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相信别人这么难?

很多人对人授信技术太粗暴了——要么肝胆相照,要么先下手为强。

要么全开,要么全关。

或者一共就分寥寥几档:亲父母一档、夫妻一档、亲戚一档、同事一档、朋友一档、路人一档,跟吊扇似的。

信任是一个多维度、多模式的复合问题,只有单维度的线性调节——甚至还是离散的——是无法合理对付这个问题的。

这就像给你一架飞机开,却只给你一个手动换挡器,你怎么能不摔个嘴啃泥呢。

相信别人是一门相当复杂的技术活,而不是一门勇气课。

在什么时候相信对方?

这一信任决策什么时候到期(或进行下一次核验)?

在什么议题上相信对方?这个议题属于可以托付给人的议题吗?

相信到什么程度?

对什么样的证据给予多少置信度?

有没有担保人?

有没有抵押物?

救济手段是什么?是仲裁还是起诉?是被动威慑?还是积极威慑?

救济成本是多少?

是否有相应的保险可以购买?

对方是不是出现了对局势的误判?比如认为你别无选择?

如何修正对方的误判?

如何避免自己的误判?

如何判断自己目前误判的可能方向?

如何管理自己误判造成的损失和威胁?

……

要把这些功课都做好,你才可以做到有效的对他人授信。

否则你次次都失败,自然要抓着头发犯愁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多维   技术活   吊扇   担保人   换挡   先下手为强   肝胆相照   犯愁   全开   维度   头发   粗暴   别无选择   议题   线性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