故事

关于艾窝窝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古已有之,源于北京;另外一种传说是艾窝窝来自于维吾尔族,与乾隆的宠妃香妃有关。

相传香妃入宫前已为人妇,入宫后,香妃非常思念她的丈夫,日夜茶饭不进。无奈之下,乾隆只得让人给香妃做家乡的饮食送进宫来。

香妃的丈夫知道这是与香妃联系的好机会,就做了一种在家时经常做给香妃吃的江米团,江米团做成后,被送进了宫里,太监问香妃的丈夫:“这叫什么名字?”他想自己姓“艾买提”,就急中生智,脱口而出:“叫艾窝窝”。

北京小吃有很多,今天分享给大家关于小吃的传奇故事

慈禧老佛爷那真是真懂行的吃主儿,芸豆卷,也是她的御前御点。雪白的外表,质地都是那么的柔软细腻,吃到嘴里,香甜不不腻。

喜欢吃艾窝窝的朋友们,可以选择锦芳小吃(磁器口店)珠市口东大街磁器口大都市街南一楼(磁器口西南角)、清真·白记年糕(牛街5号超市一楼窗口)和老回回小吃(百万庄店)(百万庄北街9号1层(中国邮政对面)),这三家店的艾窝窝还是比较正宗的。

三、豌豆黄

豌豆黄儿,是咱北京的传统小吃,一般加有小枣制成,俗称豌豆黄儿,在庙会等场合,置于罩有湿蓝布的独轮车上贩卖。

后传入宫廷,由清宫御膳房改进,俗称细豌豆黄儿,与芸豆糕、小窝头等同称宫廷小吃。

北京小吃有很多,今天分享给大家关于小吃的传奇故事

那么豌豆黄是怎么传入宫中的呢?这里有段小故事:据说,一天慈禧正坐在北海静心斋歇凉,

忽听街上传来敲锣打鼓伴着吆喝声,心里纳闷,忙问是干什么的,当值太监回禀是卖豌豆黄、芸豆卷的。

慈禧一时高兴,传令将此人叫进园来。小贩见了老佛爷急忙跪下,并双手捧着芸豆卷、豌豆黄,敬请老佛爷赏光。

慈禧尝罢,赞不绝口,并把此人留在宫中,专门为她做豌豆黄和芸豆卷。

北京小吃有很多,今天分享给大家关于小吃的传奇故事

豌豆黄可以选择去富华斋饽饽铺(护国寺街85号护国新天地一楼底商)和老回回小吃(百万庄店)去品尝一下他的味道。

四、芸豆卷

慈禧老佛爷那真是真懂行的吃主儿,芸豆卷,也是她的御前御点。雪白的外表,质地都是那么的柔软细腻,吃到嘴里,香甜不不腻。

有文化的吃主儿,是这样形容它的口感:“恰似雨后北京的天,此后难得,过后想念”

北京小吃有很多,今天分享给大家关于小吃的传奇故事

芸豆卷喜欢吃的话建议去清真·伊宝荷叶甑糕(牛街5号(输入胡同))、清真·白记年糕(牛街5号超市一楼窗口)和富华斋饽饽铺(护国寺街85号护国新天地一楼底商),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小吃都是集中在东西城,可想而知当时的美食也都是从东西城开始传递的。

北京小吃有很多,今天分享给大家关于小吃的传奇故事

五、萨其马

萨其马,也写作“沙琪玛”、“沙其马”、“沙其玛”、“萨齐马”等等,它源于清代关外三陵的祭品。满族入关后在北京开始流行,成为京式四季糕点之一。

当年,开设在北新桥的泰华斋,萨其马的奶油味格外浓。

北京小吃有很多,今天分享给大家关于小吃的传奇故事

关于萨其马的命名,坊间也有好几种说法:

清朝时,在广州任职的一位将军,姓萨,喜爱骑马打猎,而且每次打猎后都会吃一点点心,还不能重复!

有一次萨将军出门打猎前,特别吩咐厨师要“来点新的玩意儿”,若不能令他满意,就准备回家吃厨子。

负责点心的厨子一听,一个失神,把沾上蛋液的点心炸碎了。

偏偏这时将军又催要点心,厨子一火大骂一句:“杀那个骑马的!”才慌慌忙忙地端出点心来。

想不到,将军吃了后相当满意,他问这点心叫什么名字。厨子随即回答一句:“杀骑马。”结果萨将军听成了“萨骑马”,因而得名。

北京小吃有很多,今天分享给大家关于小吃的传奇故事

最后这种说法,好像更有根据一些:据说在当年努尔哈赤远征时,见到一名叫“萨其马”的将军带着妻子给他做的点心,那种点心不仅味道好,而且能长时间不变质,适合带去行军打仗,并把这种食物名命成“萨其马”。

想要吃萨其马,可以选择大顺斋(牛街店)(牛街5号清真超市糕点区)、桂香春(牛街店)(牛街5号牛街清真超市1楼)和北京稻香村。

六、门钉肉饼

北京的名小吃,很多都与慈禧太后有关系,门钉肉饼也不例外。看来这个慈禧对于吃真是太讲究了,按照现在的说法十足的一枚吃货。

一日,御膳厨房的师傅给慈禧做了一道带馅的点心,慈禧吃后,觉得味道适口,非常喜欢,就问这是什么食物。当时还没有名字,可是太后问,不能说不知道吧?

于是,厨师灵机一动想到了城门上的门钉,便说道:“这叫‘门钉肉饼’”。

北京小吃有很多,今天分享给大家关于小吃的传奇故事

一盘金黄色的门钉肉饼端上桌,瞅着就是那么的诱人,来上一口,那真是外焦里嫩,肉汁满满~

北京小吃有很多,今天分享给大家关于小吃的传奇故事

吃门钉肉饼,一定要趁热吃,这样口感才好。但也不能一口咬下去,否则啊,不仅容易烫着嘴,还容易滋一身油。小口慢慢来,最好能再淋上点醋,那真是完美又解腻~

北京小吃有很多,今天分享给大家关于小吃的传奇故事

门钉肉饼在很多北京菜馆都有,比较知名的有惠丰门丁肉饼店(护国寺大街67-67号)、宝瑞门钉肉饼店(朝阳门北小街61-1号)、祥云轩 (牛街教子胡同法源寺西里5号楼(近大顺堂))、马氏门钉肉饼(车辇店胡同6号)等等,喜欢吃的朋友们可以去品尝一下老佛爷喜欢的美食。

美食,不在于高低贵贱,不在于性别和国界,只要是美味的食物,都会吸引热爱的人们驻足品尝,北京小吃虽然只是代表了北京特色,但这些美食的故事却也让我们知道了美食那些“传奇的由来”,人人皆可美食,人人皆可分享美食。

这里是老K生活杂谈,关注我,带你走遍北京的每一个角落,参观旅游景点,品味优质美食,分享北京生活的点点滴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大厨   萨其马   艾窝窝   小吃   驴打滚   芸豆   肉饼   老佛爷   清真   北京   点心   慈禧   美食   传奇   故事   旅游   北京小吃   豌豆黄   门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