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下药,才最有效(一)

近年来,全国各地大面积发展蔬菜种植产业,无论是温室大棚还是露天种植,辣椒是很多菜农的首选。辣椒产量十分可观,但是病害发生比较严重,特别是病毒病等恶性病害发生普遍,危害极大。


对症下药才最有效,下面为大家分享一下辣椒种植过程中几种常见病害及治疗方案。


立枯


对症下药,才最有效(一)

特症

多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主要危害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部,初为椭圆形或不规则暗褐色病斑,病苗早期白天萎蔫,夜间恢复,病部逐渐凹陷、溢缩,有的渐变为黑褐色,当病斑扩大绕茎一周时.最后干枯死亡,但不倒伏。轻病株仅见褐色凹陷病斑而不枯死。苗床湿度大时,病部可见不甚明显的淡褐色蛛丝状霉。


使用药剂

恶霉灵、乙蒜素、代森锌、多抗霉素、宁南霉素


猝倒病

对症下药,才最有效(一)

特症


幼苗大多从茎基部感病(亦有从茎中部感病者),初为水渍状,并很快扩展、溢缩变细如“线”样,病部不变色或呈黄褐色,病势发展迅速,在子叶仍为绿色、萎蔫前即从茎基部(或茎中部)倒伏而贴于床面。苗床湿度大时,病残体及周围床土上可生一层絮状白霉。出苗前染病,引起子叶、幼根及幼茎变褐腐烂,即为烂种或烂芽。病害开始往往仅个别幼苗发病,条件适合时以这些病株为中心,迅速向四周扩展蔓延,形成一块一块的病区。

猝倒病常发生在幼苗出土后、真叶尚未展开前。病菌侵染后幼茎基部发生水渍状暗色斑,继而绕茎扩展,逐渐缢缩呈细线状,使幼苗地上部因失去支撑能力而倒状。苗床湿度大时,在病苗或其附近床面上常密生白色绵絮状菌丝。

使用药剂

霜霉威、乙酸酮、恶霉灵、代森锰锌、多抗霉素、烯酰吗啉、甲霜灵

根腐病

对症下药,才最有效(一)

特症

主要危害幼苗,成株期也能发病。发病初期,仅仅是个别支根和须根感病,并逐渐向主根扩展,主根感病后,早期植株不表现症状,后随着根部腐烂程度的加剧,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逐渐减弱,地上部分因养分供不应求,新叶首先发黄,在中午前后光照强、蒸发量大时,植株上部叶片才出现萎蔫,但夜间又能恢复。病情严重时,萎蔫状况夜间也不能再恢复,整株叶片发黄、枯萎。此时,根皮变褐,并与髓部分离,最后全株死亡。


使用药剂

福美双、丙环唑、多菌灵、宁南霉素、恶霉灵、甲托

枯萎病


对症下药,才最有效(一)

特症


由真菌或细菌引致的植物病害,发病突然,症状包括严重的点斑、凋萎或叶、花、果、茎或整株植物的死亡。

使用药剂


中生菌素、春蕾霉素、核苷酸、水杨酸、乙蒜素、多抗霉素、嘧啶核苷酸类抗生素、嘧菌脂、咪鲜胺、甲托、恶霉灵:地衣芽孢杆菌


霜霉病

对症下药,才最有效(一)

特症


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发病初期产生淡绿色水渍状小点,病斑边缘不明显,后期发展为黄色不规则病斑,湿度大时叶背产生灰白色霉层,逐渐变为深灰色。棚室内干旱时病叶逐渐变黄、干枯,空气湿度大时发病叶片霉烂。


使用药剂


氢氧化铜、松脂酸铜、百菌清、霜霉威、代森锰锌、烯酰吗啉、霜霉威盐酸盐、福美双、乙磷铝、代森锌、嘧菌脂、嘧啶核苷酸类抗生素、丙森锌、多抗霉素、氧化亚铜、乙蒜素、氟环唑、三唑酮、丙环唑、戊唑醇、烯唑醇、三唑醇、代森锌、百菌清、嘧啶核苷酸类抗生素、晴菌唑、己唑醇。

白粉病

对症下药,才最有效(一)

特症

多发生于枝条中下部将硬化的或老叶片背面,枝梢嫩叶受害较轻。发病初期叶背出现圆形白粉状小霉斑,后扩大连片,白粉严重时布满叶背,叶面与病斑对应处可见淡黄褐斑,后期紫色霉斑中出现黄色小颗粒物,渐由黄变褐,最后变为黑色小粒点。

使用药剂

乙嘧酚、醚菌酯、氟啶菌胺、硫磺、腈菌唑、苯醚甲环唑、己唑醇、氟硅唑、腐霉利、甲托、三唑酮、吡噻菌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病株   主根   苗床   子叶   絮状   宁南   核苷酸   基部   水渍   幼苗   病害   霉素   对症下药   叶片   药剂   湿度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