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在冠县的岳杨路上,有个村子叫做后张官屯,也称后屯,在辛集镇属于一个大村。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一进村便看到一个卫生室,卫生室的对面有一座村碑,村碑里详细地记载着这里的村史:

位于辛集镇西1公里,岳(胡庄)杨(召)公路横穿村中,居落呈正方形。4条东西街,3条南北街,后张官屯驻地。

元初,张清瑞从河北保定迁此屯居,取名张官屯。即此屯由张姓管理之意。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高、石、李、等姓相继迁居此地。

高姓兄弟二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各建一村,以姓氏长幼命名为大高庄、小高庄,后屯属大高庄。

石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以姓氏取村名为石庄。

始迁祖李玉从河南信阳迁至张官屯立村,以姓氏取名为李庄。

明景泰二年(1451年)王姓从清平县王铺(今属东昌府区)迁至张官屯立村,以姓氏命村名为王家庄,后简化为王庄。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赵姓从山东莱芜迁至张官屯西北立村,以姓氏取村名为赵家庄,后简为赵庄。

民国时期,李庄、王庄、赵庄并入张官屯。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版《冠县志》,1934版《冠县志》均载“张官屯”。

1948年分前后两个屯,此屯居称后张官屯,俗称后屯。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第一次遇到这么详细的村史简介,也是第一次遇到从这么多地方迁来的人们。河北保定、山西洪洞县、河南信阳、清平县、山东莱芜……此村的村史十分罕见,只是不知“道光十一年”和“道光士一年”哪个才算正解,还是第一次见村碑之上刻有错别字。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村中的胡同很是特别,这里的胡同大多数都铺着砖头,显得很整洁。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有些胡同是水泥胡同,这里的房屋多为平房。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在这里既可以看到老房子,也可以看到一些小楼。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走进一条胡同里,似乎并没有那么陌生。遇见一栋建于1999年6月6日的老房子,在如今看来还依旧很结实。在这所房子完工的20年后,我曾来过。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街上有一栋已经失修的老房子,矮矮的墙,堵得严严实实的窗,还有那上了铁销的大门,在这岁月中失去了光彩。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街上遇见了两位老太太,简短的交流了一会儿。一位老太太告诉我,曾经的后屯一下雨就没法走路,都是搭着夹板回家。后来村里凑钱修了路,有新疆的还有外地的都捐了款,胡同里的砖道是政府修建。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这样的街道,大家是否还熟悉呢?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大队部和卫生室是挨着的,也在这里遇见了一所老学校的大门。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在某一个街口立着一座功德碑。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当你经过岳杨路,是否会留意到这些街景呢?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村中的卫生室遇见了好几家。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冠县乡韵·后张官屯村

这里便是我所来过的辛集镇后张官屯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冠县   洪洞县   景泰   辛集   村史   莱芜   信阳   清平   道光   山西   河南   山东   姓氏   胡同   卫生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