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残月


「散文」残月

故乡的明月(和绍全摄)

残 月

作者:和绍全

孩提时代,山村小孩的梦想,不是用美丽的花环装点的,而是在大山陪伴下简单实在的生活。

独芝拉玛是村里聪明伶俐,漂亮懂事的小姑娘,她穿一件蓝色的长衫,腰间扎一条红带子,圆圆的脸,长长的眉毛,亮晶晶的眼睛,脸上显出一对小酒窝,像一朵开放的粉桃花。

村里每家房前有一条流水潺潺的小溪,沟边到处是开放的小花和绿茵茵的薄荷。我们喜欢围着水沟捉青蛙、采薄荷、打水战、嬉戏奔跑,个个湿漉漉的,身上散发着淡淡的薄荷香。春节要到了,水沟边开满报春花,我们把花采回家插在火塘上方的神坛上,准备迎接春节的到来。布谷鸟开叫,举着火把,拿着口袋,迎着徐徐的夜风,沿着水沟捉青蛙,捉到一只大青蛙,拉玛就朝我浅浅一笑,一对酒窝在忽闪忽闪的火光下格外甜美。到薅包谷的时候,地里到处是成群结队的蛐蛐,我们到地里捉蛐蛐玩。雨水来了,山野郁郁葱葱,我们到山林地边去寻找鸡枞,拉姆哼着山歌不知疲倦地在树林里穿来穿去,像一只蝴蝶在飞舞,她背篓里的野生菌总是满满的。

我们这样在大自然中享受着说不完的童年情趣,成为一生刻骨铭心的记忆。

家乡办起了学校,我们上学了。拉玛的学习成绩最优秀,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深得老师喜爱。读完四年级,我们又去离村很远的托甸中心完小读书。我念完五年级,就回村当了生产队会计,不久,独芝拉玛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县中学。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学校已经停课,加上家庭出身不好的学生很难升学念书,拉玛只好回到村里务农。

拉玛是一个勤劳好强的人,村里脏活累活抢着干,处处模范带头,深受村民好评。老师同情和惋惜这个优秀的学生,常常找机会给她补习功课,希望她有朝一日能再去念书。

我当兵离开了家乡,再也没有听到独芝拉玛的消息。在部队当排长那年我探亲回到村里,在“锅庄舞”场上又见到了拉玛,她亭亭玉立,美如仙女,已经是山里山外最美的姑娘了。舞场上她那五彩头帕,金边衣裳,洁白的百褶裙,粉红色的脸庞,在篝火的映照下格外耀眼迷人。她快步跑到我面前,看着我浅浅的一笑,低下了头,我感到脸上浮起了一层红晕,烫乎乎的,心咚咚咚地直跳。第二天在村头的小溪边我又看到了拉玛,她用含情的目光注视着我,想说什么又没有说出来,我看着她缓缓远去的背影,一腔情丝斩不断理还乱。顿时感到我已经爱上了拉玛。

时光一天天流逝,拉玛没有等来再去上学的机会,也没有等来我们的爱情。对于一个有才而又有梦想的人来说,绝望意味着什么?

后来,她嫁给了远村的一位小伙子,生了孩子,当了母亲,高兴了一阵子,可是好景不长,因为心情的郁闷和生活的坎坷,独芝拉玛疯了。当月亮从山头爬出来,她就孤零零地站在村头的山垭口上,仿如一尊雕像,望着大山唱了一遍又一遍,惹得村里的狗叫成一片。过了十五她不再唱了,呆呆地坐在家里,一句话也不说。

那年回家,拉玛突然来到我家,就像一阵冷风吹来,当目光搜索到我的时候,便呆呆地看着我,没有言语,没有笑容。过了一会儿,又像风一样飘了出去,在浓浓的黑夜深处,传来悲凉的歌,那歌声在寒风中像游丝一样飘飘忽忽,时断时续,渐渐消失在山谷的密林深处,没有一丝回声。

最近我在老家又见到了拉玛,她已经彻底康复了。我们彼此久久凝视着对方,没有语言,没有表情,满目都是泪水。她苍老的脸庞上那对酒窝仍然清晰可见,淡淡的一笑还是那样的美丽,她苦涩了一程,今天卸下了记忆的沉重秋月,吹落了岁月的沧桑,轮回了一季淡淡的幽香。是的,她只是熟睡了一夜,做的只是一场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金边   浮起   文化大革命   报春花   火塘   村头   蛐蛐   残月   水沟   酒窝   薄荷   村里   脸庞   青蛙   散文   目光   家乡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