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瓷厂记忆

作者:姚宁(大姚)

秋雨过后,天已渐凉。我来到下湄桥,从南岭大道左拐是一条不宽的道路,路口有一块路牌标注为“潭石巷”。


何谓潭石巷,传说在瓷厂和内衣厂 、床单厂 附近有 两个池塘,池塘有大石头 。后来,在2013年4月26日经市地名委员会,批准正式将该巷命名为潭石巷,查阅国家地名信息库和郴州市地名录均未有相关资料。潭石,初步推断为潭中的石头之意。


郴州瓷厂记忆

  跨过同心河的瓷厂,道路北侧为原床单厂、内衣厂,南侧就是原瓷厂,瓷厂与同心河为伴。此桥为上世纪七十年代所建,现在看来桥面过窄,仅可以两台汽车相向而行。

郴州瓷厂记忆

  今天,但您走进潭石巷的原瓷厂,迎面看到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樟树 。大树下有一 简易的酒店,并以大树取名为“大树下烤鱼”。

郴州瓷厂记忆

  据《郴州市志》记载:郴州瓷厂,其前身为公私合营郴县力新瓷厂。瓷厂原址在北湖桥,现在是健康路解放路口,迁址下湄桥后、原址建立陶瓷厂。


1959年,资兴团结瓷厂并入。因规模扩大,场地不足,由湖南省工业厅、郴州专区、郴州市各投资20万元 ,在下湄桥 新建厂房。次年,迁新址生产 。同年,北湖公社利用 立新瓷厂原厂房,兴办北湖公社瓷厂。1964年,力新瓷厂改为国营郴州瓷厂。1965年,临武瓷厂并入。1967年,该厂生产的白瓷饭钵,被评为中南五省优质产品。

郴州瓷厂记忆

1974年,郴州瓷厂由生产粗瓷转向生产细瓷,其中五号油灯、湖南杯开始出口国外。(五号油灯,即煤油灯,国外用于教堂做礼拜之用途)1988年,郴州瓷厂生产的工艺全白瓷"八骏马"和餐具“七斗碗”获省优质产品称号,销往国外。(只可惜“八骏马”全白瓷无法寻找,在网络上找一张类似的图代替)

郴州瓷厂记忆

  由建国初期的民营陶瓷经公私合营改造为国营企业,职工900余人 ,生产采用苏仙区坳上荷叶塘的高岭土 ,资兴县6000大卡的精煤,还原焰原理的隧道窑 ,以高温1300度烧制餐具瓷 。早期是圆窑,为减轻劳动强度80年代后建的隧道窑。


产品有斗碗系列16厘米~27厘米,厘米碗系列(13、16、19),称为内销瓷 ,年产量在 600万件左右。外销瓷以动物 、花瓶、油灯工艺品为主,年产量400多万件,销往东南亚地区。(照片源于网络,反映瓷厂的原貌照片无法寻找)


郴州瓷厂记忆

  1990年已形成 两条燃煤隧道烧瓷窑 ,年可烧瓷千万件以上。电炉烤花 、燃煤烤花窑各一条,年可烤花900万件以上。六个泥坯成形车间 ,何谓成形车间 ?即成形主要有 生产碗碟的 旋胚成形和生产煤油灯等工艺品的注浆成形。


瓷厂 34台套机电设备,是年生产餐 具瓷 、工艺瓷 1064 .4 万件,其中出口410万件,年产值为531.8万元,亏损96.5万元,原因是低档质次 。1991年,实行风险承包、“五定”责任制(定产量、定质量 、定消耗 、定人员 、定工资)。并投资20万元新建两条低温推板窑 ,生产壶、杯、碟,年产量120万件,节约煤炭900吨/年。

郴州瓷厂记忆

  推板窑是用来 生产低温瓷的,是八十年代中后期曾经开发建筑用墙瓷砖,也就是那种白色的瓷片,投产后因原材料及工艺技术方面的原因,没有生产出合格产品,最后停产了。

郴州瓷厂记忆

  1992年,与省陶瓷研究所合作开发钠长石低 温陶瓷 ,获省优秀产品证书。1994年8月,经市政府领导牵线搭桥 与醴陵 国光瓷厂技术合作 ,职工生产技能 得到提高 ,产品质量上升8.1%,并投资改造一条烤花窑 ,以煤代电 ,每月节约电11000千瓦小时,烤花产量提高14.6%。

郴州瓷厂记忆

  1990至1995年,出口市场较好 ,月月有订单 ,工艺美术瓷造型自然逼真 ,深受国内外用户欢迎 ,产品已远销美 、德等国家 ,斗七碗经深圳销往香港,出口创汇共410万美元。1996年后,生产不景气,资不抵债。1997年1月破产重组 ,改名为郴州 恒辉陶瓷有限公司。是年9月筹资80万元,新建一条轻质柴油隧道窑 ,达到国内较先进的技术水平 ,12月投产生产杯盘等10万件 ,因产品成本高,仅生产半年就停产。

