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救狐母

秀才王文,东昌人。从小就诚实质朴。到楚地游学,过了六河,在一家旅馆入住。在旅舍外散步时,遇到了同乡赵东楼。赵东楼是个大商人,常常好几年不回家。见到王生,相遇很高兴,于是便邀请王生到他家做客。

  王生跟赵东楼到了他家,进门就发现门内坐着一美人,不由错愕止步。赵某拉住他,隔着窗户叫“妮子去吧”,王生这才进去。

  赵某备上酒菜后和王生寒暄。王生问:“这里是哪?”

  “这是小妓院。我因为常年在外,就暂住在这里。”

  说话间,那妮子进进出出的。王生不由局促不安,起身告别,赵某强捉住他让他坐着不让他走。

少年救狐母

  一会儿只见一少女从门外经过,见到王生,秋波频频,眉目含情,仪态娴淑柔婉,俨然如仙女般。王生素来端方正直,到了这个地步也不由得恍然若失心动神摇,便问:“那美人是谁?”

  赵某说:“这是鸨母的二女儿,小字鸦头,已经十四岁了。那些寻花问柳的多次送重金给鸨母,鸦头执意不从,经常招来鸨母的鞭打。后来鸦头以自己年幼哀求,总算免了。如今还待聘中。”

  王生听了,便低头默然坐着,应酬起来也失了兴致。赵某跟他开玩笑说:“你如果有意,我可以帮你做媒。”

  王生惆怅的说:“我不敢有这个想法。”

  然而太阳偏西了王生也不说要走。赵某再次开玩笑说帮他做媒,王生说:“你的好意我非常感激,然而我囊中羞涩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赵某知道鸦头性子刚烈,必定不同意,就故意说愿意拿十两银子帮他。王生诚恳的道谢后急忙离开,倾尽全部钱财又拿出五两,恳求赵某拿给鸨母。鸨母果然嫌少。鸦头对鸨母说:“母亲你每天责备我不肯做你的摇钱树,如今就请让我顺了您的心愿。我才刚刚开始做,报答您的日子有的是,何必嫌少错过财神呢。”

  鸨母没想到鸦头一向执拗这次却同意了,立即就高兴起来,于是就答应了,让婢女去叫王生。赵某没办法中途毁约,只好加上钱付给鸨母。

少年救狐母

  王生和鸦头恩爱非常,鸦头对王生说:“我是烟火女子身份低贱,配不上你,蒙你怜惜情深意重。然而你倾尽钱财也不过是一晚欢愉,明天又要怎么办呢?”

  王生悲伤哽咽。鸦头说:“别伤心了。我身在风尘并不是自己愿意的,不过是一直没有遇见像公子这样诚实的人可以托付终身,让我们连夜逃走吧。”

  王生很高兴,马上就起身,女子也起身,只听谯鼓已经敲了三下。鸦头赶紧女扮男装,两人草草出发,敲开旅馆的门。王生本来带了两头驴,就借口说有急事,让仆从立刻出发。鸦头将符纸系在仆从腿上还有驴耳朵上,然后放开绳子驴跑得飞快,眼睛都睁不开,只听耳畔风呼呼叫,天亮时分就到了汉口。他们停下租了房子。王生惊讶女子的不同寻常。鸦头说:“告诉你,你不会害怕吧?我不是人,是狐狸。母亲贪淫,我每天被她虐待,心里满是愤恨,如今幸运的脱离苦海。百里之外,母亲就没办法知道我的消息了,可以安稳过日子了。”

  王生并没有什么怀疑,镇定的说:“对着芙蓉般的美人,然而家徒四壁,实在没法心安,我担心你最后还是会嫌弃。”

  鸦头说:“何必为此担心。如今市场上做个买卖,三口之家,随便也能自足。可以把驴子卖了做本。”

  王生依着鸦头说的,就在房前设了小店,王生和仆从一起打理,在店里卖酒。而鸦头缝衣绣花,每天也能有收入,一家吃喝挺好。这样过了一年多,渐渐的养得起婢女老妈子,王生也不再亲自干活,只是监督着而已。

少年救狐母

  一天,鸦头忽然悲伤起来,说:“今晚有难,该怎么办!”

