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郴州白石渡千年古村

作者:大姚 (姚宁)



据白石渡村《邝氏族谱》记载: 白石渡村是一个有千余历史的古村,彰显 地方特色 的明清 古建筑,飞檐翘斗,雕梁画栋,吸引四方游客驻足观赏。

话说郴州白石渡千年古村

 村庄里浓如织 ,红石板小巷,比比皆是。一条昔日挑盐上郴州的红石大道纵贯南北,成了连接江边和白石渡镇的纽带。

话说郴州白石渡千年古村

  白石渡地名源于村北面寨之大白石 与江边之 渡口码头 集合起来,称之为“白石渡”,蕴含白石有渡口之意。

新中国成立之后,仍沿袭民国旧制,仍属近城区,七区。 直到1957年4月正式成立白石渡镇,不再称“白石”了。1966年9月白石渡改名为“红岩”镇,随之白石渡镇改名为红岩大队。1982年红岩镇复名为白石渡镇,白石渡村名便一直使用至今。



话说郴州白石渡千年古村

  白石渡为宜章县辖镇。1949年属近城乡,1950年属近城区,1956年置白石渡乡,1957年设镇,1966年改红岩镇,1982年复设白石渡镇。 位于县境东部, 东南与广东接壤,距县城7公里。面积58平方公里,人口 1.5万。镇政府驻白石渡。京广铁路复线、1803省道经此。辖解放、兴星、大塘下3个居委会 和白石渡、车湾、新车、高龙桥、 蔬菜村、 金钗坪 6个村委会。风景名胜有丹霞地貌。.


话说郴州白石渡千年古村

  白石渡村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宛如南岭山脉的一颗明珠,五龙戏珠。村后山脉蜿蜒相连,直指郴州五界山山脉最高峰,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话说郴州白石渡千年古村

  村庄东边,有秀丽的白沙河流经江边码头,向南注入广东珠江水系,是珠江水系在湘南的发源地之一。白石渡村江边水运码头,千余年是湖粤两省南北贸易货运的黄金水道。只是到了现代火车、汽车的飞速发展,逐渐取代了黄金水道。

话说郴州白石渡千年古村

  白石渡村以丹霞地貌为主,集峰、 河、 石、林、洞、 泉于一体。在白沙河畔, 奇峰兀立,千姿百态 ,植被繁茂 ,郁郁葱葱,四季常青,山清水秀,乘船游览 ,胜似漓江,伴随着一连串美丽动人的传说。

话说郴州白石渡千年古村

  白石渡村最开始的繁华地是现在的江边村,设立了白石渡唯一的水运码头,江边村沿江一条街是白石渡最早的集散地,沿街遍布商铺,盐店旅店,随着盐业商贸的扩展,商铺,旅馆,饭店和集市,也随之转移至白石渡村下湾街道。


然后又扩展到白石渡村上湾戏台坪里与挑路上。粤汉铁路开通后,粤汉铁路白石渡车站名便是沿袭白石渡村名,集市地也相应搬迁到至新兴街后,几经辗转最终落到现今的菜市场。

话说郴州白石渡千年古村

  白石渡村边江边水运码头,千余年来是湘粤两省南北贸易货运的黄金水道,。白石渡邝氏先祖掌管着黄金码头达数百年时间,使之迅速富裕、强盛起来,可真可谓是块风水宝地,地杰人灵 人才辈出,代代有名人。

话说郴州白石渡千年古村

“千条路万条路,当不得白石渡“、“挑盐上州九十里大路到郴,吃郴州的豆腐 喝白石渡的酒,初一唱戏到十五"。这些民谣,充分反映白石渡在湘粤通衢要道,自隋唐以来一直是商贾云集、兵家必争之地,曾有"小香港"之称。

话说郴州白石渡千年古村

白石渡村(又称老湾子)。白石渡村盛产石材,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村南头为暗红色石岩(属丹霞地貌),而村北头为青石。红色石材硬度略差,但防滑效果好宜用铺地板。青石石材质硬,但不防滑宜用于墙阳角和门坎石。红色砂岩为砂岩,青色岩石的主要成分是石灰岩碳酸钙。


丹霞地貌即以发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也可表述为 “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