郴州瓷厂记忆

  1998年7月无流动资金,无法维持再生产、职工下岗。1999年1月由内部15名 职工承租一号隧道窑及配套设施,租期3年,大部分职工上岗 ,由于郴州没有 瓷器产业群 ,加上产品质次价低 ,未将公司搞活。2003年1月,32名内部职工集资承租再次启动生产,投资180余万元改造一号隧道窑及配套设备,生产16厘米罗汤碗等种类产品 ,销往广西东兴县再进入越南。2004年末公司宣布破产,生产经营全部停止。

郴州瓷厂记忆

  一对普通的瓷碗,没有再普通不过了。白色的底瓷,碗的侧面有蓝色的印花,还有一本闪闪发光的“红宝书”,反映那个年代的时代特征 。碗底有印章 ,注明为 “湖南郴州瓷厂生产” ,时间为1974年。

郴州瓷厂记忆

  这是瓷厂生产小油灯的生产车间,当年的青年女工,微微的笑容象初开的花蕊,那时正值青春年少。也许今天,带着孙儿孙女 ,正在沿着同心河岸边的林荫小道,告诉小辈 ,这同心河畔的工厂 ,爷爷奶奶那一辈曾经创造过不朽的业绩……


生产瓷器的工艺,大致是将瓷泥浆注入石膏模具,这是第一道工序。然后上釉、烧成、贴花、烤花。经过无数次双手的辛勤劳动,才成为一件件妙不可言的工艺品。这才是劳动创造了美,劳动创造了美好的世界!这不正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工匠精神"!


郴州瓷厂记忆

这是一个7O多岁约老瓷厂人,发来的照片。他大名叫方印恒,外号“方块"。他一辈子都在瓷厂,直到2006年瓷厂改制完才光荣退休。

他发来他珍藏多年的照片。一张是瓷厂的全景图,那林立的厂房;那徐徐吐烟的烟囱。一张是为纪念瓷厂1969年党代会,而特制的毛主席纪念章。还有一张是当年瓷厂生产的工艺品。尽管是一张张普通的照片,其实一张照片后面反映一个个故事,见证了瓷厂多少人的梦想……


郴州瓷厂记忆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笔者正在市一建公司工作 ,正赶上瓷厂扩建施工 ,那时还没有农民工之概念,泥工 、木工、架子工等均由在职职工担任。该厂35米高烟囱由我们承建施工,采用的是“革新脚手架",即在烟囱外不搭设脚手架 ,而是利用烟囱本身外围的金属挂架 ,全靠钢丝绳和外卡固定在烟囱外墙上 ,砌好一步架的烟囱高度后往升提升脚手架。



郴州瓷厂记忆

  我站在同心河对面的南岭大道,拍摄了一就原瓷厂的全景照片。同心河在咋天下午的大雨冲刷下,河水有点泛黄。蓝天下原瓷厂的厂房早已不复存在,代替的是一栋栋高楼。

郴州瓷厂记忆

  原瓷厂内有一篮球场和健身场,供小区内居民锻炼身体。

郴州瓷厂记忆

  这栋原瓷厂住宅为第3栋,是一栋五层楼。门前的红花绿叶给住宅楼带来了春的气息。

郴州瓷厂记忆

  这栋住宅为原瓷厂的第9栋,从外墙装饰工艺看,应该为本世纪初兴建。

郴州瓷厂记忆

  瓷厂的南侧在同心河对岸有轴承厂 ,该厂是从原郴州地区五金厂一分为二分离出来 。正可谓 ,先有五金厂 ,后有轴承厂。原五金厂座落在市原第五人民医院正对面,东临原107国道,紧靠同心河畔。1983年,老107国道改造拓宽时,拆除了部分厂房。


轴承厂是进入下湄桥老工业区的第一个工厂,它的地理位置为带状厂区 ,东侧与 南岭大 道相邻,西侧沿同心河右岸。该厂还有三位好友原来在厂里上班,后来有幸在郴州经开区共事 ,直到退休。值得一说是老同事贺高清原来在轴承厂工作十多年,退休后闲着无事,喜欢写些散文,记录下美好的回忆。

郴州瓷厂记忆

  同心河畔的瓷厂早已成为历史。不过,每当您乘坐来往下湄桥的公交车上,仍然可以听到熟悉的“瓷厂、轴承厂”报站声,我似乎又感觉重回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个火红的年代。历史不能忘记那个年代,成千上万的各行各业产业工人,在下湄桥老工业区为新生的共和国大厦所付出的艰辛劳动。

感谢《郴州市志》和文慕逵、方印恒、袁克力、何泽玉等好友提供相关资料及照片。


编辑、摄影:姚 宁

修改、校核:文慕逵

2021年8月29日

郴州瓷厂记忆

郴州瓷厂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郴州   瓷厂   资兴   南岭   郴州市   隧道窑   脚手架   油灯   烟囱   年产量   销往   厂房   职工   记忆   照片   旅游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