  王生就问她原因,鸦头说:“母亲已经知道了我的消息,必定前来逼迫。如果她派我姐来,那我不担心,就怕母亲亲自前来。”

  到了半夜,鸦头独自庆幸:“没关系了,阿姐来了。”

  没多久,妮子推开门进来,鸦头笑着迎上去。妮子骂道:“真是不知羞耻的丫头,跟人私奔!母亲命令我绑你回去。”说着拿出绳子套上鸦头的脖子。鸦头愤怒的说:“我跟着一个男人从良,又有何罪?”

  妮子听了越发生气,抓住鸦头撕打起来。家里的婢女老妈子都集聚过来,妮子害怕就逃走了。鸦头说:“姐姐走了,母亲必定亲自前来。大祸不远了,我们快点想个办法。”

  于是就急忙整理行装打算搬走,鸨母忽然闯了进来,满脸怒容道:“我就知道你这丫头无礼,得我亲自来!”

  鸦头迎上去跪着哭求,鸨母不说话,只是揪着她头发离开。王生急得走来走去,寝食难安,急忙前往六河,希望能用钱把鸦头赎回,到了老地方则院门如故,却物是人非。问了如今住在那的人,没人知道之前的人搬去哪里,不由悲伤懊丧的回去。于是王生遣散了仆从,收拾行李回了东昌。

少年救狐母

  几年后,王文偶然去了燕都,路过育婴堂时,见到一小孩,七八岁的样子。仆从惊讶于那孩子和自己主人长得相似,反复凝视他。王生问:“你一直看着那孩子干嘛?”

  仆从就笑着说了原因,王生也笑了。仔细看那孩子,长得颇为大方俊朗,想着自己还没有孩子,又因为这孩子长得像自己,疼爱的赎他出来。王生问他的名字,孩子自称王孜。王生说:“你婴儿时就被遗弃了,怎么知道姓名的?”

  “保姆曾说,捡到我时我胸前有字,写着‘山东王文之子’。”

  王生非常惊骇,“我就是王文,哪里来的儿子?”心里觉得必定是同名同姓的人,心里挺高兴的,更加疼爱那孩子。

  等王文带孩子回家后,见到的人没问就知道是他亲生儿子。王孜渐渐长大,孔武有力,喜欢打猎,不事生产,逞凶好斗,王生也管不住他。又自言能见到鬼狐,没有人相信。正好村里有人被狐狸祸害,就请王孜前去察看。王孜到了那人家里就指出了狐狸藏身的地方,叫好几人打向他指出的地方,马上就听到狐狸的叫声,毛发血液一起落下,自此那家人就安宁了。从此人们更加觉得他神异了。

  王生一天在集市上闲逛,忽然遇到赵东楼,衣帽不整,形容枯槁,不由惊讶的问赵某从何而来。赵某凄然的请王生私下谈,于是王生就带他回家,叫人上酒。赵某说:“鸨母捉了鸦头后,对她严加酷刑。后来北迁到了燕都,又想要逼迫鸦头接客。鸦头矢志不渝,就被鸨母囚禁了。后来鸦头生下一个男婴,被丢弃到胡同里,听说在育婴堂,想来那孩子已经长大了。那是你的孩子。”

  王生泣涕而下,道:“老天保佑,我儿子已经找回来了。”于是跟赵某说了事情始末,又问,“你又是怎么到了这个地步的?”

  赵某叹息:“如今才知道青楼女子,不可以太过用心。还能说什么呢。”

少年救狐母

  原来之前鸨母北迁后,赵某借着做生意也跟着一起。本来的货物太重不好搬,大部分都贱卖了,路上的开销花费全都由赵某提供,花销太大赵某很是亏损。而妮子生活奢华讲究,没几年万金也花用尽了。鸨母见赵某没钱了,每天都给他白眼,妮子也渐渐在有钱人家过夜好几晚也不回去。赵某愤怒得忍不下去,然而也没有其它办法。有一天鸨母外出,鸦头从窗户里对赵某说:“妓院里哪有什么真情,所图谋的,不过钱而已。你再留恋不走,将招来灾祸。” 赵某害怕了,如梦初醒。临别时偷偷去看鸦头,鸦头就托他寄了封给王生,赵某这才离开。

