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妈妈的老磨房


散文:妈妈的老磨房

散文:妈妈的老磨房

原创作者 :和绍全



我家的院墙角有一间小隔房,里面靠墙的地方静静的立着一盘石磨,这就是我家的小磨房。

从我记事的时候起,这间小屋是我家磨粮食的地方,听妈妈说,这一盘石磨是从一位汉族石匠那里用盐巴换来的。那时村里不是家家都有得起石磨的,因此,总会有许多村里的人家来我家磨粮食。那时日子艰苦,许多时候吃野菜瓜果,一个月没有多少可磨食用的粮食,磨的也不过是玉米、麦子、蚕豆之类的粗粮,村里只有日子好过些的人家才会时常响起推磨的嗡嗡声。生产队时期,妈妈白天要下地参加集体干活,爷爷慢慢老了,只有妈妈收工后点着火把去磨房磨粮。磨粮都是靠人力推磨,干了一天活,妈妈常常体力不支,十分疲惫,只见她脸上一颗颗汗珠往下掉。石磨一转动,发出嗡嗡嗡的声响,声音单调刺耳,令人烦躁不安,粉碎的玉米从石磨里慢慢滚动出来,散落在磨槽里,空中升腾起薄薄的浮尘,磨房里弥漫着面粉的芳香,磨架周围叽叽喳喳的小鸡在四处觅食,墙上妈妈的身影在火光下来回摆动,时大时小,时长时短,我时常垫起双脚抓住磨炳去帮妈妈推磨。磨完了就把磨碎的粮食用小扫帚轻轻地扫进簸箕里端回屋食用。

后来我当兵,母亲老了,弟弟在我家房前的水沟边建了一座小水磨房,从此,家里不需要再靠人工磨粮食了,磨盘再也没有转动,这一副磨盘在我家已经传承了三代,妈妈是最后一个离开磨炳的人。

现在我们村里已经没有人再靠人工磨食粮了,石磨盘搁置在一个闲置的地方。小小磨房在我们村的兴衰,见证山寨发展变化的同时,也磨走了留在我心里的贫苦生活,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

多少年后,我又回到了老家,母亲已在那片土地上安然长眠了许多年了,家里已经盖起了新瓦房,再也找不到小磨房的遗迹。对我来说我家的磨房已经是遥远的记忆了,哪曾想到,走进家里,我又见到了仅存于记忆中的老磨房,想起嗡嗡嗡的推磨声;想起妈妈把一碗碗苞谷饭端给全家人时的情景;想起吃苞谷饭时的那一丝山野的清香,心里有道不完的话在翻腾。

今天是母亲节,想起妈妈的磨房,又想起了母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磨房   磨碎   人时   汉族   苞谷   妈妈   磨盘   石磨   村里   玉米   散文   粮食   家里   母亲   我家   地方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