话说郴州白石渡千年古村

  古老的白石渡村,在元公祠前的草坪上,那红石板铺成的地板也是如此古色古香,当您双脚踏着 暗红色的 石板相 互碰撞,发出的咚咚声如诗如醉……

话说郴州白石渡千年古村

蓝天白云下的老湾子,两栋一层的老宅屋山墙上爬满了青藤,给古老的房屋增添了一抹绿色,一份遐想。

话说郴州白石渡千年古村

  在白石渡老湾子,朴实的石制门框随处可见。采用当地的红沙石制作,暗红色的门框、中间厚实的实木门,与青砖外墙浑为一体。尽管没有雕龙画凤,但一点也不逊色于现代建筑之美。

话说郴州白石渡千年古村

  窗棂即窗格。窗棂是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框架结构设计,使窗成为传统建筑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 成为建筑的 审美中心。有板棂窗 、格扇 、隔断、支摘窗、遮羞窗等。

话说郴州白石渡千年古村

  老湾子建于清末,属于砖木结构,大量使用了 木质材料,其上大多雕刻有 精美的图案,极具观赏性和艺术性,是典型 的湘南民居。

话说郴州白石渡千年古村

  村头的小渠上有出村的古石桥,虽然渠道也就约5米宽,跨河而过为整块石板,中间有石桥礅。历经千年的风雨仍毫发无损,世世代代的老湾子人以这里走出家门去闯荡风云。

话说郴州白石渡千年古村

  透过老屋里的天窗,一缕缕阳光争先恐后地来到屋内,给暗暗的老宅带来希望之光。

话说郴州白石渡千年古村

  老湾子的老宅敞开大门 ,也许,年久失修没人居住。我站立门前仔细端详,门头有上下两根造型的横木,两端雕刻着图案。门扇为双层门,外面的 门为 半截门,白天关此门即可,可通风采光。

话说郴州白石渡千年古村

  邝氏宗祠的墙上,悬挂着一块匾,上面书写着“台湾大学硕士”邝允铭的大名。邝允铭先生台湾文学硕士,生于1952年。

话说郴州白石渡千年古村

  透过元公祠的天井,我看到了一片蓝天白云。不过,这可不是“坐井观天”。也许,是一种意境 ,更是一种情怀。

话说郴州白石渡千年古村

  元公祠的天井下有同面积的石砌雨水池,天井的作用起到采光通风,下雨的滴答之声敲响着石板,给古老的祠堂增添春天的气息。

话说郴州白石渡千年古村

  白石渡老湾子每家每户都有类似的大门。大门两侧鲜红的对联“宗功启百代文明”,“晚辈振千古大业”。

话说郴州白石渡千年古村

  我漫步于老湾子的古巷中,只见造型各异的老宅比比皆是。古色古香的青砖砌筑,那白色的砖缝串连着古老的历史故事……

话说郴州白石渡千年古村

  不过,有些古宅前杂草丛生,屋面瓦破损,且无法居住。怎样去保护白石渡村的古民居,也许还是一个难题?

话说郴州白石渡千年古村

  来到白石渡古民居中,那每一块青砖黛瓦、每一条横眉梁柱、每一件桌椅家什都沾满了岁月的烟尘,暗示了 曾经的 荣华与富贵,每一座大宅门里该有过怎样惊心动魄的传奇与故事呢?


话说郴州白石渡千年古村

  白石渡古村中小巷与小巷连通,那些自古以就没有名称的小巷 ,也许这些并不重要 ,但她依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守护着祖辈留下的家园。

话说郴州白石渡千年古村

  白石渡村又称“老湾子”,村里的古巷纵横交错,还有那脚下的红色石板映衬着岁月的年轮。其实,我也是第一次来到这静静的小巷,总会感觉 出一种 似 曾熟悉。 似乎,我曾经到过这里。也许,这就是一种眷念、一种乡愁……

话说郴州白石渡千年古村

  白石渡村位于湘粤边界,自古以来是 中原联系 广东的 重要通道,一个楚粤孔道的“孔”字非常形象,历来是兵家必爭之地。


上世纪八十年代新修的京广铁路复线,为了不影响古村的自然环境 ,从白石渡村过一个大弧线绕村而过。

话说郴州白石渡千年古村

  白石渡村,青山依旧,人杰地灵。试想,假如能将白石渡古村落修缮一新,让观众在瞻仰红色旅游的同时之余,又能欣赏老湾子古民居的老宅,也许是一件很值得开发的旅游资源。

由衷感谢《邝氏族谱》和邝国义、邝允方、邝超德等提供相关资料。

编辑、摄影:姚 宁

校 核:杜 材

2021年8月1日

话说郴州白石渡千年古村

话说郴州白石渡千年古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郴州   京广铁路   红岩   沙河   山脉   青砖   天井   暗红色   地貌   水运   广东   江边   石板   小巷   码头   千年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