  赵某将事情都讲了,又拿出鸦头的信。信上说:“我已经知道孜儿已经养在你膝下了。我如今的遭难,东楼君能亲自告诉你。前世造的孽,又有什么好说的呢!我被关在幽室之中,暗无天日,鞭伤时时让我肌肤开裂,饥饿让我肺腑饱受煎熬,每一天我都度日如年。如果你还念着往日我们互相扶持的日子,请和我们儿子商量,他必定能救我于危厄重。我母亲姐姐虽然残忍,但终究是骨肉至亲,但请嘱咐孜儿别伤她们性命即可。”

  王生看过信,不由失声痛哭,赠送赵某金银布帛送他离开。当时王孜已经十八岁了,王生就把事情前后因果告诉他,又把他母亲的信给他看。王孜怒目圆睁,当天就启程去燕都,询问到鸨母住的地方,车水马龙很是热闹。王孜直接进去,当时妮子正和湖广的商人饮酒,见到王孜进来,吓得马上变了脸色。王孜骤然进去杀了妮子,宾客非常惊骇,已经遇到寇贼,一看妮子的尸体则已变成了狐。王孜持刀径自走进院内,见到鸨母正督促婢女做饭。王孜跑近房门,鸨母忽然就不见了。王孜四下寻找,快速的抽出箭矢往屋梁射去,一狐狸被穿心而坠,王孜砍下狐狸脑袋。王孜找到母亲被关的地方,用石头破开门,母子相见痛哭失声。

鸦头问鸨母的情况,王孜说:“我杀了。”

  鸦头埋怨道:“你怎么不听我的话呢。”鸦头叫儿子把母亲姐姐埋葬在郊外。王孜假装答应,其实剥了俩狐狸的皮后藏起来了,又检查鸨母的箱子把金银都收拾走,带着母亲回家。

夫妇重逢后悲喜交加。后来王生问起鸨母,王孜说:“在我的包裹里。”

  夫妻惊讶的问他,王孜就拿出两张皮革给他们。鸦头很生气,骂道:“真是不孝子!你为什么怎么做!”鸦头悲痛得捶打自己,一心想死。王生极力安慰,斥责儿子赶紧埋了皮革。

  王孜愤怒的说:“如今到了安乐的地方,就忘了昔日被鞭打的时候吗?

  鸦头越发生气,哭个不停。王孜于是埋葬好皮后回去禀告,鸦头这才稍微释怀。

少年救狐母

  王生自从鸦头来了后,家里越发昌盛,心里很感激赵某,就送了他重金。赵某这才知道他们母子都是狐。王孜侍奉母亲非常孝顺,然而如果不小心触犯了他,就恶声吼叫暴怒。鸦头对王生说:“我们儿子有拗筋,不除,终有一天会惹来杀身荡产之祸。

  于是晚上等王孜睡着了,偷偷的捆住他的手脚。王孜惊醒,说:“我没有罪。”

  鸦头说:“现在要给你治拗病,别怕苦。”

  王孜大叫,拼命挣扎不开绳子。鸦头用巨针刺他脚踝骨边上三四分深度,用刀挑断,发出嘭的声音;又在手肘和脑袋上依次操作。都做完后就解开绳子,拍打安抚儿子让他入睡。

  第二天早上,王孜跑去跟父母问安,哭道:“我昨晚想起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都不像人干的。”父母高兴极了。从此王孜就温和有礼,乡里人都觉得他特别贤德。

  异史氏说:妓女都是狐类。没想到有狐去做妓女的。做鸨母的狐狸,不过是禽兽行为而已。这种伤天害理的行为,有什么好奇怪的。至于像鸦头这样经受千百折磨至死不改志的,就算是人类也很难做到,却有狐狸做到了。唐太宗说魏征更多妩媚,我觉得鸦头也是这样。

  《聊斋志异·鸦头》

  唐君谓魏征更饶娬:《唐书·魏征传》中唐太宗曾说“我但觉妩媚”。妩媚,举止美好可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育婴堂   鸨母   仆从   婢女   惊讶   惊骇   妮子   绳子   狐狸   妩媚   儿子   母亲   女子   少年   孩子   地方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