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雨淹隧道 规划设计惹众忧

5月22日广州大雨再次证明修建临江大道—阅江路过江隧道的规划可能劳民伤财并日后造成人员伤亡

我们是天河区临江大道附近的居民,22日的广州大雨使得许多隧道变成了地下河,联想到近日关于是否应该建这个隧道的讨论和争议以及新闻通稿,称将在富人区再建2条隧道:《珠江新城将建两条过江隧道,总投资超过39亿元》。其中,临江大道-阅江路过江隧道连接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及珠江新城CBD,目前隧道已经开始勘察设计招标,但我们对临江大道-阅江路过江隧道的规划存在极大的担忧,同时对该项目的推进是否符合程序存在质疑,特别是几十亿投资的重大决策。

这些隧道淹水的图片是规划设计的教训,越江的这些隧道更容易淹水,并且可能出人命案,希望市委市政府领导要求规划局认真考虑尽可能不要再建这些,以免浪费国家和老百姓的钱,把这些钱用在交通困难的急需的地方,不要把许多钱砸在富人居住区!这些富人还不讨好!

广州大雨淹隧道 规划设计惹众忧

广州大雨淹隧道 规划设计惹众忧

广州大雨淹隧道 规划设计惹众忧

担忧1 涉违规

该隧道规划本是南北两头分别连接海州路和马场路,过江后沿马场路往北接花城大道,连通南北交通,却在未经法定程序进行环评及公示和征求意见的情况下涉嫌秘密地悄然修改为一过江即终止于临江大道,突然进行勘察设计招标,是不符合法定程序的,特别是几十亿的投资。


担忧2 不科学不经济

由于天河区道路交通规划的败笔,珠江新城路面交通日益拥堵,严重拥堵原因是因为东西不畅、南北不通。北面到黄埔大道是断头路,南面是珠江,车辆依赖东西向的几条主干道疏散,临江大道不仅是东西进出的主干道,而且很多往南的车辆绕道临江大道上广州、猎德、华快三座桥过江,临江大道车流量越来越大,每天早晚高峰严重堵车。

5月8日媒体报道了该隧道当天进行勘察设计招标的消息,我们发现该隧道被修改成为一条断头隧道,也就是说隧道一过江就断了。由于不具备足够的地面空间,规划修改后该隧道在临江大道被设计成了Y型的出入口,将进出口分离在临江大道两侧,只能由西向东进,出隧道只能向东,隧道也因此只能设计成为次主干道,隧道的通行能力被迫降低。这样的设计不仅没有起到打通南北通道的作用,反而加大临江大道的交通压力,也势必造成进出隧道车辆绕行,使周边更加拥堵,这个设计的改变人为增大了工程量、工程造价,既不科学也不经济,是规划的败笔并将浪废国有资金!

此方案规划的隧道,建成之日即是堵车之时,将重蹈珠江新城道路规划失败的覆辙。

从广州大桥到琶洲大桥短短6公里的距离,在已有4桥1隧(在建)的基础上,如果再加建5条隧道,其密度之大,实属世界罕见。完全是重复建设,是浪费纳税人的钱并涉嫌另一种国有资产流失。集中在核心地段挖5条隧道把车引向核心区,只会使得珠江新城堵车状况更加恶化。


担忧3 危及生命

该隧道如果建成了以后如果发生比22日今天更大的雨,可能会变成广州最大的地下河,并且可能会淹死许多人!别忘了上次的台风可以使江水上涨2米!

隧道出入口的拥堵、噪音污染、废气污染也对沿线居民的居住环境和广州最靓丽的名片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诚心建议

解决琶洲道路交通问题不要病急乱投医,更不能为了GDP乱上马,这不会增强或加快广州的经济发展。我们建议:

建议1:要解决琶洲逢展必堵和未来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的交通,应该采用将该地区的车向外引流的规划,建更多向外连接的快速路,要加快打通双塔路、阅江路、环岛路等岛内道路;

建议2:通过政府赎买的方式取消华南快速路市区部分的路段或全路段收费,分流猎德桥、广州大桥和琶洲大桥的车流,这个比建这条隧道更快更有效更节约,也是更具眼光的规划,华南快速路的过江桥梁在没有维修的情况下日常完全不会堵车,只是因为收费,日常通勤的车大多选择猎德桥和广州大桥等免费桥梁,加重负荷;

建议3:在华快免费通行后再评估修建隧道的必要性,如无必要不应修建,如果必要应该连接南北纵向道路,并向东移,减少对现有居民的影响,切不可开在临江大道,建一条断头隧道。

建议4:我们相信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发展,广州市的城市发展会越来越好,但是我们也看到,广州科韵路以东、新港路以南、环市路以西、广园路以北的更广阔的区域,和中心城区的落差实在太大,和珠江新城就更是天地之别,只要跨过这几条路,那些几步之遥的地方却仿佛是另外一个世界,像是被城市建设遗忘的角落,那里的脏乱差,道路狭窄拥挤的程度,会令人怀疑那里是不是广州。珠江新城的绿化好好的种了拔拔了种,路面铺了砖头换石头,反复折腾,六公里距离已有4桥1遂(在建)还要重复建设5条隧道,8公里外的天河棠下却脏乱差,城市的发展严重失衡,市政建设投入极度贫富不均,越好投入越多,越差投入越少。广州总面积743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249平方公里,眼中不能只盯着CBD,我们希望广州市委和市政府要求天河区政府要将有限的资源让城市做到平衡发展,整体提升广州市的基础建设,改善城市环境,城市规划应该让城市科学发展而美丽。

我们十分担忧:全球性气候变化急剧,季节降雨的不确定性加大,珠江水位难以控制。我们虽然理解珠江新城寸土寸金,但原本就是低洼的地区在几公里范围内开发多项交通设施,甚至把过江隧道口开在江边,在全球各大城市看都实属罕见,将带来深重隐患。规划中的临江大道-阅江路过江隧道作为连接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及珠江新城CBD的重要通路选择之一,却在设计阶段有如此重大缺陷,日后免不了面临造了改、改了修的困局,抢险整改的难度和花费都很大。

今早这一场把我们困在上班、上学途中的淹城之雨,提醒了我们交通建设方面可能的隐患,更暴露了区域基建设施亟待解决的大问题。我们也有亲人朋友住在受灾严重的地区,这样的事情过去的几年里发生过多次。也恳请将市政建设费用多多投入到这些为广州经济建设做了极大贡献的老城区域、有战略产业规划但还未发展起来的新兴区域,保障人民安全便利的生活。

2020年5月22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广州   隧道   临江   天河   地下河   珠江   断头   主干道   大桥   新城   大雨   大道   道路   建议   交通   城市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